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小静最近很想静静。小静跟老公在北京工作,婆婆过来帮忙带过一阵孩子。婆婆不适应北京的生活,想带孩子回老家。

小静想着孩子小不记事,老家离得也不远,每个月都能回去。更何况很多人都说,不管孩子跟着谁,长大了总是跟妈妈亲。小静就让婆婆带孩子回老家了,想等孩子上小学再过来。

一晃六年就过去了,小静把孩子接回来,想趁假期让孩子学点幼小衔接的知识,为9月份入学做准备。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孩子像个随时充满气的气球,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闹。别说学习了,孩子能正常起床吃饭,消消停停不哭不闹就是晴天了。

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小静很苦恼,她不知道在老家看起来温顺听话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她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

孩子就像一盏灯,开关键在父母手里。但灯亮不亮,除了灯和开关本身之外,电路是不是联通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个电路,就是亲子间的联结。

在《父母平和孩子快乐》中,美国育儿专家劳拉·马卡姆博士指出,深刻的亲子关系是平和育儿的前提。当孩子认为我们与他们达成统一战线时,他们会更容易,甚至充满热情地配合我们。如果他们骨子里没有这种深刻认识,他们就会认为我们的行为标准不公平。亲子关系遭到损坏,任何育儿技巧都无法弥补。

像小静家孩子这样不听话、叛逆的行为,根源不是育儿方法不对,也不是孩子自律性差,而是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所以,要改变孩子的叛逆不听话,首先要纠正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要改善亲子关系。这也是劳拉马卡姆博士的核心育儿观点——跟孩子建立联结。

跟孩子建立良性的联结,就会有密切的亲子关系。无数研究表明,密切的亲子关系能为青少年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让他们远离社会和同伴的不利影响。建立联结,跟孩子有没有记忆,会不会说话没有关系。事实上,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跟孩子建立联结。

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从婴儿期到小学期,联结的发展阶段

  • 1. 婴儿期(0-13个月):塑造大脑

孩子1岁以前,父母和他们的交流,对其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形成,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决定作用。苏·格哈特在《爱的重要性:爱抚对婴儿大脑形成的影响》里指出,婴儿期孩子的生理系统会与周围的人协调一致。如果母亲情绪抑郁,孩子就会适应低落的情绪刺激,习惯缺乏积极情绪的环境。

跟婴儿的互动,会让婴儿对周边的一切做出反应,进而刺激大脑相关部位,完成大脑塑造的过程。当孩子哭泣时,爱抚和拥抱会让他恢复平静,孩子开心时,积极的回馈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他可以变得更快乐。

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 2. 学步期(13-36个月):构建安全依赖

孩子开始学步,活动范围变大,也会遇到不同的陌生环境。对孩子来说,陌生环境是一个短暂分离和团聚的过程。孩子面对陌生环境会有3种不同反应:

安全型依附:孩子会对父母的离开表示抗议,父母返回后孩子会接受父母的安慰,情绪得到平复。这是最好的依附方式。

抵抗型依附:孩子对父母的离开表示抗议,但父母回来后孩子拒绝安慰,甚至对父母会表达出愤怒。这是孩子觉得自己被抛弃的反应。

回避型依附:孩子对父母的离开和回来都没有太大反应,这是孩子在掩饰内心的需求和焦虑,为了避免受伤,选择漠视,这样的孩子很难建立亲密关系。

在孩子3岁前是构建安全信赖的重要阶段,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需要短暂离开时要告诉孩子,你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让孩子心里有底。孩子就会逐渐形成安全型依附,跟父母建立良好的联结。

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 3. 学前期(3-5岁):开发独立性

独立性,指的不是孩子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出去玩,而是孩子面对世界的自信和能力。当孩子具备了独立的根基和翅膀时,父母再逐渐淡出孩子的生活,孩子才能达到真正的独立。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北斗星或依附关系的引导者。这个依附对象应该是父母,但如果父母没有跟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依赖,或父母急于把孩子从身边推开,孩子就会从别人身上找依附,这就存在很大的风险。

所以,对学前期的孩子,我们要做的不是急于跟孩子分床分房,而是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当孩子具备了足够的自信和能力,独立就水到渠成了。

