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小孩子的問題不簡單

小孩子總是會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而是星期日呢”。問題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有學問,好多大人都不一定能正確解釋,只好“王顧左右而言他”。

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小孩子的問題不簡單

大家動動手指,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星期七”,5秒鐘就可以增長知識:

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小孩子的問題不簡單

首先得從“星期”這個概念說起。

有人說,“星期”這個概念,源於中國的“七曜”。早在中國夏商周時期,人們就發明了“七曜”,分別指日、月、金、木、水、火、土。不過,“七曜”表達的是人們對星辰的自然崇拜,而非一種時間週期。

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小孩子的問題不簡單

實際上,“星期”作為時間週期,最先出現在巴比倫。大約在公元前7世界,巴比倫人把一個月分為4周,每週有7天,每天由1個神主管,分別是太陽神沙馬什、月亮神辛、火星神涅爾伽、水星神納布、木星神馬爾都克、金星神伊什塔爾、土星神尼努爾達。

巴比倫人創造的“星期”概念,流傳到了古希臘、古羅馬等地。公元321年3月7日,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宣佈,7天為一週期。為什麼是7天呢?這與《聖經》有關。《聖經》中記載,上帝用6天創造世界萬物,在第7天休息,7天一輪迴,週而復始。

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小孩子的問題不簡單

“星期”概念在歐洲等地流傳後,被當地人根據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來命名。比如,英國人就進行了改變,他們的時間週期分別是太陽神日(Monday)、月亮神日(Tuesda)、戰神日(Wednesday)、主神日(Thursday)、雷神日(Friday)、愛神日(Saturday)、土神日(Sunday)。

“星期”的概念傳到日本後,日本用源自中國的“七曜”概念,來表達“星期”。分別是日曜日(太陽神日)、月曜日(月亮神日)、火曜日(戰神日)、水曜日(主神日)、木曜日(雷神日)、金曜日(愛神日)、土曜日(土神日)。直到今天。日本的日曆上,都是如此表示。

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小孩子的問題不簡單

可是,中國為什麼不用“七曜”概念來表示“星期”呢?這與一個叫袁嘉穀的人有關。

袁嘉穀是雲南石屏人,生於1872年。1903年6月,袁嘉穀參加經濟特科試,在複試中名列榜首,是為狀元。袁嘉穀因此成為雲南有史以來的第一位狀元,也是唯一一位狀元。1904年7月,袁嘉穀奉命到日本考察。一年後,袁嘉穀回國,任職國史館協修,並在學部編譯圖書局專管教科書事。

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小孩子的問題不簡單

當時,清朝正在實施新政,廢除了科舉制度,在全國推行新式學堂。既然是新式學堂,就得有統一的教科書。袁嘉穀在主持編寫教科書時,對“星期”的概念進行了規範。他去日本留過學,知道日本是實行“七曜”週期,但中國不能照搬照抄,必須因地制宜。

袁嘉穀首先將日曜日命名為星期日,但接下來,總不能將月曜日命名為“星期月”,將火曜日命名為“星期火”吧?那樣多彆扭。袁嘉穀靈機一動,將漢字中的“一、二、三、四、五、六”分別來代指月、火、水、木、金、土,於是就有了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小孩子的問題不簡單

由於伊斯蘭教、基督教以“星期”為單位舉行宗教活動。因此,在中國有人又以“禮拜”代指“星期”,變成了禮拜一、禮拜二、禮拜三、禮拜四、禮拜五、禮拜六、禮拜日。

現在來回答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吧,“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而是星期日”,這是因為,星期日既是一週的結束,又是一週的開始。如果將星期日說成星期七,就沒辦法表達出“週而復始”的意思。

你明白了嗎?

星期六之後為什麼不是星期七?小孩子的問題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