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考核,民间中医能力被质疑,他们的大发展在哪里?

01

11月15日,山东省卫健委公布了《关于2019年山东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试点考核合格人员名单的公示》(以下简称《公示》)。

《公示》指出,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11月2日-3日组织开展全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试点考核工作。经专家考核认定,确定54人通过考核。

经查,此次考核主要在济南市槐荫区、章丘区、青岛市崂山区开展试点工作。很抱歉我们没有找到参加考核的具体人数,只看到试点区域的初审合格名单(槐荫区302人、章丘区236人、崂山区199人)。不过,54人的确是个比较少的数字。

我们知道,山东省很注重民间中医资源的挖掘,早在2017年9月份就对全省民间中医资源开展了首次普查工作。

山东省希望通过此途径,摸清民间中医从业人员数量及其结构状况,以及民间中医传承发展、中医医疗技术、医疗器具、经验方、中药炮制、制剂方法及其特色技术等情况。

进而在普查基础上,建立民间中医普查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

中医专长考核,民间中医能力被质疑,他们的大发展在哪里?

在普查工作进程中,与中医专长考核的筹备相互交织。2018年10月底前,由省普查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普查信息进行筛选,并实地考核甄别确认。对于报名参加全省中医专长考核的人员按照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考核认定,对于未报名参加考试的另行组织专家实地确认。

山东枣庄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解伟早前表示,要通过确有专长考核,把潜藏在民间的中医能人吸收进中医队伍,给他们“名分”,让他们挺直腰杆堂堂正正行医,成为基层中医队伍光荣的一分子。

虽然此次试点考核只有54人通过,不是太高,但不代表山东省整体考核通过人员,也不代表山东省的民间中医能力不足。

据悉,许多人未在规定时间现场确认,所以报名无效;还有人材料准备不充分,或不符合规定;或证明资料不准确,难以核实,很容易被定为造假

另有人推荐医师不合格……于是与报名失之交臂,未免可惜。

不管怎么说,有通过,就代表有希望。我们希望中医专长考核能够真正为民间中医办实事,确有专长的民间医者能够光明正大走上合法行医之路。

同时,伪造资料滥竽充数者,也能够被淘汰出局,留给确有专长者更多机会。

中医专长考核,民间中医能力被质疑,他们的大发展在哪里?

02

对民间中医取证难问题,业内一直存在两股争论:有的认为是民间中医自身不努力,有的认为政策不太符合民间中医实际。

如相关人士表示:

中医专长考核,民间中医能力被质疑,他们的大发展在哪里?

(1)“民间确有专长而没有资质者统计过吗?有多少?是真有专长还是故弄玄虚?也或保守封闭?中医成才路多,

但各项资质均高的大中专生为什么不能继承?个人觉得有不少的院校生继承的很好,且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医也需要发展,顺应时势,博采众长,扬长避短,才是中医生存引领之本;保守自封就如百多年前的中国一样结果。部分师承者,国家考试不能过,说明你们连现代医学的基本规则,中医的基本方法术语都弄不明白,你说你行什么医,害人害己害中医差不多。

(2)“连医师资格证都考不了,你根本就不合格,你也根本没付出努力,我给一个老爷子提供视频,人家努力学习,看书,70多岁了,执业考了430多,不要给不努力的人找理由,考不过,你不配当医生,因为你根本不努力,不付出。

(3)“我相信民间中医,但是,如果真的学过四大经典出身的民间中医,看一遍教材就可以做出大部分的执业题,连粗浅的入门教材都看不下去的人,不要总觉得委屈,用一句劝解高考生的话来劝解你——你考不上清华,自有考不上清华的道理,你要反思自己在学习中有哪些地方没做到,

而不是责怪考题太难太偏,要不然,别人怎么考上的?

中医专长考核,民间中医能力被质疑,他们的大发展在哪里?

另有相关人士表示:

中医专长考核,民间中医能力被质疑,他们的大发展在哪里?

(1)放开考试门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考核通过后加强后期培养和提升,很多人就是被拦在考试门外去了。民间中医本来就是缺少这个证(平台),不然临床经验不会比三甲医院普通门诊任何医生差。

(2)没制度不成方圆。考试重在考核考生有无能力为人民服务。考试能过才算本事。但考前的审核确实是难倒许多人,个人认为国家政策可降低审核要求,让多数人都有考试的机会,不过只能说明还没学好本事,技不如人,更加努力学好祖国医学为下次考试而增加机会。

(3)无论如何,至今民间中医仍是社会,尤其是广大基层治病救人的主力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在社会医疗体系工作中的缺陷,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的舞台,让那些真正的民间中医者普救苍生。

(4)在我国,民间中医师几乎无外乎依靠师承、家传、自学(包括久病成医)这几种途径。不管是哪种途径,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院教育的民间中医们,要通过标准化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希望国家在政策层面能对民间中医做适度的倾斜,

根据中国中医师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一些可以操作的执业标准。

中医专长考核,民间中医能力被质疑,他们的大发展在哪里?

