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馬屁的掌故

拍馬屁的掌故

文|王清和 (讀史專欄作者)

01拍馬屁的鼻祖是放齊

“拍馬屁”,又稱為“抬轎子”、“溜鬚”等,古人有種刻薄的說法叫“舔痔”。“拍馬屁”猶如好吃難聞的臭豆腐,人人口誅筆伐,卻又個個身體力行,在中國,僅正史所載的事例便不勝枚舉,野史筆記中更是多如牛毛,無怪乎有人把中國稱為“馬屁之邦”。但平心而論,“拍馬屁”絕非像“四大發明”一樣是貼了標籤的專利。

據我所知,拍馬屁的鼻祖是放齊,他是帝堯的大臣,生活的年代距今大約4300多年。有一次,堯諮詢手下,將來誰可以繼承大統?不等別人開口,放齊眼也不眨地搶著說:“當然是您的兒子丹朱了,他性格開朗,通情達理。”

堯是幾千年來屈指可數的幾個聖明天子之一,“其知如神”,自然不吃這一套,哼了一聲說:“誰不知道,丹朱這小子游手好閒,又好尋釁鬥毆,當然不能。”堯最後決定將帝位傳於舜,“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堯死之後,舜恐怕有人不服氣,讓天下於丹朱,自己搬到南河南岸居住,但諸侯都來朝覲舜,打官司的雙方都找舜來解決,所有拍馬屁、唱頌歌的都以舜為主角,根本沒有人搭理丹朱,舜說:“這是天意!”於是登基稱帝。事實證明,還是堯老謀深算,知道丹朱不成器,爛泥糊不上牆,終不為阿言所惑,為自己掙下了萬世不墜的盛名。

02宰掉兒子,蒸熟給主子吃

拍馬屁不僅僅是空手套白狼,有時還需要出血,這也符合投入產出規律:投入的資本多,獲得的利潤大。拍馬屁最捨得本錢的是易牙:他押上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易牙生活在春秋時代,原本是齊國宮內的廚師,作得一手好菜,有一天齊桓公對他講:“我吃遍了天下的山珍海味,大概只有蒸嬰兒肉還沒有嘗過。”這本來是句玩笑,但易牙卻謹記在心,回家便把兒子宰掉,精心烹製了一碗蒸肉獻食給齊桓公。易牙獲得的回報是,被齊桓公視為“忠臣”,甚至差點當上宰相。

拍馬屁需要反應靈敏,匠心獨運,我知道的大師是兩個和尚。隋文帝楊堅未貴時經常泛舟江上,一次玩累了睡在船上,夢見自己沒有了左手,醒來心情惡劣,舍舟登岸去散步,見到一個草屋,裡面有一位得道高僧,楊堅把自己的夢敘述一遍。

這位和尚聽罷立即站起來恭賀道:“沒有左手就是獨拳(獨權),您要成為天子了!”楊堅轉憂為喜,頓時覺得神清氣爽,得天下後在此地興建了一處名為“吉祥寺”的寺廟。

無獨有偶,在唐太宗李世民與晉陽令劉文靖密謀兵變之夜,夢見自己掉到床下,全身爬滿了蛆,吃他的肉,令人噁心,第二天,他向一個名叫智滿的和尚請教,智滿道:“恭喜呀,您要登基稱帝了!”其解釋更是匪夷所思:“床下,就是陛下之意,蟲蛆吃你,就是天下百姓只有共同仰仗你一個人才能生存。”馬屁拍到如此境界,令人歎為觀止。

拍馬屁的掌故

03馬屁拍錯了掉了腦袋

拍馬屁者彼此鉤心鬥角,爾虞我詐,有名的故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兩個李姓宰相。李林甫以“口蜜腹劍”而著稱,他任宰相十九年,“誅鋤海內人望,自儲君以下,無不累息”,而對皇帝周圍的人,包括廚師、雜役則無不賄賂收買。