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 4. 小学期(6-9岁):为少年期打好基础

到小学阶段,孩子会花很多时间跟老师同学在一起,他也会自然而然的转向同伴寻求友谊。如果他们不能坚定的把父母当成北斗星,就很容易被同伴影响,被其他社会标准影响。

所以,在孩子上小学前,我们要跟孩子建立强有力的关系,作为孩子同伴文化和社会根基的制衡手段,确保孩子少年期的顺利成长。

亲子关系需要维护的最明显证据,是孩子桀骜不驯的行为。当孩子开始叛逆不服管教的时候,也就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亲子关系的时候。

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给孩子的亲子账户充值,让联结更紧密

在孩子的叛逆期,与其绞尽脑汁想对策管教孩子,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假定在孩子心里有个亲子账户,账户余额就是你跟孩子的亲密程度。账户出现赤字,孩子才会有叛逆不听话的行为。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给账户充值,让孩子回归正常的轨道。

  • 日常行动中赢得孩子的信任

要赢得孩子的信任,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你必须要投入一定的时间,通过日常行动赢得孩子的信任。

比如遵守承诺跟孩子一起玩,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理解他,跟孩子一起购物,一起乘车,一起吃饭。这些日常行动不需要你花费太多的金钱,也不需要你绞尽脑汁的想很多新鲜玩意儿哄孩子开心,只要你跟孩子一起做这些事情就好。

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前几天看《决胜法庭》,检察官高剑的妻子左琴,无法忍受身为检察官妻子遭受的恶意报复,留下年幼的女儿高霜,只身前往美国。多年后她出现时,高霜表面上对她特别冷淡,看起来充满怨恨,但内心对妈妈却是极度渴望的。

不管孩子表现如何,从孩子的内心来说,他是想跟父母建立联结的。哪怕你曾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一直陪伴孩子身边,或者你用了错误的育儿方法导致跟孩子的关系陷入僵局。只要你想改善,就可以行动起来,在一点一滴的日常行动中重新赢得孩子的信任。

孩子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时,我们不要指责孩子,说“从哪儿学来的臭毛病”之类的话,这样的指责只会把孩子推走。我们应该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不想改坏习惯,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个习惯不好,而是他故意在跟你作对。当亲子关系足够融洽的时候,孩子自然会接受到你的信号,改变自己的坏习惯。

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 策划并享受每天的“特别时光”

跟孩子建立有效联结,可以策划并享受专属你和孩子的“特别时光”,快速促进联结的建立。这个“特别时光”,在正面管教的书籍里,也被称为“身心灵时间”。

简单说就是每天抽出15分钟,跟孩子一起做他想做的事情。在这个时间内没有任何干扰,家长全身心陪伴孩子,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任何其他人。让孩子决定这15分钟做什么,如果孩子一时没有思路,家长可以稍微提议,但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孩子手里。

特别时光的要求并不高,但很多与孩子共度“特别时光”的父母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为这15分钟的时间就能够满足孩子最基本的时间需求,孩子会体验到父母全神贯注和充满爱意的关怀。这神奇的“特别时光“能让孩子意识到他对父母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 日常习惯中加入爱的表达

在日常习惯里加入爱的表达,能够强化亲子间的联结。比如睡觉前聊一聊天,陪孩子看他喜欢的绘本,聊他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全家一起吃晚餐,远离手机和电视的干扰,聊聊今天遇到的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定期组织家庭出游,哪怕是去公园划船,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能促进孩子的家庭荣誉感。

著名家庭医生维吉尼亚萨提尔说,我们每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生存,需要8次拥抱才能维持正常状态,需要12次拥抱才能有所进步。

所以,起床后,分离或再次相聚时抱一抱孩子,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喜欢拥抱,那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孩子叛逆不听话,别急着管教孩子,看看你跟孩子的联结还在不在?

文章开头提到小静的事例,因为她跟孩子长时间的分离,让亲子账户赤字严重,所以孩子才会处处跟妈妈作对,不听话和叛逆。小静最该做的,不是给孩子立规矩提要求,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修补亲子关系。

在我们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频繁叛逆不听话,我们首先应该检验亲子账户是不是发生了赤字。及时给账户充值,让我们跟孩处于紧密的联系中,才能够引导孩子的行为朝好的方向发展。只有跟孩子建立联结,育儿方法和教育策略才能发挥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