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中的“金錢”擔當,蘇明玉到底多能賺?

最近熱搜榜幾乎被《都挺好》承包了,劇中的情節也成為了最近大家茶餘飯後最熱的話題。在對“蘇家這三個男人什麼玩意兒”恨得咬牙切齒的同時,女主角蘇明玉成為無數女性羨慕的對象。

糟糕的原生家庭走出來的蘇明玉,不僅沒有成為“樊勝美第二”,反而是憑藉超人的毅力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活出了“銀行提款機”的氣勢。

蘇明玉到底多有錢?

除了蘇家男人的底線,蘇明玉的財務狀況也是追劇的小夥伴比較關心的話題。

電視劇剛一開場,蘇明玉就包下了母親去世所花費的一切費用,從買墓地到辦喪禮,期間花費二十萬(可能是四十萬),可對於她來說這還一切“差不多就行”,可見二十萬對她來說,只是差不多。

接下來,父親被騙6萬塊,她眼睛眨也不眨地就拿出6萬,假裝幫父親追回了款;家裡給老爺子買新房,首付差20萬,二嫂向蘇明玉借錢,於是她又是立馬就能提款轉賬。

另外,家裡賣老宅所得150萬,也是蘇明玉背地裡託人購買,羊毛還是出在羊自己身上。這麼算下來,蘇明玉已經花出去了超過200萬。

《都挺好》中的“金錢”擔當,蘇明玉到底多能賺?


我們再來看蘇明玉自己的裝備:

座駕奔馳,我們暫且按照中高端配置算100萬;住在高檔小區的獨棟別墅,在城外還有一套房。

從劇中我們已知為蘇父購買的三室一廳已經需要500萬,那蘇明玉這套市中心的別墅總價必然直奔八位數,是一棟千萬級別的豪宅。

而除了這些,在各種生活細節上,蘇明玉也無不透露著“土豪”氣息:吃幾個雞翅就花費400元,給老爸買衣服隨手就是幾千上萬;大哥大嫂一家從美國回國,她更是全額承擔了酒店式公寓的全部費用,出手十分闊綽。

於是我們不得不疑問,要達到在劇中的花費水平,蘇明玉的年薪至少要多少?

蘇明玉在大二時遇見自己的伯樂老懞,在自己的努力下,做到了集團銷售公司總經理。

作為銷售,分紅佔據薪資大部分,年薪還真沒有上限。早在十年前,老懞就對那時還在想著靠發傳單出國留學的明玉說,“我們的銷售半年就可以賺30萬”。

劇中的蘇明玉是老懞口中的“銷售奇才”,年賺百萬想必沒有問題。而如今已經是銷售總經理的她,還有著公司10%的乾股,收入仍然在不斷上漲中,年收入幾百萬完全合理。

賺錢要靠腦子

年薪百萬的蘇明玉並不是得天獨厚,她出生在一個嚴重重男輕女的家庭,蘇母對兒子和女兒態度的天壤之別。對於兒子,隨隨便便拿出2000塊讓兒子旅遊,先後賣了兩間房,給大兒子出國,二兒子結婚。


《都挺好》中的“金錢”擔當,蘇明玉到底多能賺?


不僅如此,在二兒子結婚之後,蘇母每月還補貼二兒子家裡,可以說在工作、生活各個方面都無微不至;對於女兒,卻不願拿出1000塊讓女兒考清華,甚至說“只負責把女兒養到18歲,其他的不管”。

18歲的蘇明玉跟家裡斷了經濟來往後,她只好自己打工攢學費。命運的轉折在於兼職中遇上了“伯樂”,這位高人對她說:

“你一個月攢2000塊,畢業後只能繼續攢錢,打工一個月只能攢3000多塊,那也得攢個10年以上是不是?你省吃儉用10年,就是為了10年以後繼續做個窮學生嗎?就算你努力10年,出國留學,你回來之後能過上你所謂的“好日子”嗎?而我手下的銷售,幹得好的,半年的提成就有30萬。所以,小姑娘,賺錢靠的是腦子!”

你看,成功的路徑應該是這樣的:確定目標,選擇最優路徑,調動資源努力去完成。


《都挺好》中的“金錢”擔當,蘇明玉到底多能賺?


如果你連自己為什麼努力都沒搞明白,那每天忙碌的意義何在?

既然你的目標是賺錢,那你可以選擇唸書,然後工作;也可以去創業開店,做個自由職業者;甚至還能通過理財實現錢生錢。

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根據自己可調動的資源,去選擇一條最簡單、最適合自己的路徑。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你賺了多少錢,而取決你如何投資理財”。這一點,在《都挺好》中體現的挺直白的。

老二蘇明成是個典型的月光族,每月賺多少花多少,不夠的話還開口問父母要。兩口子結婚好幾年,手裡竟然只有三萬塊。真到用錢的時候,捉襟見肘。

現實生活中這種人也不少,日子得過且過,從來不做資金規劃。

人的焦慮和不安全感,都來源於對未來風險的不確定,比如失業了怕還不上房貸,年老了怕沒人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是老人千百年傳下來的真理。那些不懂得為生活提前做資金規劃的人,終有一天會為自己的無知買單。

成功與否,在於選擇

回到現實當中,我們又何嘗不是為了失敗找各種藉口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些每天沉浸在負能量當中的人,總是抱怨自己掙得太少,攢不下錢。另一邊卻不曾思考解決辦法,工作依舊消沉,消費依舊過度,似乎所有的失敗都要歸罪於自己“可憐的工資”。可事實上,這種現狀卻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意識而改變。


《都挺好》中的“金錢”擔當,蘇明玉到底多能賺?


比如對待自己的收入,首先控制消費慾望,避免一些為了虛榮的不必要開支,做到節流;工作上,利用休息時間充實自己,爭取升職加薪,做到開源;善用投資的手段,讓自己節省下來的收入升值...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改變,它不會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所經歷的故事而發生傾斜。

就如同與《都挺好》一起火起來的那句話:生活欠你的,要自己找回來。我們或許因為身世、因為其他客觀的原因,導致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對於未來的選擇,卻永遠把握在自己的手裡。

別讓所謂的偏見和區別,影響到我們對於自己價值的定義,成功與失敗都是一種結果,但關鍵的是,我們如何選擇自己的那條路,那條通往成功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