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楊凌雙交會:為土地開“藥方” 厚地模式助推農業綠色發展

十一屆楊凌雙交會:為土地開“藥方” 厚地模式助推農業綠色發展

為土地“治病”的“厚地模式”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站的實驗效果。(資料圖)

西部網訊(記者 石永波)第二十六屆楊凌農高會春季分會暨第十一屆西部(楊凌)農資苗木交易會(簡稱“楊凌雙交會”)將於3月8日-10日舉行。陝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2013年開始,已經連續六年參展,展示推介企業最新科技成果。

記者瞭解到,今年該公司將帶著最新的厚地有機物料無害化堆肥技術,為土地開出“藥方”,向前來參會的職業農民、合作社、農業園區、農民群眾展示推廣“厚地模式”,更好地服務農業生產,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這些年來,“竭澤而漁”向土地要效益的現象在農村很普遍,高頻次上化肥,產量上去了,但是品質卻下降了,土地營養流失嚴重,把地“掏空”了,不僅沒有讓農民增收,反而嚴重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

如何讓土地恢復生態平衡?陝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宣世榮通過20多年的不斷摸索,結合傳統農業思想、現代生物學技術和生態學原理,開發出了“厚地模式系統”,包括“厚地(土壤)堆肥模式”、“厚地(土壤)培肥模式”、“厚地(土壤)管理模式”,通過改良土壤,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農產品品質,讓農民收益最大化。

宣世榮說,目前農業面源汙染已經是影響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創新推出的“秸稈及畜禽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被廣泛應用和推廣,通過農作物秸稈、果樹枝條的有效循環利用,畜禽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既保障了農業的持續發展、農產品的安全生產,又為食品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礎。

陝西省獼猴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佔德介紹說,宣世榮為土地“治病”的“厚地模式”,淨化了環境,修復了生態,促進了農業循環和可持續發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站還因此特聘他為土壤肥料專家。

宣世榮告訴記者,每年一度的楊凌農高會和楊凌雙交會是他必去的兩個農業展會,通過展會可以更好地把他們的產品展示給老百姓,把產品的特點、用途、用法、使用情況很清楚的傳遞給客戶,他們的厚地模式也在展會上得到了各方的檢驗,不斷的進行提升完善。

不過,在宣世榮眼裡,農高會和雙交會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他認為,農高會是一個農業綜合性展會,展示的東西多而全,參與的人也多,各個方面類型的都有,在這個展會上,大家可以不同程度的瞭解農業發展的最新動態、新的農業技術發展以及農業未來發展趨勢等。

而雙交會相對來說比較具有針對性,主要是為春季農業生產提供農資技術服務,對他們企業來說更具有吸引力和推廣效果,因此從2013年開始,他們每年都把雙交會作為公司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力籌備參展,將厚地模式更好更全面的展示給廣大的農民群眾。

據悉,第十一屆楊凌雙交會以“農業科技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為主題,將集中舉辦農資、苗木、花卉、農機、農產品、品牌農業、農業電商展等相關涉農專題展覽,為廣大農產品、農資苗木企業、農業電商企業搭建一個產品展銷、技術研討、項目對接、信息交流、技術推廣的有效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