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列表,唐朝36大詩人排行榜之 李白


唐朝詩人列表,唐朝36大詩人排行榜之  李白

NO.1 李白


[唐][公元701年-762年,中國古代十大文豪,飲中八仙,唐詩四大家,唐朝詩人,仙宗十友]

詩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謫仙人,別名李十二,唐代詩人,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代表作有《靜夜思》、《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關於李白之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

人物生平

早年天才

長安元年(701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神龍元年(705年), 十一月,武則天去世。李白五歲。發矇讀書始於是年。《上安州裴長史書》雲:“五歲誦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學識字課本,長史,州之次官。

開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歲。已有詩賦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亦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好劍術,喜任俠。是年岑參生。

開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歲。隱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內)讀書。往來於旁郡,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內)等地,增長了不少閱歷與見識。

辭親遠遊

開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歲。離開故鄉而踏上遠遊的征途。再遊成都、峨眉山,然後舟行東下至渝州(今重慶市)。

開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開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歲。春往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秋,病臥揚州。冬,離揚州北遊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至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途經陳州時與李邕相識。結識孟浩然。

開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詔令“民間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薦”。秋,全國六十三州水災,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歲。居於安陸壽山,與故宰相許圉師之孫女結婚,逐家於安陸。是年王昌齡進士及第。

開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屢次入侵。李白二十八歲。早春,出遊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與孟浩然相會於斯。

開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為自己四十歲生日舉行盛大的慶賀活動,並以每年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詔令天下諸州宴樂,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國財賦,強制稅法,廣為聚斂,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二十九歲。在安陸。

失意遊走

開元十八年(730年),十二月,宰相張說去世。李白三十歲。春在安陸。前此曾多次謁見本州裴長史,因遭人讒謗,於近日-自白,終為所拒。初夏,往長安,渴宰相說,並結識其子張相。寓居終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別館。又曾謁見其它王公大臣,均無結果。暮秋遊邢州(在長安之西)。冬遊坊州(在長安之北)。是年杜甫十九歲,遊於晉(今山西省)。

開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寵高力士,時四方表奏,皆先為高力士所決。十月,玄宗駕幸洛陽。李白三十一歲。窮愁潦倒於長安,自暴自棄,與長安市井無賴之徒交往,初夏,離長安,經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縣)。秋到篙山五嶽之一的中嶽(為河南省登封縣的名山),戀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隱居之意。暮秋,滯留洛陽。

開元二十年(732年),十月,玄宗到洛陽以北(今山西省一帶)地區出巡,詔令巡幸所至,地方-可將本地區賢才直接向朝廷推薦。十一月,至北都太原(唐朝開國之地),祀后土(土地神),大赦天下。十二月,歸還洛陽。是年全國戶數為七百八十六萬一千二百三十六,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萬一千二百六十五,為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李白三十歲。自春歷夏在洛陽,與元演、崔成甫結識。秋,自洛陽返安陸。途經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結識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陽到安陸相訪,二人同遊隨州(今湖北省隨縣)。歲未,歸家安陸。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正月,玄宗親注老子《道德經》。令天下士庶(身份很低的役人與庶民)家藏一冊,每年貢舉時加試《老子》策。三月,韓休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五月,張九齡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人為人正直,敢於力諫,張九齡尤以文學才能,道德文章,為世所重。分天下為十五道,各置採訪使(負責監察督辦所轄地區的政治等項),是年長安久雨,京師飢謹,詔令放太倉米二百萬石以賑民。李白三十三歲。構石室於安陸白兆山桃花巖。開山田,日以耕種、讀書為生活。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玄宗巡幸洛陽。二月,秦州(今甘肅天水縣西南)地震,房屋倒塌,崩壞殆盡,壓死者四千餘人。徵沼自稱生於堯時的道士張果先生,玄宗親問以治道神仙之術。授其銀青光祿大夫(銀印上系以青色緩帶,以為品位高的標誌。副職),位侍中(唐門下省協助宰相起草文書等項的官吏)。

西來獻賦

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獵,正好李白也在西遊,乘機獻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他的《大獵賦》希圖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聖朝園池遐荒,殫窮-”,幅員遼闊,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誇耀本朝遠勝漢朝,並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進長安後結識了衛尉張卿,並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了詩,最後兩句說“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還在送衛尉張卿的詩中陳述自己景況很苦,希望引薦,願為朝廷效勞。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治階級的上層。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識了賀知章。李白去紫極宮,在那裡遇見了賀知章,立刻上前拜見,並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瀟灑出塵的風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三年後,李白發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長安。

