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的轮胎为什么没有纹路?

很多人在观看F1赛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F1赛车的轮胎都没有花纹呢?其实花纹越少,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就越大,那么也就更能把轮胎的抓地力发挥到极致,但是也不是所有F1轮胎都没有花纹。所以今天盖饭汽车就跟大家聊聊一下F1赛车轮胎花纹的秘密!

F1的轮胎为什么没有纹路?

目前,F1赛车的轮胎分干地胎和湿地胎。为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天气状况、赛道特性,以及车队战术,其中干地胎5种,湿地胎2种。

紫色:极软胎

F1的轮胎为什么没有纹路?

极软胎是2016年新赛季刚刚新加入的轮胎,限制在街道赛上使用,圈速比超软胎快一秒左右。

红色:超软胎

F1的轮胎为什么没有纹路?

超软胎升温速度非常快,能够快速达到合适的胎温和最佳的抓地表现。但超软胎的使用频率比较低,因为它仅适合慢速多弯的赛道,比如摩纳哥站和匈牙利站。据说超软胎和人的大腿差不多软。

黄色:软胎

软胎是整个赛季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款,它的工作范围很大,适用于多种条件与环境的赛道。

白色:中性胎

中性胎的工作范围相对较小,一般车队在温度要求比较低的赛道才会启用中性胎。

橙色:硬胎

F1的轮胎为什么没有纹路?

硬胎从2013赛季开始,把颜色从银色变成了橙色,硬胎比较适用于温度需求更高的赛道。

绿色:湿地胎

F1的轮胎为什么没有纹路?

湿地胎就不是光头胎了,车胎表面有浅的纹路,用于提升排水性。但湿地胎多用于小雨,即赛道湿滑,但没有积水的情况。这种轮胎的纹路很像半热熔胎。

蓝色:全雨胎

F1的轮胎为什么没有纹路?

与湿地胎相同,也都有纹路,不过全雨胎的纹路更深,接近于民用胎的纹路。全雨胎的排水性非常好,在车速达到300km/h时,全雨胎每秒可以排出60升的水。

现在,你应该对F1赛车的轮胎有了一定了解,其实F1早期有带纹路的轮胎,只是不太常用而已。其实F1使用何种轮胎,主要取决于规则,比如之前就用过带纹路的干地胎。

但是通常干地胎有凹槽没有花纹,因为花纹是用来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的,如果在晴天使用有花纹的干胎反而会降低车速,相反雨天路滑,赛车的抓地力不足,就要用有花纹的雨胎,这样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止赛车打滑,当然由于赛道上有积水,F1赛车雨胎的设计必须能最大限度地排出轮胎胎面与赛道触点中的积水。专业资料显示:一条F1雨胎可以在一秒钟内排出数十升积水。如此高的排水效率能使轮胎更好地获得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防止轮胎打滑,让赛车获得上佳的抓地性能,这样赛车即使在湿透的赛道上也能保证尽可能高的行驶速度。

以前轮胎表面的花纹是根据赛道表面的情况来决定的。当赛道表面是干燥的时候,完全平面的轮胎(俗称“光头胎”)能创造最好的抓地力,因为光头胎的接地面积大,因此抓地力极强,赛车在弯道的速度极高。当赛道表面有水的时候,轮胎表面就必须有坑纹,让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水通过这些坑纹排出。

F1的轮胎为什么没有纹路?

但是从1998年开始,为了降低赛车的速度,国际汽联决定一级方程式赛车中必须使用带有凹槽的轮胎。目前也要求赛车的前轮必须使用有四根按旋转方向开槽的轮胎。和光头轮胎相比现在的车胎多了四条纵向的凹槽,这四条凹槽平均地排列在胎面上,它们的最低深度为2.5毫米,凹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0毫米。顺便提一下,这四条凹槽的诞生是应国际汽联的规则要求,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减少轮胎的接地触面来降低轮胎的抓地性能进而降低车速,提高F1赛车的安全系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