李適之出任宰相,李林甫為大權獨攬,利用李適之“疏而不密”又急於有所建樹的弱點,設下圈套。他假裝閒聊,對李適之說:“華山下面有金礦,如果開採可以給國家增加財富,皇上現在還不知道”。

李適之立刻上奏,玄宗很高興,便向李林甫徵詢,李林甫裝作大吃一驚的樣子說:“這是誰的主意?我早就知道此事,但華山是陛下命運攸關的風水寶地,王氣所在,絕不可以動土,所以我沒有告訴您。”

玄宗很生氣,找來李適之訓斥說:“今後有事上奏,先找林甫商量再說,不要太輕佻隨便。”李林甫知道李適之失去玄宗的信任,便誣陷他結幫謀反,罷其相位,貶到外地,後又逼其自盡。

拍馬屁風險小、獲利大,所以人們樂此不疲。但拍馬屁並不是一點風險也沒有,甚至有人為此掉了腦袋。東吳末帝孫皓寵愛的左夫人王氏死了,厚葬之後,他日夜思念,幾個月不露面,社會上議論紛紛,於是出現了傳言,說皇帝已經死了,現在是孫皓的舅舅何都在冒充皇帝(二人長得很像),會稽郡又傳出流言,說章安侯孫奮應當即位為天子。

孫奮母親仲姬的墓在豫章郡,太守張俊認為良機不可錯過,急著拍馬屁熱暈了頭,等不及搞清楚傳言是真是假,便匆匆忙忙盡孝子的責,掃墓去也。孫皓本來就是個沒事都要殺人取樂的主兒,現在又適逢五內俱焚,肝火正旺,得知此事後豈能善罷甘休,結果自然是用腳後跟都想得到:張俊被車裂,誅滅三族,孫奮及其五子也一起被殺。

04拍馬屁成帝王之師

斗轉星移,世代更替,馬屁一族人丁興旺,俊秀輩出,個個龍騰虎躍,手法推陳出新,但穩坐第一把交椅的狀元郎大概非叔孫通莫屬。此君在秦末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年代,左右逢源,官運亨通,後來更被吞併了諸雄的流氓皇帝劉邦禮聘為太子太傅,成為帝王之師,連惜墨如金的司馬遷都為之立傳。

叔孫通是薛地(今山東境內)人,秦始皇時為候補文學博士。胡亥年間,陳勝、吳廣“振臂為天下倡始”,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攻城略府,所向披靡,胡亥聞訊後惶恐不安,召集博士諸生開會說:“楚地的士兵攻下蘄州,進入陳州,各位對此有何高見?”立刻有三十多個博士爭先恐後地說:“身為人臣者不能反叛,否則罪該萬死,請陛下立刻發兵,消滅他們。”

這些人實際上是在表示忠心,但胡亥雖然暴虐無道,卻自以為聖明如堯舜,一聽此話,馬上搭拉下臉來。叔孫通走到前面說:“他們說的全都大錯特錯。現在天下一統,城牆全扒了,兵器全毀了,而且明主在上,法令在下,人人安份守己,哪有敢造反的。這不過是一些盜徒偷雞摸狗罷了,何足掛齒。地方官吏很快就會把他們抓住,繩之以法,陛下不必擔憂。

”胡亥聽了大喜,連聲說:“太對了!”他命令各位學者逐個表態,有的說是“反”,有的說是“盜”,於是胡亥命令把說“反”的逮捕下獄,罪名是“非所宜言”,即現代的言論不當或出口不遜,立即提拔叔孫通為博士,賞賜二十匹綢緞和一套衣服。叔孫通出宮後,一幫同事群起攻之說:“像你小子這樣拍馬屁也太過份了吧?”叔孫通回答說:“各位哪裡知道,我這也不過是虎口脫險而已。”說完便不辭而別,逃回老家。