供奉翰林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豔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歲。詔翰林院。初春,玄宗於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官中行樂詞》,賜宮錦袍。暮春,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同賞,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始縱酒以自昏穢。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人仙”之遊,玄宗呼之不朝。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中人恨之,讒謗於玄宗,玄宗疏之。

李杜相識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裡,他遇到蹭蹬的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裡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遊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籙(道教的秘文)、授道籙。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請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籙,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籙的蓋寮,為他造了真籙。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李杜兩人分手。

安史入幕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居廬山,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恰在此時,永王李璘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他認為天下亂局已定,此時大唐的情形十分類似於東晉永嘉南渡,正是割據江南的大好時機。因此力勸永王直取金陵,並在永王發動叛亂之後寫下《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淨胡沙“,“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等語,自比謝安,慫恿李璘割據稱帝意圖昭然。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這時崔渙宣慰江南,收羅人才。李白上詩求救,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將吳兵三千軍駐紮在潯陽的宋若思,把李白從監牢中解救出來,並讓他參加了幕府。

至德元年(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五月,郭子儀、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復河北十餘郡。六月,安祿山率部攻破漁關,生擒哥舒翰。李白五十六歲。歲初,與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難。春在當塗。旋聞洛陽失陷,中原橫潰,乃自當塗返宣城,避難刻中(今浙江省膝縣)。至漂陽(今江蘇省灤陽縣),與張旭相遇。夏至越中。聞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大勝,又返金陵。秋,聞玄宗奔蜀,遂沿長江西上,入廬山屏風疊隱居,永王數次下達聘書,幾經猶豫,終於決定下山入其幕府,李白成為宋若思的幕僚,為宋寫過一些文表,並跟隨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並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是最終反被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

至德二年(757年),,李白五十七歲。正月,在永王軍營,作組詩《永王東巡歌》。永王兵敗丹陽,李白自丹陽南逃。旋被搏入尋陽獄中。妻宗氏為救其四處奔走。江南宣慰使崔渙與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極力救之,乃獲釋。宋若思闢白為軍幕參謀,以掌軍中文書事務。並隨宋若思一同至武昌(今湖北省鄂城縣)。九月,病臥宿松(今安徽省宿松縣)。曾兩次贈詩宰相張鎬求救。終以參加永王東巡而被判罪長流夜郎。是年杜甫四十六歲,四月,從賊營逃出,謁肅宗於風翔,授右拾遺。

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史思反。五月,肅宗罷張鎬宰相,出為荊州大都督長史。十二月,史思明陷魏州(今河北省南部)。李白五十八歲。李白自尋陽出發,開始長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經西塞驛(今武昌縣東),至江夏,訪李邕故居,登黃鶴樓,眺望鸚鵡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峽。是年杜甫四十七歲,為華州司功參軍。

溘然病逝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佈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到了江夏,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陣。乾元二年,李白應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於洞庭之上,發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舊遊之地。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往來於兩地之間,仍然依人為生。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

關於李白之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專家學者的考證之說。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於當塗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說李白在當塗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種死法,都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還後不久,就結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李白的詩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李白是否有詞的創作至今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論,但是今傳為李白詞的作品,若不論其真偽及是否可歸入詞體,約有20餘首,如《秋風詞》《結襪子》《菩薩蠻》《憶秦娥》等。

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在詞史上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這一地位猶如古代希臘神話在西方藝術中的地位,作為一種“不可企及”的規範,李白詞成為人們心目中永遠的偶像。李白在詞體文本模式的形成,詞的創作模式上均有重大貢獻。

李白之死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 年),李白貧病交困,到安徽南部的當塗,投靠在那兒當縣令的族叔李陽冰,就在這一年的十一月,這顆詩壇上的一代巨星隕落了,享年僅六十有二。關於李白之死,後人有多種說法,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兩種。其一認為是死於“腐脅疾”,即病卒說;其一認為是死於“攬月落水”,即溺水說。說李白是病卒的,最早見於李陽冰為李白詩結集寫的《草堂集序》,以後的碑碣著述多持此說。範傳正寫的」銘》,說“至今尚疑其醉在千日,寧審乎壽終百年”。李白嗜酒成性,特別到了晚年,“狂飲”更是他生活中的一大特徵,所以醉而致疾致命的可能極大。

