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体质”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别被骗!

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决一个叫罗伯特·欧阳的人赔偿1.05亿美元,这位欧阳先生就是鼎鼎有名的 “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

“酸碱体质”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别被骗!

在受揭发之前,他哄骗了多名癌症患者没有采取专业正规的治疗而是采用他的“碱性疗法”,导致多名患者延误治疗。在被举报调查后,才发现他给病人注射的根本不是正经药,而是普通的静脉注射液和小苏打的混合物!别说治病了,安全性都十分可疑,竟然还卖500美元一针......

对于“酸碱理论”,国内的“砖家”也毫不示弱,疯狂鼓吹,出了多本“著作”,还在电视节目上宣传,导致许多大爷大妈都信了!但是!现在已经证实了!“酸碱体质”是不存在的!不要在被骗了!

“酸碱体质”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别被骗!

一、不存在酸性体质、碱性体质

1、酸中毒≠酸性体质致病

民间所说的酸性体质其实是在和酸中毒偷换概念,比如糖尿病人的酮症酸中毒等。酸中毒是由于服用了某种药,或者是患了某种疾病才出现的,而不是酸性体质会导致疾病。

2、碱性体质更健康?无稽之谈!

碱性体质更健康是无稽之谈。正常人的血液PH值在7.3~7.4,本身就属于弱碱性,人体有强大的缓冲系统来确保血液中PH值稳定。更何况人体本来就是酸碱共存的状态,不存在单一的酸性或者碱性体质。

二、食物酸碱性与本身味道无关

食物在食品化学中确实有酸碱性质的划分,分类的方法是按照食物燃烧后所得的灰的化学性质而定。

灰中如果含有较多的磷、硫、氯元素,溶于水后就会呈酸性,属于酸性食物;如果灰中有较多的钾、钠、钙、镁,则呈碱性,属于碱性食物,和食物本身的味道没有直接关系。

三、食物的酸碱性可以忽略不计

大多数蔬菜水果偏碱性,肉类谷类偏碱性。食物在人体内经过复杂的消化吸收,还形成酸性、碱性和中性的代谢产物和在体外燃烧后的食物灰分是完全不同的。

通俗来说,你吃进去的食物进入胃部后,在胃液的作用下,都会呈酸性,到了肠道又会变成碱性。

拿最常见的碳酸饮料来说,碳酸饮料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现酸性。

“酸碱体质”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别被骗!

但是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一部分会在易拉罐打开时逃离出去,喝进去后,绝大部分也会随着打嗝排出体外,所以并不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被人体吸收从而影响酸碱平衡。

事实上,人体新陈代谢的一部分产物就是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或被排出体外,或与体内的水结合成碳酸,这就使得大量二氧化碳再随着呼吸进出人体。

“酸碱体质”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别被骗!

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对血液酸度的影响都要比喝一瓶碳酸饮料大得多。

二氧化碳作为国家认可的食品添加剂,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合理使用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真正影响身体酸碱度失衡的额,还是疾病和药物。

三、注意饮食多样性

“酸碱体质”是假的!根本不存在!别被骗!

选择健康食物并不能依据他们的酸碱性,而是看其本身的营养价值。

只有合理搭配选择食物,才能够减少营养缺失。通过合理膳食,我们就能满足日常的营养需要,而不是去依靠那些保健品和营养补充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