連續幾次易主,叔孫通最後認定只有劉邦才是真命天子,從此便效命追隨。劉邦性本無賴,行伍起家,骨子裡瞧不起讀書人,有一陣子竟然見到儒生就來氣,甚至抓過來人家的帽子,往裡面撒尿。叔孫通不知此事,開始仍然是一身學者打扮,見劉邦總是縐著眉頭不高興,心裡犯嘀咕,便四下打聽,得知原委後,便不再穿峨冠博帶的儒服,而是改穿短打扮的楚式服裝,博得了劉邦的好感。

劉邦拿起刀槍鬧革命,很需要人才,當時跟隨叔孫通的弟子有一百多人,但他只是向劉邦推薦一些亡命之徒,弟子們私下痛罵:“咱們跟隨他好幾年了。現在投奔漢王,終於有機會出人頭地了,但老傢伙不舉薦咱們,偏偏舉薦那些無賴,到底在玩甚麼花樣?”

叔孫通知道大家不滿,解釋說:“現在漢王正在浴血拼命打天下,你們哪位真是不要命的?所以我先舉薦那些能夠斬將拔旗的亡命徒,其實正是為了你們著想。再耐心等等,自有好處。”因為叔孫通推薦的人打起仗來衝鋒陷陣,捨生忘死,劉邦認為他舉賢有功,便拜為博士,尊稱他是“稷嗣君”。

拍馬屁的掌故

05謀得一世富貴,再造中華文明

經過一番征伐砍殺,劉邦當了皇帝,但他手下一幫功臣大都是丘八,又仗著打天下的功勞,對劉邦並不是很尊重,彼此更是看不起,開國宴的時候還比酒爭功,有的撒酒瘋,直著嗓子亂吼,甚至拔出刀劍砍柱子,搞得烏煙瘴氣,劉邦氣得搖頭嘆氣,不知怎麼辦。

叔孫通乘機對劉邦講:“讀書人雖然不能幫助你打天下,但可以幫助你治理天下。現在這樣亂哄哄的實在不像話,我願意去找魯地(孔子家鄉)的學者來,加上我的弟子,一起來制訂朝廷的禮儀。”劉邦一聽,正合心意,回答說:“你試試看,只是別搞得太複雜,否則我也受不了。”

雖然他們惡言惡語,但叔孫通很有雅量,只是笑一笑說:“真是沒見識的書呆子,不識時務。”拱手而別,再去說服他人。叔孫通有一雙識人的慧眼,當然不會錯,實際上絕大多數文化人還是識時務的,最後跟隨他返回京城的便有三十人之多。

經過一個多月的排練,大功告成,公元前200年10月,在慶祝長樂宮落成的典禮上,第一次使用新禮儀,其盛況在《史記》、《資治通鑑》等史書中有詳細敘述,類似的場景大家從各種影視片、肥皂劇中也屢見不鮮,我這裡便略去不表。總之整個過程莊嚴肅穆,左文右武,三叩九拜,山呼萬歲,畢恭畢敬,“無敢喧譁失禮者”,劉邦龍心大悅,感慨萬千地說:“老天爺,我今天才知道當皇帝的威風,真TMD 太爽了!”

劉邦立刻拜叔孫通為太常,即祭祀部長,位列九卿,其職權範圍包括祭祀、禮儀、宗廟、太學、太醫、史官博士等各種與文化沾邊兒的事,相當於今天的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國家出版署、科學院、教育部、信息產業部、五講四美三熱愛辦公室等等的總和。

叔孫通大權在握,撥亂反正,以儒為本,跟隨他的一群弟子自然也加官進爵,雞犬升天,大家對叔孫通佩服得五體投地,一致公認:“先生真是識時務的俊傑!”

從此文化人揚眉吐氣,到了董仲舒更繼承其遺志而“獨尊儒術”,所有其他歪門邪道、三教九流全被掃地出門,“百家爭鳴”那種烏七八糟、群狗掐架的亂象從此絕矣,中國文化發展史,“蔚為奇觀展新篇”(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軍隊詩人張永枚《西沙之戰》中的詩句)!

叔孫通先生憑拍馬神功,謀得一世富貴,再造中華文明,可謂古往今來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