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為五帝之首,為何他的兒子丹朱卻為諸侯不齒

中國古代士大夫談到上古聖王,總是要舉出“堯、舜、禹、湯、文(周文王)、武(周武王)”的例子。其中,帝堯是其中最早、也是最被推崇的聖王。

《尚書·堯典》稱讚帝堯:

“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

帝堯的道德和教化遍及天上的神靈和地下的百姓。孔子也稱讚帝堯:

“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不過,按照《尚書》的說法,帝堯死後,由平民舜繼承了氏族聯盟盟主之位。而帝堯的兒子丹朱非但沒有繼位,反而被眾氏族和諸侯所不齒。

堯為五帝之首,為何他的兒子丹朱卻為諸侯不齒

《山海經》中的“驩兜”,一說就是丹朱

丹朱被禹批評“罔水行舟”

《尚書·益稷》記載,禹在帝舜面前批評丹朱說:

“無若丹朱傲,惟慢遊是好,傲虐是作。罔晝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於家,用殄厥世。”

這裡,禹分析了丹朱沒能發揚帝堯的德行,敗壞了帝堯一系的統治(“用殄厥世”)的原因,就是因為丹朱這個人非常驕傲,喜歡漫無目的地遊蕩。

而最大的罪行是他“罔水行舟”。什麼意思呢?按照漢朝經學家們的解釋,就是說丹朱“好無水而行舟”,沒有水也要行船,那隻能是虐用民力,讓老百姓用繩子拉著船走了。這簡直與把人當坐騎的夏桀、酒池肉林的商紂王還要暴虐了。

那麼,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呢?筆者認為,這是漢朝經學家和後人對《尚書》中這句話的誤解所致,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把“罔水行舟”解釋為在陸地上靠人力來拉船是錯誤的。

首先,試想,在陸地上行船,一天也挪動不了幾步,與前面說的丹朱喜歡遊蕩的說法相矛盾。

其次,就算是一個荒淫暴虐的帝王,也沒必要用在陸地上划船來彰顯自己的權力,最合理的做法是像隋煬帝那樣,用裝飾華麗的寶船在江河上順流而下,讓沿途的老百姓都看到自己的權力和財富才對。

堯為五帝之首,為何他的兒子丹朱卻為諸侯不齒

隋煬帝楊廣下江南圖

所以,有必要換個角度來認識“罔水行舟”這句話。

“罔水行舟”只是商周人的常用比喻

實際上,這只是當時人說話時常見的一種比喻,用來形容一種面對困難時沒有解決方法或者沒有生活目標的迷茫和失落之感。

這在商周時人的語言中不乏其例。

比如,《尚書·盤庚》說:

“爾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爾忱不屬,惟胥以沈。”

這裡,商王盤庚對那些不願意遷都的商朝百姓們說,你們生活如此困苦,還不打算改變一下嗎?就像坐船一樣,我給你們提供了船隻和航向,你們卻覺得這船不好,覺得這船半路上會沉沒?

再比如,《尚書·微子》篇中,微子描述了商朝末期宗法制度敗壞、國家解體的混亂情形後說,“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殷這個國家已經敗壞成這個樣子了,就像要渡過一條大水,卻找不到渡口!

三如,《尚書·大誥》中,年幼的周成王對大臣和百姓們說:

“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朕攸濟。”

當時,周成王剛剛繼位不久,對於如何治理廣大的國家無所適從。他形容自己就像面臨一個深淵,卻不知道船在哪裡。

四如,《君奭》篇中,周公對召公說:

“今在予小子旦,若遊大川,予往,暨汝奭其濟。”

同樣,剛剛鎮壓了殷移民和東夷叛亂的周公形容治理如此龐大的國家就像是要渡過一條大川一樣,只有召公與自己同心協力才能辦到。

被“冤枉”的丹朱

有了以上的例子,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罔水行舟”就能準確理解其含義了。

這句話本來也是一個比喻,意思是,丹朱氏族的遊蕩生活就像沒有水流可供航行的一條船,不知道要去向何處。這實際上是對丹朱氏族過的是一種遊民生活的描述。

在堯舜時代,在中國大地上生活的部族大部分已經開始從刀耕火種、順水遷居的生活轉向定居生活。傳說“堯都平陽”,就是帝堯部族邁向定居生活的一種反映。沒想到,他的兒子丹朱卻又重新迴歸了遊民生活,而遊民是無法建立穩固的國家組織和政治權力的,怪不得帝堯的政權到了丹朱之時又滑到了舜的手中。

在上古時代,一些氏族在剛剛進入歷史舞臺時,都是採取遊民、而非定居生活方式的。比如楚人,據清華簡《楚居》記載,楚人始祖季連那時的居住地也是遊蕩不定的。

《楚居》說:

“季連初降於隗山,抵於穴窮。前出於喬山,宅處爰波。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處於方山。女曰妣隹,……季連聞其有聘,從及之盤。”

堯為五帝之首,為何他的兒子丹朱卻為諸侯不齒

《楚居》圖版

季連氏族最開始也是順水而居的(“宅處爰波”),一次,當他們遷徙到“汌水”的上游一帶時,遇到了商王盤庚的後裔“妣隹”,於是,季連便“從及之盤”,就是與妣隹部落一道遷來遷去,保持通婚關係了。“盤”,就是盤遊,遊蕩。可見,楚人最開始也是遊民部落。

如此看來,雖然丹朱是帝堯的“不肖子”,讓帝堯一系的統治權從自己手中滑落,不可謂無罪。但經學家們指責丹朱“罔水行舟”——沒有水也要虐用其民拉船,實在是冤枉了丹朱。丹朱為諸侯不齒,也並非是因為他暴虐,而是因為其遊民生活已經脫離了當時轉向定居生活方式的歷史大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