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舞,這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有何魅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舞,這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有何魅力?

馬燈是一門紙紮的藝術,馬燈舞是中國地區流傳甚廣的一個舞種。從平原到山區,再到海島,幾乎在中國南方都有馬燈舞的痕跡。隨著現代社會科技向前發展,最初的馬燈形式已經被拋棄。馬燈成為歡慶太平盛世的一種娛樂方式,也是一種增強重大節日和重要慶典熱鬧氣氛的民間活動。關於馬燈舞起源的歷史背景說法很多,第一種說法是,在北岙三盤地區的人們,他們創造出馬燈舞用來紀念昭君出塞。

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舞,這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有何魅力?

第二種說法是,大門寨樓的馬燈是由民間收妖的陳十四娘創造出來的。第三種說法是,北岙小樸地區,傳說唐三藏的白龍馬為百姓祈雨,百姓為了感謝和紀念,於是便創造出了馬燈舞。宣和年間,衣民起義軍首領方臘,他是名噪一時的大人物,方臘發動起義,但是以失敗的結果而告終,他被擒獲。但是方臘在杭州淳安縣用自己的白馬坐騎佈下了疑陣,於是,人們便用馬燈舞來迎合方臘的傳說。

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舞,這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有何魅力?

另外,在浙江杭州、嘉興、寧波等地盛傳著南末高宗皇帝趙構的故事。趙構被金兵追趕,他選擇南逃,之後來到了錢塘江,面對錢塘江的水勢,趙構十分著急,而身後更是追兵無數。就在這時,錢塘江邊上出現了一匹泥馬,於是,這匹泥馬馱著趙構渡了江,擺脫了金兵的追趕。趙構的事蹟就是當地流傳廣泛的“泥馬渡康王”的故事。趙構當了皇帝之後,為了紀念泥馬渡江的事情,他在當地塗紙馬進行慶祝。

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舞,這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有何魅力?

當地馬燈中的白馬,即是趙構的坐騎。傳說,趙構渡江下水的地方在海鹽縣,至今,當地民間仍然流傳的一匹白馬為演出單位的馬燈。馬燈舞所形成的習俗,也和民間各種傳說有關。清朝乾隆年間,永春地區的顏、林兩家出海捕魚,為了能夠在出海時風調雨順,便年年拜祭白馬廟,每年除夕都舉辦馬燈舞遊街的遊藝活動。關於馬燈舞的來歷,一般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馬燈是光明的象徵,跑馬燈是萬馬奔騰、氣象萬新的意思,跑馬燈跑到誰家,誰家就要家業興旺。

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舞,這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有何魅力?

另一種說是,馬燈舞源於當地衣歷正月的燈節俗物,各種屬性的彩燈高照旋轉,人們從馬燈高懸奔跑中得到啟示,便產生了馬燈舞。在每年春節時,馬燈都會走街、串鄉、過村進行表演,它是衣村人喜歡的表演。樟樹下村祖傳的“馬燈舞”,是用箴竹等物品紮成四隻馬架和四盞擂地燈,分別用紅、花、黃、白、藍等不同顏色的布蔓皮罩。黃色的紙馬上,乘坐的是穿黃衣服的武將裝雲慶,花馬上乘坐的是裴雲慶的親生母親。白色、藍色的兩匹大馬上乘坐的是武生模樣穿著的裴雲慶的兩個兒子,同時每一匹馬的後面,都跟著一位馬伕。馬伕的後面又緊跟著兩對官差,表示是在為朝廷押運公車上的皇糧。

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舞,這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有何魅力?

當地馬燈舞的表演共需要13人,表演時的頭牌上有古篆體的“宋”字,兩邊各掛了兩盞小燈,表示用來照明開路。表演時的動作包括:八角陣、四角陣、十字陣、龍噴水、繞篇等動作,並伴有各種擊打音樂,先後歌唱寧海平調“裴雲慶解糧”,再唱“馬上歌”“打花鼓”“鮮花調”等民間小曲,整個的馬燈舞隊的表演需要一個小時。根據老藝人鄭友秀的回憶,1929年,16歲的鄭友秀便跟著一位年近古稀的明遠工學習馬燈舞的表演藝術。當時的馬燈舞表演舞隊往往要列成兩對,紙馬在喇叭、鑼鼓等伴奏聲中交叉奔馳,並伴有“馬燈調”等小曲的歌唱。

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舞,這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有何魅力?

表演馬燈舞蹈時選用的曲調被稱為馬燈調,寧波馬燈舞的燈調是浙江地區著名的民間音樂之一,寧波馬燈舞的音樂伴奏基本上是以這種“馬燈調”為主,偶爾也在表演中伴有其他種類音樂。比如,同寧海縣相鄰的象山石浦鎮的馬燈舞,表演時時常演奏一種名字叫做《延昌馬燈》的舞蹈,它的音樂伴奏除了馬燈調之外,還有《細樂翻》、《三翻》等曲牌,以及“小板捎”“十二月花名”“四十二隻臺子”“大白沙”等小曲,甚至還有《楊家將》、《白蛇傳》等傳統戲中的唱段,它所唱的歌詞也不是固定的,由演員們即興編唱。

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舞,這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有何魅力?

馬燈舞的主要形式可分為“竹馬”“跑五馬”“高蹺竹馬”“車馬燈”“馬燈戲”“手馬燈”“小馬燈”“馬燈”等,馬燈舞隊有八匹、十二匹、二十四匹,裝扮成劉備、關羽、張飛等英雄人物。現在的馬燈舞,仍然是各地人民喜愛的一向民間藝術,希望它能夠繼續發揚下去,為我們的後人留下這一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