其实,有关民间中医的争论,就如同中西医一样,根本没有必要。

考证成败的因素太多。擅长考试的,可能不擅长行医;擅长行医的,可能不擅长考试。中间如何平衡,是能力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或是其他,需要参考人员不断挑战自己。

如果单单以考证不过关来定夺民间中医的能力,未免有些武断。就是因为他们的许多实际情况,与考核规则有不可避免的冲突,所以从执业医师法到中医专长考核,对民间中医的政策才一改再改。

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王国强才说,民间中医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具备了一定的临床技能和经验,但是由于民间中医普遍缺乏系统的中医药理论教育,再加上现有医师资格体系考试中评价的模式、考试的方法难以很好地体现出民间中医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评价民间中医从业人员真实能力的考核制度。

也正因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张涤才建议,加强对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特别是上了年岁的民间中医如何取得行医资格进行政策及方法指导。

对待民间中医的挖掘,除了给他们开辟新通道以外,也应当适宜地给予引领,如何迈入这个新通道,然后凭真本事拿下证书。

毕竟好多人年纪大了,连电脑都不会用,信息都会有所闭塞,更不用说许多的规则了。

中医专长考核,民间中医能力被质疑,他们的大发展在哪里?

03

《演员请就位》里王迅说过一句话,“其实没有什么专业和业余之分,专业不一定有业余演得好,演得好你就是专业。”所以没有必要因为没上过科班,而感觉自己不行,就算演得好也没有自信。

同理到中医上来,对于患者来说,不管是民间中医还是学院中医,也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一切不过名头而已,你能治好病,你就是专业的,就是百姓信赖的好医生。

一证在手,是合法行医的通行证,可不是治好病的胜券在握,证书和能力有多大匹配,只有我们自己心知肚明。

如相关人士所说,拿到证书只是一个开始,就算要证明什么,也是你当下的能力,而作为中医,不进则退,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有证的我们应当珍惜,毕竟是好不容易才能拿到的,应当让自己的能力去使这张证书有实际意义,而不只是单纯一张纸。

更不应该把这张纸拿去做金钱交易,明知道对方没有一点中医本领,给患者看病就是害了患者,却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钱数就行。

殊不知,当中医被这样的人玩坏了的时候,我们的那张证书,就真的变成了一张废纸。因为患者不再相信,中医对于他们来说就失去了意义。

而对于没有证的民间中医来说,同样没有必要自卑。看好病是所有中医的根本职责,其他一切都是为看好病服务的。

我们考证是为了有更多机会服务更多的人。就算一时考不下来,也没有必要气馁,那可能不是对能力的否定,而是对考试技巧的没有掌握,或是对考核规则的相关违背。

中医专长考核,民间中医能力被质疑,他们的大发展在哪里?

总之,有能力不怕考。但也要掌握更多的考场规则,说服自己主动适应更多细节要求。虽然许多地方有些苛刻,但政策毕竟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现在中医专长考核还不完善,许多省份也在积极修改,相信随着政策的完善,会有更多民间中医实现转正。

如@“墨夷竹”所说,落地效果就会证明可行性,我相信会有更好的政策出台。不过民间中医继续再理论培训提升自己,我个人觉得非常有必要。

“苗氏”骨科第6代传人的张丽华曾表示,我们民间中医也可以迎来自己的大发展。现在《中医药法》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办法》实施,让民间医生看到了希望,民间医生发展更有前途。她希望民间医生能够不断积极进取,为民间医药发展做更大奉献。

重庆中医少林堂堂主刘光瑞也曾说,“真正有能力的民间中医有了地位,那些‘假大师’也就没了市场。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大力度甄别、扶持那些确有技艺、规矩行医的民间中医人士,建立‘名中医保护目录’,纳入正规管理渠道。”

总之,不论民间中医,还是学院派中医,能长久立足的永远是真中医。希望在彼此共同的努力下,中医发展越来越好,假大师越来越少,百姓受骗受害越来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