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有錢的人,可怕的是沾上了一樁交易,使得一世英名盡毀

提起中國的富商,人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山西晉商的喬家大院的喬致庸,又或許雲南的商業帝國胡雪巖,但還有一個人我們不能不說,那就是怡和行的掌門人伍秉鑑。

清朝最有錢的人,可怕的是沾上了一樁交易,使得一世英名盡毀

伍秉鑑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伍敦元,家在福建,其實在康熙初年的時候,伍秉鑑的祖父就來到了廣東,做起了買賣,不過當時只是小打小鬧。但到了伍秉鑑的父親的時候,伍家開始做大了買賣,甚至開始對外貿易,於是伍秉鑑的父親成立了怡和行,併為自己起了一個商用的名字,那就是“浩官”,甚至到現在子孫後代都還在沿用,這個名字響徹整個商界。

清朝最有錢的人,可怕的是沾上了一樁交易,使得一世英名盡毀

在乾隆時期,清朝一直閉關鎖國,從來不對外貿易。而在1801年,伍秉鑑從父親手中接過了怡和行,從此開始經營起怡和行,一做就做了四十多年,甚至怡和行因為伍秉鑑本人而揚名天下。怡和行在伍秉鑑的經營下,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各種店鋪等,並且同別的國家都建立起了聯繫,投資也走向了外國。

伍秉鑑作為清朝封建社會下的官商,但他的思想卻不禁錮,甚至他更是瞭解西方商人怎樣通過貿易發財致富。據歷史記載,在1834年,伍家與英美商家的貿易額都超過了幾百萬銀元,並且成為了英國最大的東印度公司的債權人,伍家借貸給東印度公司的錢可以用不計其數來形容,伍秉鑑一度被稱為天下最有錢的人,伍家“浩官”的名聲大噪,怡和行成為了商業界之魁。

清朝最有錢的人,可怕的是沾上了一樁交易,使得一世英名盡毀

有錢人總想著更有錢,在伍秉鑑發家以後,他繼續做大自己的事業,投資證券以及美國鐵路的建設,甚至向瀕臨破產的公司放貸,扶持他們,進而為自己換來更大的財富,一時間伍秉鑑成了跨國財團的首領,受萬人敬仰。

清朝最有錢的人,可怕的是沾上了一樁交易,使得一世英名盡毀

伍秉鑑作為有錢人卻沒有忘記自己的國家,沒有忘記自己該做的事情。在1835年,一位美國醫生來到中國想發展自己的醫學,只是作為一個外人缺錢很難立足,於是他找到了伍秉鑑,說了自己的想法,伍秉鑑當時想都沒有想,只要為了中國著想,為了中國人民,開口就說捐贈十萬讓他建立醫院,後來醫院建立了,甚至還給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博濟醫院,至今這個名字還在使用。

清朝最有錢的人,可怕的是沾上了一樁交易,使得一世英名盡毀

最不該的是在1840年,當時中國有許多商人沾上了鴉片的生意,作為商界之魁的伍秉鑑難辭其咎,包庇外商販賣鴉片,於是向清政府獻出鉅額財產為保一時平安,在當時林則徐虎門銷煙也給過他很大的懲戒,好在的是,或許是出於自己的善心,或許他真的為了中國著想,中國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的賠償款為300萬,伍秉鑑一個人就承擔了100萬,小編我只能說伍秉鑑確實富有,但就是這麼一次,使得伍秉鑑英明盡毀,中國人很少提及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