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轩率台归清

李贵海

刘国轩,字观光,崇祯元年(1628年)出生于长汀濑坑鹅湖白竹村(现四都镇荣坑村)。1646年到漳州投军。1654年投靠郑成功,授护卫后镇。刘国轩在追随明郑集团的29年间,不论形势好坏,一直忠心耿耿,直到澎湖海战失利后,才顺应历史潮流投降清军,台湾明郑集团彻底灭亡,国家实现统一。

“三藩之乱”后,明郑在闽粤所占十府全部丢失,形势危急,延平王郑经因刘国轩在明郑集团攻略闽粤的历次战争中充分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先是任命他为正总督,随后提拨为中提督,晋封平北将军、武平伯,将军事尽委刘国轩。1681年1月郑经卒后,年仅12岁的郑克塽嗣位,晋封刘国轩为武平侯。刘国轩在明郑集团的地位仅次于延平王郑克塽和辅政公郑聪,高于忠诚伯、侍卫冯锡范。但郑克塽年幼,郑聪懦弱,大、小事皆决于刘国轩、冯锡范,由于刘国轩掌握了军队,成为明郑集团实际的最高决策人物,也是明郑集团最有实权的人物。

“三藩之乱”后,刘国轩的顽强抵抗,支撑着明郑集团的苟延残喘,拖延了清廷统一台湾的进程。漳州九龙江的清郑会战,刘国轩率领明郑军队攻破海澄,杀清军数万,连克南安、永春、德化、安溪、仙游、长泰、漳平、龙岩等地。清福建提督段应举、副都统穆黑林自杀。这场会战,使清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若“按兵不动,善以抚谕,刘国轩沐猴鸱张,操纵自如,志得意满,断无输诚向化之念”,只有在战场上坚决打败刘国轩,才有可能促其转变。

清政府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对明郑集团采取剿抚并举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全力支持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做好出兵台湾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坚持做好对刘国轩的劝降工作。刘国轩主政下的明郑集团,仍然幻想依托台湾海峡天险,凭着明郑集团丰富的海战经验,能够保住明郑集团在台湾的割据。刘国轩将防守重点布防澎湖列岛,认为只要守住澎湖,就守住了台湾。他抱着“海水若涸,我心则降。士为知已者死,国轩受延平两世信任,无有二三”和“君存与存,君亡与亡,若一旦背而他之,卒然反噬,虽犬马有不忍为,而谓国轩不犬马若也!”的信念,坚决回绝清政府的屡次劝降。

1683年6月,清军水师在施琅的率领下,在澎湖列岛与刘国轩统率的明郑水师进行了决战。这场海战,清军水师大获全胜,明郑二万水师损失殆尽,但明郑在台湾还有6万军队,实力还在。施琅打下澎湖后,为避免更大的伤亡,仍然没有放弃劝降刘国轩的工作。

澎湖失守,台湾门户洞开。坚持还是放弃,明郑集团两极分化,主张攻取吕宋为基业避清军锋芒者有之,更多的是暗中与清军勾结,随时准备倒戈投降。全台数十万军民的命运掌握在刘国轩手里,因为延平王郑克塽年幼,辅政公郑聪、忠诚伯冯锡范都属庸碌之辈,明郑集团的真正决策者是武平侯刘国轩。刘国轩怎么也想不到精于海战的明郑水师,在与人数和战船都相当的清军水师的澎湖海战中惨败,虽有气候变化的原因,但明郑将士的避战和大量投降与清军的舍生忘死所导致的此消彼长,何尝不是战斗失败的根本原因。当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全体将士奋勇当先,台湾人们箪食壶浆,兵不扰民,社会祥和,吸引了多少沿海百姓冒险犯禁慕名投奔。然而,自郑经西渡以来,连年征战,科敛无度,兵民厌战,逃亡降清者众多。厦门失守,郑经败归台湾后,更是沉溺酒色,得过且过,苟且偷安,民众卖子女纳粮,不堪重负;领导阶层彼此猜疑,众皆离心,将士多思叛变。民心如此,夫复何战?明郑实力还在,坚持战斗虽然可使明郑集团苟延一时,但终究与清军实力相差悬殊,特别是明郑所依恃的波涛天险已失,岛内众心动摇。刘国轩清楚地看到台湾岛内已经“众志瓦解,守亦实难,不如举全地版图以降,量清朝恩宽,必先赦宥。”所以当施琅再次派曾蜚前来劝降时,刘国轩遂决意率台归清,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刘国轩决定降清后,马上采取措施控制台湾局势,迎接清军的接收:

一是劝谏冯锡范等人“从来识时务者为豪杰。大势已去,速当顺天。”反对出兵吕宋,断绝冯锡范等人继续与清朝为敌的后路。

二是立调郑明等登岸,拨兵监守郑氏子孙,恐其漏脱遗祸。

三是派弟弟刘国昌与冯锡范弟弟冯锡圭、冯锡韩等人到澎湖向施琅递交降书。

清军渡台后,刘国轩主动陪同施琅踏勘台湾南北二路,协助做好接收工作。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完成国家统一大业。

刘国轩一生走过典折的道路,但他率台归清,结束了台海数十年分裂和战争的局面,为实现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清廷铭记他的奉献,授其为天津卫总兵,赋予拱卫京畿的重任。1693年,刘国轩逝于任上,康熙皇帝除“予祭葬”外,还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葬顺天府苏家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