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東州士族在蜀地的發展,為何他們能夠重新回到統治階層?

用戶342656120783991


參考文獻:《三國志注》裴松之

漢末三國之際,無數梟雄並起。經過多年混戰,魏蜀吳三家最終脫穎而出。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漢魏年間的豪強勢力與門閥世家掌控了世間的絕大多數權力,但魏蜀吳三家卻都是寒族出身。曹操所在的譙縣曹氏,雖是鄉里名宿,但也只是在地方上頗有影響力,無法對曹操的霸業提供有效支持。所以曹操一方面在籠絡士族支持的同時,也不拘一格賞拔寒族人才。江東孫氏,哥哥孫策四年平定江東,採取武裝鎮壓的方式;弟弟孫權即位後,又重用本地豪族,雙方共分天下。唯獨蜀漢政權,因為劉備這個創始人走遍了太多地方,從而衍生出多個派系。這其中,無疑是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士族集團,承擔了蜀國的發展重任,這也是世人心中所想與所見。但不可否認的是,蜀漢政權內部另一大派系——東州士族集團,其一舉一動也對蜀國內部造成深遠影響。

一、何謂東州士族?

東州,三國查無此地。但《三國志·劉焉傳》注引《英雄記》提到: “先是,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萬家,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劉焉剛到蜀中時,並未及時進入治所成都,反而在綿陽待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三輔、南陽流民湧入益州,劉焉見此情形,遂將其收編為“東州軍”,隨後委派自己的心腹臣子前去治軍。《華陽國志》又說 :“時南陽、三輔民數萬家避地入蜀,焉恣饒之,引為黨與,號東州士。”結合上文可知,後來的東州士族,其實便是劉焉嫡系與南陽三輔等地的名士。在劉備入蜀之後,東州士族已經基本形成一個團體,其代表人物法正、吳懿等人,在劉備入蜀時發揮出了重要作用。法正自然不必多說,劉備入蜀和攻取漢中,他都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因此劉備入蜀後,法正升遷為蜀郡太守,統領揚武將軍,他 “外統都畿,內為謀主”,就連諸葛亮也不得不暫避鋒芒。而反觀吳懿,儘管此人存在感不高,但正是因為他的點頭,劉備才能順利拉攏來東州士族中的劉璋舊部。於是劉備入蜀,便按照約定迎娶吳氏之女為妻,隨後又將其立為皇后。劉備在世時,尚且多倚重荊州士族一些。後來他於白帝城託孤,也是令諸葛亮為正、李嚴為輔,點明瞭荊州士族在蜀漢政權中的領導地位。諸葛亮掌權後,曾與李嚴交惡,東州士族也難免遭受了波及。直到諸葛亮去世之後,蜀國尚且有二十九年的光景。在此期間,東州士族逐漸抬頭,並再次迴歸到了蜀地的核心統治圈中。


二、為何東州士族能再次迴歸蜀地統治階層?

在蜀國最後二十九年,費禕、董允、呂乂、陳祗等東州士族相繼回到蜀漢統治階層。或如費禕之才,使得蜀國出現中興之象;或如陳祗清談,勾結宦官禍亂朝政。但無論是好是壞,東州士的再度崛起,也改變了蜀國的命運。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東州士族能再次回到蜀地階層的統治中呢?

其一,東州士族對益州沒有歸屬感。事實上,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和他所在的荊州士族,亦或是東州士族,他們都對益州沒有真正的歸屬感。一方面,這固然是他們都是外來人員所導致的;而另一方面,則是以譙周為代表的益州本土舊人,崇慕讖緯之語,認定天命終將歸屬曹操。益州舊人的態度,讓劉備、荊州士族和東州士族不約而同聯合起來,對其進行嚴酷打壓。而這也是為何巴蜀之地多俊傑,但諸葛亮和劉禪卻始終不對他們重用的一個根本原因。故而從這方面考慮,東州士族與荊州士族屬於同一戰線。反觀諸葛亮與李嚴之間的矛盾,不過是雙方較量誰為主導地位的一個結果。李嚴落敗後,儘管東州士族有些損失,但諸葛亮也始終把握了一個分寸。《三國志·費禕傳》記載:“丞相亮南征還,群僚於數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禕右,而亮特命禕同載,由是眾人莫不易觀。”費禕雖出身荊州,但少時隨長輩入蜀遊學,完全是地地道道的東州士族。但諸葛亮依舊不遺餘力培養費禕,可見他是有意在平衡雙方勢力。另外還有董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對他頗為讚賞。值得稱道的是蔣琬,此人恢弘大氣、頗有雅量,是古代政治家中少有的樂於將權力下放之人。蔣琬出任大將軍時,親自在漢中駐守;不久之後,費禕也進尚書令,在朝中主持政務。顯然,這是蔣琬主動交出政權,留給費禕分擔自己的重任。


其二、歸咎於蜀漢選官制度。蜀國以察舉制和徵辟制選拔人才,一是為了繼承漢制,二也是加強與士族之間的聯繫。但諸葛亮和劉備都沒想到的是,由於荊州之戰的失利,導致蜀國喪失了從荊州再度徵辟人才的可能性。在此情形之下,東州士族反而互相題扶和舉薦,逐漸走上了權力中心。


其三,東州士族與劉禪之間的親近感。劉禪為太子時,費禕、董允二人便是太子舍人,負責他的學業。所以劉禪繼位之後,對費、董二人無比信賴。但反觀姜維,由於其窮兵黷武的北伐方略,使得劉禪對其頗為不喜。再加上保皇派代表人費禕突然遇刺,與姜維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故而劉禪與姜維之間的關係,一度降到冰點。為制衡姜維,劉禪設立右大將軍等職分其權,隨後又重新宦官黃皓,令其對抗姜維。而東州士族的另一代表人物——陳祗,善於察言觀色,他見劉禪有此深意,遂與黃皓互為表裡。可惜萬萬沒想到,這反倒成為了蜀國後期滅亡的一個主要原因。蜀國興盛,得益於東州士族法正的謀劃;蜀國衰敗,也有陳祗的圓滑世故。可見一飲一啄,自有天意。


M墨墨M


這問題一般人都搞不能,你既然能提出這問題,應該是這方面的專家,不妨給大家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