《都挺好》中的“金钱”担当,苏明玉到底多能赚?

最近热搜榜几乎被《都挺好》承包了,剧中的情节也成为了最近大家茶余饭后最热的话题。在对“苏家这三个男人什么玩意儿”恨得咬牙切齿的同时,女主角苏明玉成为无数女性羡慕的对象。

糟糕的原生家庭走出来的苏明玉,不仅没有成为“樊胜美第二”,反而是凭借超人的毅力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活出了“银行提款机”的气势。

苏明玉到底多有钱?

除了苏家男人的底线,苏明玉的财务状况也是追剧的小伙伴比较关心的话题。

电视剧刚一开场,苏明玉就包下了母亲去世所花费的一切费用,从买墓地到办丧礼,期间花费二十万(可能是四十万),可对于她来说这还一切“差不多就行”,可见二十万对她来说,只是差不多。

接下来,父亲被骗6万块,她眼睛眨也不眨地就拿出6万,假装帮父亲追回了款;家里给老爷子买新房,首付差20万,二嫂向苏明玉借钱,于是她又是立马就能提款转账。

另外,家里卖老宅所得150万,也是苏明玉背地里托人购买,羊毛还是出在羊自己身上。这么算下来,苏明玉已经花出去了超过200万。

《都挺好》中的“金钱”担当,苏明玉到底多能赚?


我们再来看苏明玉自己的装备:

座驾奔驰,我们暂且按照中高端配置算100万;住在高档小区的独栋别墅,在城外还有一套房。

从剧中我们已知为苏父购买的三室一厅已经需要500万,那苏明玉这套市中心的别墅总价必然直奔八位数,是一栋千万级别的豪宅。

而除了这些,在各种生活细节上,苏明玉也无不透露着“土豪”气息:吃几个鸡翅就花费400元,给老爸买衣服随手就是几千上万;大哥大嫂一家从美国回国,她更是全额承担了酒店式公寓的全部费用,出手十分阔绰。

于是我们不得不疑问,要达到在剧中的花费水平,苏明玉的年薪至少要多少?

苏明玉在大二时遇见自己的伯乐老蒙,在自己的努力下,做到了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

作为销售,分红占据薪资大部分,年薪还真没有上限。早在十年前,老蒙就对那时还在想着靠发传单出国留学的明玉说,“我们的销售半年就可以赚30万”。

剧中的苏明玉是老蒙口中的“销售奇才”,年赚百万想必没有问题。而如今已经是销售总经理的她,还有着公司10%的干股,收入仍然在不断上涨中,年收入几百万完全合理。

赚钱要靠脑子

年薪百万的苏明玉并不是得天独厚,她出生在一个严重重男轻女的家庭,苏母对儿子和女儿态度的天壤之别。对于儿子,随随便便拿出2000块让儿子旅游,先后卖了两间房,给大儿子出国,二儿子结婚。


《都挺好》中的“金钱”担当,苏明玉到底多能赚?


不仅如此,在二儿子结婚之后,苏母每月还补贴二儿子家里,可以说在工作、生活各个方面都无微不至;对于女儿,却不愿拿出1000块让女儿考清华,甚至说“只负责把女儿养到18岁,其他的不管”。

18岁的苏明玉跟家里断了经济来往后,她只好自己打工攒学费。命运的转折在于兼职中遇上了“伯乐”,这位高人对她说:

“你一个月攒2000块,毕业后只能继续攒钱,打工一个月只能攒3000多块,那也得攒个10年以上是不是?你省吃俭用10年,就是为了10年以后继续做个穷学生吗?就算你努力10年,出国留学,你回来之后能过上你所谓的“好日子”吗?而我手下的销售,干得好的,半年的提成就有30万。所以,小姑娘,赚钱靠的是脑子!”

你看,成功的路径应该是这样的:确定目标,选择最优路径,调动资源努力去完成。


《都挺好》中的“金钱”担当,苏明玉到底多能赚?


如果你连自己为什么努力都没搞明白,那每天忙碌的意义何在?

既然你的目标是赚钱,那你可以选择念书,然后工作;也可以去创业开店,做个自由职业者;甚至还能通过理财实现钱生钱。

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根据自己可调动的资源,去选择一条最简单、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你赚了多少钱,而取决你如何投资理财”。这一点,在《都挺好》中体现的挺直白的。

老二苏明成是个典型的月光族,每月赚多少花多少,不够的话还开口问父母要。两口子结婚好几年,手里竟然只有三万块。真到用钱的时候,捉襟见肘。

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也不少,日子得过且过,从来不做资金规划。

人的焦虑和不安全感,都来源于对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比如失业了怕还不上房贷,年老了怕没人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老人千百年传下来的真理。那些不懂得为生活提前做资金规划的人,终有一天会为自己的无知买单。

成功与否,在于选择

回到现实当中,我们又何尝不是为了失败找各种借口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些每天沉浸在负能量当中的人,总是抱怨自己挣得太少,攒不下钱。另一边却不曾思考解决办法,工作依旧消沉,消费依旧过度,似乎所有的失败都要归罪于自己“可怜的工资”。可事实上,这种现状却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而改变。


《都挺好》中的“金钱”担当,苏明玉到底多能赚?


比如对待自己的收入,首先控制消费欲望,避免一些为了虚荣的不必要开支,做到节流;工作上,利用休息时间充实自己,争取升职加薪,做到开源;善用投资的手段,让自己节省下来的收入升值...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改变,它不会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故事而发生倾斜。

就如同与《都挺好》一起火起来的那句话:生活欠你的,要自己找回来。我们或许因为身世、因为其他客观的原因,导致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对于未来的选择,却永远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别让所谓的偏见和区别,影响到我们对于自己价值的定义,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结果,但关键的是,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的那条路,那条通往成功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