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杨凌双交会:为土地开“药方” 厚地模式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十一届杨凌双交会:为土地开“药方” 厚地模式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为土地“治病”的“厚地模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的实验效果。(资料图)

西部网讯(记者 石永波)第二十六届杨凌农高会春季分会暨第十一届西部(杨凌)农资苗木交易会(简称“杨凌双交会”)将于3月8日-10日举行。陕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2013年开始,已经连续六年参展,展示推介企业最新科技成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该公司将带着最新的厚地有机物料无害化堆肥技术,为土地开出“药方”,向前来参会的职业农民、合作社、农业园区、农民群众展示推广“厚地模式”,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年来,“竭泽而渔”向土地要效益的现象在农村很普遍,高频次上化肥,产量上去了,但是品质却下降了,土地营养流失严重,把地“掏空”了,不仅没有让农民增收,反而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如何让土地恢复生态平衡?陕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宣世荣通过20多年的不断摸索,结合传统农业思想、现代生物学技术和生态学原理,开发出了“厚地模式系统”,包括“厚地(土壤)堆肥模式”、“厚地(土壤)培肥模式”、“厚地(土壤)管理模式”,通过改良土壤,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让农民收益最大化。

宣世荣说,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创新推出的“秸秆及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和推广,通过农作物秸秆、果树枝条的有效循环利用,畜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既保障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又为食品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

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占德介绍说,宣世荣为土地“治病”的“厚地模式”,净化了环境,修复了生态,促进了农业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还因此特聘他为土壤肥料专家。

宣世荣告诉记者,每年一度的杨凌农高会和杨凌双交会是他必去的两个农业展会,通过展会可以更好地把他们的产品展示给老百姓,把产品的特点、用途、用法、使用情况很清楚的传递给客户,他们的厚地模式也在展会上得到了各方的检验,不断的进行提升完善。

不过,在宣世荣眼里,农高会和双交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他认为,农高会是一个农业综合性展会,展示的东西多而全,参与的人也多,各个方面类型的都有,在这个展会上,大家可以不同程度的了解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新的农业技术发展以及农业未来发展趋势等。

而双交会相对来说比较具有针对性,主要是为春季农业生产提供农资技术服务,对他们企业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和推广效果,因此从2013年开始,他们每年都把双交会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力筹备参展,将厚地模式更好更全面的展示给广大的农民群众。

据悉,第十一届杨凌双交会以“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将集中举办农资、苗木、花卉、农机、农产品、品牌农业、农业电商展等相关涉农专题展览,为广大农产品、农资苗木企业、农业电商企业搭建一个产品展销、技术研讨、项目对接、信息交流、技术推广的有效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