李白故里

李白故里位於四川省江油市,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里。

李白故里江油旅遊資源豐富:有李白紀念館、李白故居、海燈武館、太白碑林、粉竹樓、太白公園、竇圌山、佛爺洞、白龍宮、金光洞、觀霧山、養馬峽、蒲家溝、青林口紅色旅遊景區等。其中青蓮鎮李白故里、市區李白紀念館、太白公園、海燈武館及太白洞等景點是以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故居為主的人文景觀長廊。

歷史評價

杜甫:“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杜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憶李白》)

杜甫:“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

賀知章:“謫仙”(《本事詩》)。

魏顥:“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許多文人都對李白有著很高的評價。

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後》)

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楊升庵:李太白為古今詩聖。(《周受庵詩選序》)

嚴羽: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太白《夢遊天姥吟》《遠別離》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車行》《垂老別》等,太白不能作。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少陵詩法如孫吳。太白詩法如李廣。(《滄浪詩話》)

王世貞:五七言絕句,李青蓮、王龍標最稱擅場,為有唐絕唱。少陵雖工力悉敵,風韻殊不逮也。(《藝苑卮言》)

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詩自為一體。子美學優才贍,故其詩兼備眾體,而植綱常系風化為多,三百篇以後之詩,子美其集大成也。(《清江集》)

高棅:太白天仙之詞,語多率然而成者,故樂府歌詞鹹善。或謂其始以《蜀道難》一篇見賞於知音,為明主所愛重,此豈淺材者徼倖際其時而馳騁哉!不然也。白之所蘊,非止是。今觀其《遠別離》、《長相思》、《烏棲曲》、《鳴皋歌》、《梁園吟》、《天姥吟》、《廬山謠》等作,長篇短韻,驅駕氣勢,殆與南山秋氣並高可也。雖少陵猶有讓焉,餘子瑣瑣矣。(《唐詩品彙》)

呂居仁:“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後之言詩者,皆莫能及。”(《江西宗派圖序》

余光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以上內容由"過客YZH"分享。]

李白相關

廬山瀑布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

白兆山李白文化旅遊區 湖北省孝感市安陸

江油李白故里 四川省綿陽江油

李白紀念館 四川省綿陽江油

李白墓園 安徽省馬鞍山當塗縣

歙縣太白樓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

太白湖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

太白書檯 安徽省安慶宿松

太白書堂

安徽省池州青陽

太白樓 山東省濟寧任城區

蘭陵酒都之太白樓 山東省臨沂蘭陵縣

詩仙太白樓 安徽省馬鞍山雨山區

太白碑林 安徽省馬鞍山當塗縣

十八學士 廣東省茂名化州

安陸翰林雞 湖北省孝感市安陸

中國著名書法家

唐朝三十六位大詩人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100位歷史名人

人物關係:

老師:

趙蕤 (659~742)

唐代傑出的道家與縱橫家

相關成語:

【別有天地】

主人公:

李白 (701~762) 中國古代十大文豪,飲中八仙,唐詩四大家,唐朝詩人,仙宗十友

相關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 唐朝第六位皇帝

高力士 (684~762) 中國古代十大太監

李林甫 (683~752) 中國古代十大奸相,中國古代十大罪人,中國古代十大奸臣,唐朝宰相

【雕蟲小技】

主人公:

李白 (701~762) 中國古代十大文豪,飲中八仙,唐詩四大家,唐朝詩人,仙宗十友

相關人物:

韓朝宗 (686~750)

【鐵杵磨針】

相關人物:

李白 (701~762) 中國古代十大文豪,飲中八仙,唐詩四大家,唐朝詩人,仙宗十友

李白作品目錄(部分)

§ 《贈薛校書》

§ 《贈臨洺縣令皓弟(時被訟停官)》

§ 《贈清漳明府侄聿》

§ 《贈饒陽張司戶燧》

§ 《贈參寥子》

§ 《雪讒詩贈友人》

§ 《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

§ 《贈崔侍郎》

§ 《贈裴十四》

§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

§ 《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

§ 《贈郭將軍》

§ 《淮海對雪贈傅靄(一作淮南對雪贈孟浩然)》

§ 《贈何七判官昌浩》

§ 《贈華州王司士》

§ 《贈韋侍御黃裳二首》

§ 《贈韋秘書子春二首》

§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

§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