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了,在首都住滿一年就可以拿到戶口

當代的國人都深深感受到了戶籍的重要性,一個北上廣的戶口是何等有分量。從嬰兒呱呱墜地,到上學、就業、購房等等可以說戶籍,如影隨形地影響著每一個人。

震驚了,在首都住滿一年就可以拿到戶口

網絡圖

戶籍制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被國人發明出來了,而西方國家最早也是在18世紀的瑞士才興起了全國範圍內的戶籍制度。帝王統治階級需要森嚴的戶籍管理制度去維繫他們的政權、有效的徵收稅收、分配土地。然而有利有弊,雖然森嚴的戶籍方便了統治者的管理,但是禁錮了百姓的腳步,減少了人員流動就減少了思想上的碰撞,這也許也是帝王統治階級希望看到的。正因為戶籍制度的重要性,歷朝歷代都制定了嚴苛的戶籍制度,但是為什麼宋朝的戶籍制度就寬鬆了呢?那宋朝的戶籍制度是啥樣的呢?

震驚了,在首都住滿一年就可以拿到戶口

網絡圖

首先宋朝沒有延續唐朝的戶籍上的一些舊制。在唐朝戶籍分為“編戶”與“非編戶”,前者為良民,後者是賤民,賤民是不能單獨落戶的,是主人的私有財產,需要和主人落一個戶口。到了宋朝戶籍制度改變了,不再將民眾分為“良民”與“賤民”,而是分 “坊郭戶”與“鄉村戶”,前者相當於現在的 “城市戶口”,後者是 “農村戶口”;同時根據不動產的多少,劃分“主戶”與“客戶,不平等的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震驚了,在首都住滿一年就可以拿到戶口

網絡圖

其次由於宋朝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打破了之前的農桑社會秩序,造就了大量的流動人口,大量的商人、農民等紛紛湧入城市,和現代有點類似。那時候的流動人口可不叫“農民工”,而是叫“浮客”,即浮動的客人。當時的首都汴梁(今開封)的常駐人口已達150萬之多,比現在當然算不了什麼大城市,但是在那個年代,汴梁卻是名副其實的國際打都市了,其中的“浮客”人數竟遠超“土著”。這些浮客在汴梁經營生活,可不用像現在需要辦理“暫住證”哦。

震驚了,在首都住滿一年就可以拿到戶口

網絡圖

再次即使你是一個外來戶,在汴梁生活滿一年就可以辦理汴梁戶口了,徹底告別“浮客”一族,是不是感覺很美好。流動人口多了以後自然會有一些三無的流民,宋朝政府採取規勸返回原籍的政策,並提供路費和提供生產物資,並且這個政策並不是強制執行。這些流民還可以選擇就地安置,由政府組織就地開荒或者參與其他謀生活動。可以說宋朝這個政策相當的人性化了,是不是很羨慕。

震驚了,在首都住滿一年就可以拿到戶口

網絡圖

由於這麼寬鬆的戶籍管理制度,宋朝時候也有很多的求學的異地學子湧入汴梁這個大都市,畢竟還是大城市機會多,和現代也差不多。但是另有一些史書記載,正是由於汴梁機會更多越來越多的學子來到汴梁,因此在汴梁科考的門檻也變得高起來。不僅需要汴梁本地戶口,還要在汴梁居住滿七年以上,或者在汴梁有一定的地產才行。是不是和現代的某些城市的落戶制度有些類似?

應試沒有資格怎麼辦?弄虛作假唄,宋朝對這種行為稱作“冒貫”。當時對冒貫者的處罰可是很嚴重的,株連範圍也廣。打算鑽營之前先要想想自己的屁股能不能扛得住。比如天佑七年規定其中之一條,凡冒貫者,處以杖刑一百。

正是由於寬鬆的戶籍政策解放了勞動力,釋放了人民的思想,使得宋朝私營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讓宋朝成為了封建社會最為開放的時代。

如果有時光機器你願不願意穿梭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