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馬屁:一項有風險的政治任務

張培山 時拾史事 昨天


頌聖,在中國古代是作臣子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一項政治任務。所以,中國古代統治者的周圍,總有很多的幫閒者,他們投其所好,進諛詞、表忠心、舞文弄墨、移花接木,為統治者抬轎子、吹喇叭,製造太虛幻境。很多統治者就是在這種自己喜歡的虛幻氛圍中,喝多了這些人進獻的迷魂湯,以至忘乎所以,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當然,也有少數統治者是清醒的,他們不喜歡阿諛逢迎。他們不但會擲還諛詞,還會怒斥阿諛者,甚至還會丟掉了性命。


拍馬屁:一項有風險的政治任務



宋人龔鼎臣在《東原錄》中記載:趙匡胤登基後,曾將丹鳳門修葺一新。有個文臣梁周翰,急忙寫了篇《丹鳳門賦》,大肆渲染丹鳳門的壯觀,大拍皇上的馬屁。誰知趙匡胤並不買賬,帶著鄙夷的神色問大臣:“為何要寫此賦?”身邊的大臣們回答說:“梁周翰是做文字工作的,國家取得了新成就,皇帝開創了新氣象,他撰文歌頌,是他的職責啊!”

趙匡胤卻說:“不就是修了一個門樓嗎?也值得講這麼多廢話?這些耍筆桿子的‘措大’,也太愛拍馬屁了!”說完,就把那篇梁周翰精心炮製的《丹鳳門賦》扔到了地上。“檢點做天子”的趙匡胤,本是一赳赳武夫,從他嘴裡冒出來這句辱罵讀書人為“措大”的粗話,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可在舞文弄墨的文人眼裡,卻被一句“措大”羞了個顏面全無、灰頭土腦。而趙匡胤這一看似粗魯的舉動,對於曾經被鋪天蓋地、排山倒海般歌功頌德的文字,看花了眼和迷失了方向現代人來說,應該為趙匡胤的這一“英明”舉動拍手叫好。


拍馬屁:一項有風險的政治任務



明成祖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春,貴州布政司報告說:“去年北征班師時,皇帝的恩詔傳到思南府,聽到太巖山接連喊了三句‘萬歲’聲,這是皇帝威德遠加山川效靈之應。”禮部尚書呂震看到報告後,覺得這是一次向皇帝獻媚的好機會,於是,請求上表祝賀。永樂皇帝朱棣不但沒有允許這樣做,還把呂震狠狠地罵了一頓:“臣子侍奉君主,應當堅守道義。阿諛取容,不是賢人君子應該做的。人在山谷中呼喊口號,遠處的大山產生迴音,在道理上是解釋得通的。布政司官員不懂事理,以為是祥瑞,尚且可以理解,你身為國家主管文化宣傳和教育工作的長官,不能辯別其荒謬,還想帶頭進獻賀表,逢迎取悅朕,難道符合人臣以道事君的大義嗎?”責罵過後,呂震這才閉上了嘴。

像宋太祖、明成祖這樣不圖虛名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畢竟不多,更多的倒是喜歡阿諛逢迎、甜言蜜語的昏君和庸君。在此情況下,大臣們,特別是在皇帝身邊工作的人,如果能夠在君主糊塗時直言相諫,有時也能使昏頭昏腦的統治者稍微清醒一些。下面列舉兩個例子,以便舉一反三。

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宦官吐突承璀為了拍唐憲宗的馬屁,在安國寺建了一座高大壯觀的碑樓,準備用來宣揚皇帝的功德。唐憲宗把起草碑文的任務交給了翰林學士李絳。李絳不但沒有起草碑文,還堅決反對這一做法。他以堯、舜、禹、湯等聖人都未立碑自言聖德,只有秦始皇巡遊所過,立碑刻石自吹為例子,說明不寫這類拍馬屁文章的道理。唐憲宗聽了李絳的勸告,遂下令,以百牛拽倒了碑樓。

後晉開運元年(公元944年)六月,黃河在滑州決口,淹沒了汴、曹、單、濮、鄆等五州。後晉朝廷組織了幾個道的民夫參加搶險,終於堵住了缺口。抗災成功後,後晉皇帝石重貴準備刻碑記載此事,並打算把抗災成功的功勞全部記到自己頭上。但是,此事卻被中書舍人楊昭儉制止,他進諫說:“陛下刻石紀功,不若降哀痛之詔;染翰頌美,不若頒罪己之文。”石重貴也不錯,他認為楊昭儉說得對,遂停止了這一好大喜功的荒唐行為。

