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


在改革後:語文升級為大語文,以“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基本理念,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學習語文,不僅是學習知識,學習應用,更是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

一年級就有《論語》並且一年級下冊已經要求背誦並理解《論語》中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科普,什麼是大語文?

大語文是一種教學觀。這種思想主張語文教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並把教語文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語文知識同發展語文能力、發展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把讀、寫、聽、說四方面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更為全面的、整體的、強有力的培養和訓練。

“大語文”觀認為:語文教育,以讓學生獲得更好的身心發展為基點。因此,語文教育不僅在於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同時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培養美好健康的情感與心理認知、完善和提升學生的自身人格與人文修養。將其稱作“全人教育”、“全人作文”。語文是情智雙修的學科。我國語文教學界的泰斗劉國正老先生認為:語文知識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並不矛盾,“文”和“道”可以兼顧。“片面強調工具性和片面強調人文性都不可取,它們可以很好地融合。”

所以,大語文就是指在教育的過程中,不侷限於考試,而是著眼於人整體語文素質的提升而進行教學的教學方式。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看,語文的重要性!

那為何語文的改革從小學改到了高考?因為無論在哪個階段,語文都是最拉分的科目!得語文者,得天下!簡稱拉分王!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表格數據2018年發佈的“部編本”)

知育教育:語文考試越來越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課內外的結合將是必經之路。

國學相關書籍參考:《詩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三字經》、《道德經》、《增廣賢文》、《聲律啟蒙》、《孝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趨勢,新國學如何提升大語文?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新國學2.0小學階段課程,選用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為藍本,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運用互聯網技術集合成數字化交互式課件。與普通的國學課程相比,新國學2.0把教經典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經典文化同發展語文能力、發展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把讀、寫、聽、說四方面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全面的、整體的、強有力的培養和訓練,通過每部新國學2.0經典課程的學習,孩子們能認識100個漢字、學習100個故事、100首詩詞、100個成語,為語文能力提升打下紮實基礎。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新國學2.0的小學階段,有《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和《論語》、《詩詞鑑賞》等,課件採用互聯網數字化交互式技術,實現趣味性、互動性和美學性,與普通的國學學習教材相比更注重于思辨與力行。整體畫面精美,表現形象,符合這個時代教師兒童易教易學的效果。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潛移默化傳遞中華文化,塑造人格價值取向。

課程除了教師的課件,還配套有中華書局出版的經典同步教材以及課堂讀寫練習冊等教輔教材,適合學校教學和家庭自學,以及鞏固練習使用。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迫切,小學是孩子品格養成的最佳關鍵期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教育是注重個體生命境界的開顯,而以智能的教育為其次;注重文化對生命的涵養,而以知識的堆積為其次。“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乃至“成人養德”、“老年養生”,都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在生命各階段教育中的集中體現。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系統性的國學經典學習有利於6-12歲童蒙期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促進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培養敦厚善良的心性,如“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等。中華文化的許多經典言論和思想流傳至今,在道德修養、待人處事、修身治學等方面都有生動而獨到的論述。傳統蒙學經典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學易記易背,適合幼兒小學階段學習,這個時期的記憶力是人生中的旺盛期,記憶經典、理解內涵不僅讓知識學習變得輕鬆,化於日常學習、生活,提升自身內在修養,更能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階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教育,學生接受國學經典的薰陶,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也有利於學生樹立遠大的崇高理想,選擇正確的人生奮鬥目標。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國學經典中更是蘊藏著中國五千年曆史的智慧精髓。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見證,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新國學2.0課程體系,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簡單有效途徑,是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優秀輔助資源。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落地,以經典教學為首的補位素質教育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課程名稱

課程介紹

課程目標

從《弟子規》學大語文

《弟子規》是我國傳統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啟蒙教材之一。全書以《論語》“學而篇”為總綱,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及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等。全課程分為8章30節課,每節課件包括:導學、學文、拓展、練習以及活動等五大模塊。

通過對經典原文的教學,輔以聽、說、讀、寫,掌握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首詩歌,100個規範字,以及課堂主題活動,養成一個優秀品格。

從《三字經》學大語文

《三字經》是我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全課程分為30節課,每節課件包括:導學、學文、拓展、練習以及活動等五大模塊。

通過經典原文的教學,輔以聽、說、讀、寫,掌握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首詩歌,100個規範字,以及課堂主題活動,養成一個優秀品格。

從《千字文》學大語文

《千字文》是世界上流傳時間最久遠的兒童啟蒙教材。構思精巧,富有韻致,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書中彙集了大量的歷史故事、成語典故、格言諺語,其內容豐富,知識面廣闊,天文地理,自然社會,無所不包,這是它歷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全課程分為30節課,每節課件包括:故事小屋、課文學習、畫說字源、學以致用以及課外拓展等五大模塊

通過經典原文的教學,輔以聽、說、讀、寫,掌握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首詩歌,100個規範字,以及課堂主題活動,瞭解科普知識。

從《論語》學大語文

《論語》全書共20篇,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全課程設置,共40課時,每節課件包括:學而識、學而得、學而習、學而用,四大模塊。

以學生學習、成長、成才為主線,融入立志、博學、孝悌、仁愛、修身、君子、自知與知人、為人處事之道、詩禮樂、為政之道、孔子及弟子等品格行為。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知識不多就容易愚昧,不習慣思想就容易粗魯或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容易卑俗。新國學2.0,從經典學習大語文,引導學生去聽、去說、去寫、去讀、去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良好的道德、思考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做時代的接班人。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小學每週一課|新國學提升大語文,聽說讀寫用

讓德育變得更真實有效


參考來源:《中小學課本必背的142篇古詩文,我們替你找齊了!》李晶晶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