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在2019年10月底的【噢啦十萬青年說】的噢啦益行者“江豚拯救計劃”線下體驗活動發佈不到24小時,後臺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信息轟炸,同學們的參與熱情都十分高漲。


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在江西省南昌市康山鄉,江豚保護行動網絡的負責人蔣憶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江豚日常巡護的有關內容,並帶領志願者乘船去往鄱陽湖,親身體驗巡護工作者一天的工作內容。


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從最開始被江豚死亡事件所觸動而踏上公益歷程,經過6年的磨練,如今蔣老師身兼多職,既是江豚巡護一線的工作者,也是統籌巡護志願者的協作者,還擔任著江豚棲息地守護網絡負責人及江豚保護的研究者。


相信小夥伴們也很想了解這位在我們眼中“瘋狂”投入環保公益事業的她,下面就由噢啦對蔣老師的專訪裡為大家一一解開疑問:


“有時候會想,

這對我們巡護隊員本身來說是不是太難了”


噢啦江豚保護行動網絡走過的這些年裡,最觸動你的事情是什麼?


蔣老師: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在2016年國慶節的時候,從一個迷魂陣裡救出了一條江豚,我想如果我們發現得不及時,肯定沒有辦法救下它,當時就讓我很確信巡護是保護江豚的必要手段。


做了巡護工作之後發現我個人能力是比較有限的,到了江西,一個人帶領這麼龐大的隊伍,會發現自己的管理能力是比較缺乏的,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自己也很難。


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主要是處理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會比較痛苦吧,不僅僅是處理保護隊隊員之間的關係,也要處理不同隊伍與當地政府的關係,我們自己與政府部門的關係,還有與違法捕撈者的關係,它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


自己覺得還是有很多東西需要去掌握和學習,當覺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會想到自己從一個人的時候到現在背後已經有一個團隊,那麼你作為一個負責人和帶頭人就不能退縮,因為大家都在看著你,你得負起責任來。


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再往後的話,就是漁民給我的感動,讓漁民叔叔他們做巡護本來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幾乎每個做巡護隊員的漁民都會被村子裡的其他漁民辱罵和威脅,所以自己有時候也挺懷疑這件事的,做這件事對環境好,對江豚好,但對我們巡護隊員本身來說是不是太難了?


但最近這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好,整體的政治環境也在變好,甚至未來可能政府會接納他們成為巡護員體系裡的一部分。


還有一個就是在做保護的時候,我發現每一個人對江豚生存環境的認知都是越來越深刻的。可能一開始的時候大家不一定都是抱著要保護江豚的目的來,但隨著這個工作越來越深入,他會越來越想去做這個保護的工作。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看到江豚好像看到自己的孫子一樣,他們說出這句話是很樸實,也是很讓人感動的。


“漁民本身就是對這個湖最有感情的人,

他們認可這個事情的價值和意義”


噢啦在江豚保護行動網絡的項目開展以來,鄱陽湖流域的江豚生存環境有了怎樣的改善?

蔣老師:整體來說是得到改善,無論是湖上的違法捕撈行為還是周邊百姓對於江豚保護的認知,還有政府對這件事的關注程度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我們巡護的區域內違法捕撈行為大大減少,甚至有一些巡護的區域下降了90%以上;但也有一些護豚隊仍然會遇到這種情況,所以每個水域根據它的特點和當地的背景情況以及我們團隊的成立時間和人員力量都會有不一樣的發展階段,改善的情況會不一樣,沒有保護到的區域還是會比較嚴重的。


噢啦在接下來的2020年,江豚保護行動網絡會有什麼樣的新變化?想和噢啦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合作?希望噢啦提供哪些方面的幫助?


蔣老師2020年,我們的工作內容會更多地偏重到嘗試和突破關於科普的這一塊工作。為了讓大家對鄱陽湖有一個更好的認知,我們會考慮出一個鄱陽湖生態系統的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系列課件去輸出和宣講。


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同時會推進我們的本土公益保護工作,開展對中小學生的宣講。明年更多地是去研發這個課程,去試講。如有外地的主動聯絡邀請我們去宣講,我們是很樂意去講的。


我們這邊會希望有一個持續科普和宣講的地方,也可以提供給政府及其他機構過來參觀和舉辦活動;本地的小朋友可以過來做一個自然教育的體驗,噢啦在全國合作的高校學生也可以在來到保護站做志願者。


噢啦在巡航過程中,如何平衡江豚保護和當地漁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蔣老師一般看到正在發生的違法捕撈的情況,我們會根據它的體量去判斷。


第一種情況:如果是一到兩條的本地漁船,我們會先上前口頭勸阻,讓他不要這麼做,也要看勸阻的效果:畢竟他做的是違法的事情,勸阻有效的話一般都會聽從勸阻回去;但實在不行的情況下,我們就舉報到相關的漁政部門,讓他們來處理;


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第二種情況:屢次遇到同一撥人還在違法捕撈,直接舉報給漁政部門;第三種情況就不屬於小範圍的作業,像十條船以上的團伙作案就舉報到漁政和公安部門聯合執法,保證我們隊員的人身安全。


“2020年,我們的腳步會走得更快”


噢啦江豚行動網絡的核心成員是有多少人呢?


蔣老師:我們目前的核心成員相比之前有所減少,比較核心的有三十來個吧。每個護豚隊會有自己的巡護區域和保護工作,聚焦在保護工作為主。我會帶一個年輕的團隊做科普為主,籌集資金,宣傳還有科學研發,甚至是法律和政治層面的事務。


除了一線的工作之外,全部是我所帶的隊伍。但大家還是會到一線去,協助不同的本地護豚隊做好本地的保護,因為光靠一線護豚隊也很難處理好所有一線的問題。


噢啦巡護隊的隊員都是年齡比較大的漁民組成,他們參加的初衷是什麼?未來會考慮怎麼去延續隊伍的穩定和新成員招募的問題呢?


蔣老師因為漁民本身就是對這個湖最有感情的人。最開始是他們認可這個事情的價值和意義,但很多人在這個生活圈裡為了生活,所以很難站出來保護。


但是你帶著他去,他發現這個事情是可以嘗試的,一開始可能只是觀望的態度,只能慢慢去引導;也有一開始就覺得很有意義,他願意去嘗試一下,越做就對動物,對環境感情越深;

而且你一旦開始做保護,當地人都會知道,你已經變得跟普通漁民不一樣了。


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目前我們遇到正常捕撈的漁民本身年齡也比較大了,大部分漁民的年齡都跟我的父輩差不多,靠捕魚養活一家人。我們還沒有考慮到是不是過3-5年就進行更替,

希望3-5年內巡護的改善達到不需要巡護的情況。


本身瀕危的情況是由於政治大環境和地方大環境都在改變,目前它是一個最緊急的工作,但這並不意味著3-5年後它還是一個最重要的工作,但它可能依然存在,但不一定是依靠民間力量,可能會有政府力量的介入和支持。


噢啦江豚保護行動網絡的相關衍生品目前除了明信片,還會有其他系列嗎?


蔣老師:現在我們除了明信片之外,還有徽章和江豚的雕塑等等,其他的話會在2020年的工作規劃裡會去做一些新的設計。


她用6年時間,保護了僅存的1012頭長江江豚

主要是用於志願者的紀念品和小朋友上課的時候課堂互動,後續也想繼續做一些新的嘗試。我們很樂意在噢啦商城裡上架我們的衍生品,明年計劃會出一些比較日常實用的產品,像筆記本,小夜燈等等,做一些東西可能實用性強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