戰勝一次大災難,豎立一塊紀念碑,歌頌一下英明領導,這種在如今看來都“十分正常”的做法,卻在一千多年前遭到了中書舍人楊昭儉的堅決反對。他不但反對刻石紀功,還公然要皇帝下“罪己詔”,向全國人民作出深刻的檢討。這個官員的膽子也真夠大的!不過,仔細想來也有道理,大災過後,滿目瘡痍,連恢復都來不及,哪有心思高唱頌聖之歌呢?況且,古人都是深信“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觀點和學說的。他們認為,上天在冥冥之中能干預人事,而人的行為在冥冥之中同樣能感應上天,這就是所謂:“舉頭三尺有神靈”的道理。也就是說,自然界的災異或祥瑞,表示了上天對人間當政者的譴責或褒獎。楊昭儉認為,這次黃河決口造成的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正是上天對皇帝的譴責,是由於皇帝的“失道”引起的。因此,讓後晉皇帝石重貴頒“罪己詔”,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也就合情合理了。由是,“紀功碑”變成了“罪己詔”。 楊昭儉敢於直諫固然不易,但在慣於把壞事當成好事辦的國度裡,石重貴能聽得進如此刺耳的批評,也殊屬難得。

朱溫是五代梁朝的建立者,他以鎮壓黃巢起義起家,後來乾脆代唐自立。雖然此人是一亂世奸雄暴徒,殘暴荒淫,但是他卻不喜阿諛逢迎拍馬屁,非常喜歡直言不諱有氣節的人。

有一年,河南商丘洪水氾濫成災,當時的節度使、朱溫的侄子朱友諒不僅不詳報災情,反而派人向朱溫呈獻一莖三穗的“瑞麥”,認為這是一種吉兆。一則奉承皇恩浩蕩,二則炫耀自己“治績”輝煌。朱溫雖然沒有種過地,但他對農業生產卻非常重視,有時出外打仗還會將鄰鎮的耕牛搶回來,以利於大梁的農業發展。朱溫見到這樣的瑞麥不但不高興,反而對這種報喜不報憂、一味逢迎的行為很生氣。朱溫憤怒地說:“如果這是豐收年,那是吉兆,而今年宋州大水成災,這算什麼吉兆?”他派人到宋州去罷掉獻“瑞麥”的縣令的官,並嚴厲查處了朱友諒,將他調離了宋州。

還有一次,朱溫帶著幕僚們,來到開封城外幾十裡遠的地方,當時正值夏天,天氣炎熱,他們來到一棵柳樹下歇息,這棵柳樹的枝幹很茂密,樹蔭能夠遮擋五、六十個人。朱溫一邊乘涼,一邊自言自語道:“好柳樹!”然後盯著隨行的幕僚,一一打量過去。這些人急忙都站起來,搶著說:“好柳樹!”朱溫又說:“這種好柳樹,適合做車頭。”立刻又有五六個人跟著說:“做車頭真的不錯。”沒等朱溫再說什麼,有一個名字叫恭翔的人站起來說:“柳樹雖好,但是做車頭用它卻並不太好,最好用夾榆樹。”朱溫聽了,點了點頭,又轉過身去,對剛才那些附和他的人厲聲呵斥道:“你們這幫窮酸的傢伙,每天像跟屁蟲一樣追隨著我,總是順著我說話,順口耍人更是家常便飯,做車頭要用夾榆樹,柳樹根本不適合,這是很多人都懂得的常識,難道你們真的不明白嗎?我聽人說秦朝時有人指鹿為馬,以前我還不相信真有這樣愚蠢的事情發生,如今看來不難做到!”

說著,朱溫揮手喚來差役,竟然把剛才順口說柳樹可以做車頭的人統統抓了起來,定了個阿諛奉承之罪,然後統統打死了。僅僅因為拍了一下馬屁,就要把這麼多人殺掉,朱溫的做法固然殘暴,卻從側面證明了一個道理,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線,毫無原則地阿諛奉承,不但沒有辦法換來錦繡前程,反誤了卿卿性命。

END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往期目錄

中世紀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書為何稱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脩金字塔,中國人在做什麼?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裡?

被邀請出席新中國開國慶典的幫會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漢族還是維族

死人是怎麼結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戰爭中,蔣介石是怎麼失去南京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