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什麼能夠斬殺顏良,難道顏良真的打不過關羽?

大部分人對三國這段歷史的最早的來源是《三國演義》,很多人的第一直覺是關羽殺顏良如切菜一般。而在《三國志》中,描寫的很簡短:羽望見起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


其實,如果顏良和關羽正面剛的話,鬥哥認為關羽未必能剛過顏良。

關羽為什麼能夠斬殺顏良,難道顏良真的打不過關羽?

至於關羽能夠斬殺顏良,在於當時並不是兩軍對峙期間,張遼和關羽都是先鋒,也就是精銳兵馬,前去支援,關羽可能走到某一個山頭,發現那就是顏良的營帳,和張遼合計了一下,我帶著一隊人馬懟他一下,看看如何。
於是,關羽精挑細選了一批人馬,在對方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發起突襲(古代打仗,都要先吹號或者打鼓,進行集合,你集合的時候,人家也集合了)。由於沒有事先準備,關羽衝過來的時候,顏良營地亂作一團,這個時候,顏良可能連盔甲都沒有穿(大將的盔甲一般很沉,只有在對陣的時候才穿戴,形容打敗仗也是“丟盔棄甲”)。
突然一個照面,關羽殺了顏良,威震天下。

關羽為什麼能夠斬殺顏良,難道顏良真的打不過關羽?

其實,我認為這更是古代的一種”斬首行動”,因為出其不意,才能克敵制勝。
顏良是河北名將,久經沙場,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擋的,比如,曹操首先頂級武將徐晃也不敵顏良。
從大環境上來說,袁紹手下的武將未必會比曹操的差,二者的差別在於曹操最後獲勝,所以曹操陣營的武將才能成名,假如袁紹獲勝,曹操手下那些武將根本不會有後來的表現。
能在袁紹帳下充當一路兵馬的武將,絕對是出類拔萃的,要知道當時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袁紹根本就不用挾天子也能令諸侯的存在,官渡之戰,派遣十萬大軍,無論氣勢還是實力,完全碾壓曹操。

關羽為什麼能夠斬殺顏良,難道顏良真的打不過關羽?


都是名將,武力應該差不多,在真正的戰場上並不存在誰能秒了誰,而關羽獨自一人於萬人軍中斬了顏良,更是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文藝作品中對關羽的藝術加工。
所以,顏良和關羽正面剛一下的話,我認為顏良未必會輸!各位看官,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