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中秋和國慶,雙節前最後一次感悟

最近工作有些忙,說實話也在不斷接收信息,受到衝擊的同時,也有些迷茫。

1、網上近期總是在抨擊鏈家。說實話,雖然我能直面自己公司的相對更真實的的內在,自己也並不完全滿意,但是平心而論,從左暉,到上海鏈家總經理,到自己接觸到的各個分公司城市的負責人,到自己所觸及的後臺職能工作團隊,我確實感覺是有一些共性和一種情懷的,共性就是摯誠,火熱,勤奮。不論這種普遍存在的高強度工作氛圍是怎麼理解,但是至少,在崗的人都在這麼做,都是堅持,不投機取巧,真心為消費者,為行業的透明和改進,都在爭分奪秒,都是更好更快更流通。從初心上,創始人一開始就站的更高,胸懷和格局是令人佩服的,至少在我看來,我是從心底敬佩的。這樣一種人人反思迭代,高強度長時間加班,同事之間的關係純粹就事論事,很簡單和熱情,讓我還是非常觸動的。所以,我為鏈家代言,包括我,選擇鏈家真的放心。

就要中秋和國慶,雙節前最後一次感悟

臭雞蛋防不勝防

2、鑽研技術,還是貼近市場?最近聽了一節關於房地產市場分析同事的分享,說實話對地產行業又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的定位也產生了迷惑。我是工科背景,幹工程的出生,曾經的公務員朋友曾經提醒過我多遍他的深切感觸:不要扎進技術裡出不來,要關聯市場,要政策敏感,培養自己學以致用的能力。因為純粹的技術,走不遠,飛不高;貼合市場,感悟變化,才有更多的機會做更大的事。我並不太理解,說實話到現在還是理解不深,但是這一次,又引起了我思考。我有淺嘗過學術,也曾雅虎裡面搜文獻,不屑於國內的膚淺重複而去追求更高的影響因子,埋沒在英文的文海中。我也體會到真正學術的艱難,及真正需要哪樣的人,我感覺我骨子裡其實並不勝任,於是願意激流勇退。工作後,我接觸到真實的社會和市場,瞭解了一個人格局的重要,也更有了新的想法。在我看來,所謂的工作,就要進得去、沉得下、學的透,又要出的來,明白自己的發展主線,也不是淪陷在身體表面的忙碌,大腦實際的懶惰中。

工作也是這樣,老闆的需求總是無盡的,瑣碎的急事總是幹不完的,加班也是永遠沒窮盡的。但是,下班了,只要不是十萬火急,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停下來,慢下來,乾點身體放慢而大腦開動的事,尤其是,公司給的工資並沒有達到值得你犧牲難得的自我成長時間,去為之加班,幹一些永遠也幹不完的、緊急而並不一定重要的事的程度。

就要中秋和國慶,雙節前最後一次感悟

任它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扯遠了,我們再扯回來,很多人過於執著於手頭的技術。也不是說技術不重要,但是技術到了一定程度,投入產出比就不如把自己的短板增加了,比如市場,比如產品;離地面遠一些,從更高的地方多去挖掘,多一些思考。比如,PPT做多了,就該提高審美了,因為影響PPT美觀的,已經不是技術了,而是你的思維和審美;比如,數據分析和數據呈現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應該過於沉迷於數據挖掘甚至底層架構了,而是貼合業務,去利用技術去真正改變一點東西,去指導行動和發揮效果了。當然,這個觀點,也只針對像我這的情況,即非科班出生(零基礎,並不擅長),且對底層的編程和結構化設計並不感興趣的人了。數據是為業務服務的,我們還大有可為,利用此工具,太多的事情值得去思考和投入。

3、廣泛存在的單身問題。最近和幾個同學通話,男生女生都是單身,因為和我同齡,我是90年,大多是88-92年間的。男生難,女生也急。如果說,我們石油行業從業者不得已選擇閉塞的環境,但是在大城市總部的規律上班族竟然也難。不禁讓人關注和思考。

雙節將至,我父母將來上海體驗我的生活,文章更新又將停滯一小段時間,各位朋友,也歡迎對上述問題提出你的看法,啟發我的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