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t out”?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大地這麼橫?


“Chinese get out”?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大地這麼橫?


4月1日,在青島,3名外籍人員時強行插隊進行核酸監測,並粗暴地搶了排隊中國人的單子扔掉,大喊“Chinese get out”。同一天,在廣州,1名外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在醫院不配合治療,試圖強行走出隔離房,將勸阻的護士推到在地,並對護士進行毆打,咬傷護士臉部。3月29日,在西安,1名外籍男子拒絕佩戴口罩欲進入公共大樓,辱罵防疫人員,並對防疫人員砸摔物品。

“Chinese get out”?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大地這麼橫?

廣州被外國人打的護士


這些外國人在中國大地橫行霸道的現象瞬間引爆網絡,網友憤慨不已,紛紛要求當地官方回應,並嚴肅處理甚至驅逐出境。

看到這樣在中國大地橫行霸道的消息,憤慨是正常情緒,試問哪個國家允許其他國家的人在自己國家肆意違規違法,欺負本國公民?在西安辱罵防疫人員的外籍男子被行政處罰並限期離境(現已離境);廣州警方對外籍患者毆打護士一事已經立刑事案件並調查。青島嶗山公安對插隊外國人進行了批評教育,並讓他們寫了道歉信。

“Chinese get out”?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大地這麼橫?

青島外國人把排隊中國人單子扔掉,並大喊“Chinese get out”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大地這麼橫?網友刷屏:“跪久了,起不來了。”“缺鈣”“崇洋媚外”,這些說法雖然聽起來有點粗,但話粗理不糙,不無道理。最主要的是一些地方對本國公民和外國公民的執法沒有做到一視同仁,甚至給予外國人所謂“超國民待遇”,長期以往,慣出一些外國人的傲慢。

第一是,認識和心態上,部分國人(影響最大的是國家工作人員)對外國人“另眼相看”。在中國,這個對外國人的“另眼相看”往往是過分抬高的。這種對外國人“另眼相看”的心態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近代以來,從帝國主義橫行中國,在中國大地建立租借,享受各種特權開始的。近代中國,相當部分民眾是排外的,但是在長期列強的欺壓下,產生了與排外並行的是另外一種極端的心理——崇洋媚外。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而建國後的三十年,我們國門基本是相對封閉的,對外界接觸較少。改革開放後,國門打開,發現歐美髮達國家比我們實在先進太多,工商業、科技教育、醫療等各方面領先我們幾十年。國人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難免對外國人“另眼相看”。這種社會心態的形成,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崇洋媚外”似乎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多少年來,我們都在講不要崇洋媚外,實際上,時至今日,雖然有所減少,但仍難以消除。因為社會心態一旦形成,就會有“慣性”,繼續往前衝一段距離。

第二,是“外事無小事”觀念在基層的畸形發展。“外事無小事”本身是非常好的理念,是禮儀之邦的過人之處。然而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到了基層,這句話被放大,走向極端化。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凡是涉及到外國人的事都沒有小事”的印象。其一,出現外國人違法違規的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靈活處理、柔性處理”,這也就不難理解這次青島嶗山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對於外國人的蠻橫插隊,不但不阻止,反而對遵守規矩排隊的人說給插隊外國人個面子。這就是對“外事無小事”的一次典型的極端畸形曲解。其二,一些地方對於外國人的服務超出常規甚至有幾分獻媚。3月27日南京日報報道了仙林街道對外國人的所謂“暖心服務”,字裡行間似乎滿是媚態,引發網絡熱議。其三,外國人的求助,也可能會得到超乎常規的處理。例如,前些年各地相繼出現中國人丟東西報警後處理很慢,但外國人丟東西一報警就全力出擊,加班加點也要找回的現象。

“Chinese get out”?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大地這麼橫?

西安外國人用手機砸防疫人員


第三,是具體政策是及執法中對外籍人士也往往是超待遇的。在具體實踐中,不少部門和單位,往往給予外國人特殊的待遇。在高校,有些學校外國人住最好的宿舍,享受最好的待遇。(這裡需要具體事件具體說,不能都說不合理,比如有些外國人的學費住宿費會貴比國內學生很多甚至貴好幾倍,待遇自然不一樣。)還有畸形的“學伴”安排。違反校規校紀甚至法規,部分會特殊處理,寬大處理。甚至在法律法規層面,對於外國人也存在特殊“待遇”。改革開放之初制定的《刑事訴訟法》,就把外國人犯罪與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並列作為“要案”處理,基層人民法院難以進行審理,至少需要中級法院審理。在拘留、批捕外國人等具體執法中更需要需要層層上報。直到2012年該法修訂時,這種狀況才得以改變。如果一旦涉及到外籍人士,就特殊處理,不能對一視同仁,那麼,基層就會寧願息事寧人,免得層層上報,最後吃力不討好,還可能被視為處理失當。

前段時間,司法部推出《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的徵求意見稿,引發全民大討論,反對聲音之大,在中國立法過程中極為少見。這裡暫且不討論條例的細節,但國民反對的巨浪,就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反思。雖然估計很多人連內容都沒看完,看到條例名就表示反對了,為什麼?最主要的就是因為長期對外國人的超國民待遇,給全國人民留下了難以言說的印象,民眾對這種偏袒做法積累了很大的情緒,無處渲洩。民眾對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給予外國人的偏袒已經到了恐懼的地步,無法想象之後外國人又是怎麼享受實際超國民待遇,這應該是我們相關部門要反思的,因為這是長期不公正的做法造成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身處中國而又不尊重中國法律法規的外籍人員只是個別或極少數,不能因為極個別很刺眼的案例就汙名化整個群體。哪個國家都會有不遵守法律的人。關鍵是看國家怎樣對待他們。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內外交流的增多,來華外國人必定還會較大幅度的增加。怎樣對待來華外籍人員,幾乎已經成為人們觀察和評價國家處理涉外因素的晴雨表。

心態和理念上要一視同仁,迴歸理性,迴歸正常。再也不能以所謂特殊時代的特殊要求來處理外籍人員相關的問題了,否則民眾情緒將只會越積越大。當然也不能盲目排外,防止走向民粹主義(那就是另外的話題了)。

“Chinese get out”?為什麼外國人在中國大地這麼橫?


更重要的是在執法實踐和具體事務辦理中,做到一個標準,依法依規辦事,不要畏手畏腳。這就要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開始,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對外國人的執法和具體事務辦理中做到“脫敏”, 所謂媚外社會心態也才能改變,排外心態也會有所緩解。不能老是害怕影響“外交關係”而縱容偏袒違法違規之人,一個違法的外國人,他代表不了他的國家,也代表不了他的民族和種族,他是個人在違法,就要對他依法管制。我們不要自己把事情“誇大化、政治化、外交化”,不管對誰,合法權益要保護,違法要懲治。在中國就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尊重中國和中國人民,中國應該有這個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