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儘管優秀,但請別來干擾我的平庸!

你儘管優秀,但請別來干擾我的平庸!

這是一個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時代,也是一個成功學被高捧的時代。

相比之下,“平庸”二字似乎自帶貶義,總與這個爭強好勝的世界格格不入。

1

前些天,一位考上人大研究生的學姐,問我有沒有做好考研的準備,勸我大三之前必須確定好專業和學校。

這位學姐比我大兩屆,是我們學校有名的學霸,早在大一剛入學時,我就聽說過她的名字。因為之前一起舉辦過活動,也算是有點頭之交。

她熱心地和我講了一堆考研需要的準備工作和她考研這一路的心得體會,表示希望我也能考到人大,繼續當她的小學妹。

雖說心底泛起一陣感動,但我還是如實地回覆她:不好意思,學姐,我沒有考研的打算。

誰知,學姐一下惱了,嚴厲地批評我不求上進,並以過來人的身份指責我是在浪費青春。還舉例了她那個沒有考研的本科室友,畢業後只能回老家做著月薪兩千的工作。

“你如果選擇平庸,那我也無可奈何。但是我的微信好友裡,堅決不加平庸之輩。”學姐在刪我之前最後說了那麼一段話。

我至今也沒有向學姐解釋過,我是在權衡很久之後才打算不考研的,我也沒有和她說過我早已對自己的大三做好了規劃,並不是她口中所謂的碌碌無為。

你確實很優秀

但你的成功,並不是我想要的光芒。

你儘管優秀,但請別來干擾我的平庸!

成功、優秀……這些形容詞本就沒有明確的定義,每個人對其的理解也大不相同。那麼對比而言,又何談平庸呢?

沒考研到名校就是平庸?沒去爭取獎學金就是平庸?沒月入過萬就是平庸?沒有你擁有的人脈就是平庸?

我並不認同。

2

很多人願意相信,生活中存在這樣一條線,線的兩端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左端是成功,右端是平庸,大多數人卻只是站在線的中間,看著右端的人,說:兄弟,你能不能別那麼喪啊?

殊不知,站在最左端的人,根本無暇顧及身後的人在做些什麼。那些整天批判別人碌碌無為的人,自己也不過是空有一腔熱血罷了。

但在這個只講究結果的年代,你的奮鬥辛酸史真的毫無價值。

你儘管優秀,但請別來干擾我的平庸!

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那些,不管大事小事都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我一朋友小帆就是這樣的姑娘。

前天吃了海鮮、昨天蹦了迪,今天看了電影,所有吃喝玩樂都愛分享到朋友圈。

今天在朋友圈裡看到她又曬了幾張自拍,在我們都為了期末考大把大把掉頭髮時,她定位都已經在日本了。

沒隔多久,我看到她又發了一段文字:

不好意思,我發朋友圈礙著你們眼了。是啊,我就是天天混吃等死!你們都很牛逼!勵志青年!

原來,在她那條朋友圈下面,有許多不好的評論

“你這一天天的真瀟灑”

“你上次補考都沒過呢,還出去玩兒,心可真大”

“你大學有一天待學校了嗎?”

“看你朋友圈就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做你這種無所事事的人”

“你爸媽辛辛苦苦供你讀大學,就是為了讓你混文憑的?”

講真,哪怕我是局外人,在看到評論的那一刻,也是十分氣憤的。

那些只在考前臨時抱佛腳,平時上課都在玩手機的人,真沒什麼資格說別人。

你認為考前應該天天泡圖書館,而那些照常逛街的人就是不務正業了?你認為大學應該在學生會鍛鍊自己,那些有意縮小社交圈的人就是你眼中的“沒出息?”你認為大學要去兼職去實習,那些待寢室對著電腦的人就是混日子?

不好意思

你想裝下天下萬物,我卻只想守著我的一畝二分田

縱使你青春熱血澎湃,我也只想做著我的五分夢想

3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跟明鏡一樣,清楚地明白自己原來就很平庸,只是心中有那股執念和僥倖作祟,想著也許自己可以和別人不一樣,可以走一條別出心裁的路,衣錦還鄉、傳為佳話。

你儘管優秀,但請別來干擾我的平庸!

知乎有個問題:接受自己平庸的那一刻是什麼情境?

總結起來就是如此:開始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開始慢慢接受自己;開始嘗試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卓曉然曾在書中這樣說道:站在書局裡,我的手心微微冒汗,這麼多傑出的作者,這麼多精彩人生的喜怒哀樂,成功的、失敗的,成功了又一敗塗地的、失敗了再絕地逢生的。眾聲喧譁中,我是何等的平庸,連我呈現我的平庸時,仍然脫不了平庸之人書寫自己的平庸筆觸。

接受平庸並不代表著向這個操蛋的世界投降,而是仍然有著一腔熱血,一切由自己的內心出發。

正如作家羅貝託·波拉尼奧所說:生活啊,不僅平庸,而且是難以說清楚的。

你儘管優秀,但請別來干擾我的平庸!

最後,我想對你說:

既然是一顆漂亮的五芒星,又何必割掉自己的菱角,去成為千篇一律的正方形?

那些敢想敢做的人,從來都不平庸。

—THE END—

文字|豬小兔

排版|豬小兔

插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