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擠出一個兵工廠,沒拯救清朝,卻在抗日戰爭大放光彩

“兵工廠”這個名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由於是那些對於軍事迷來說,是更加清楚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個兵工廠。

在清朝晚年,在武漢有一個叫漢陽兵工廠,是由洋務運動主要成員張香帥張之洞一手建造的。其中有一樣兵器的製造,成為中國抗戰勝利的利劍之一,也是在抗美援朝上面常出現的兵器之一,是什麼兵器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沒錯,就是漢陽造步槍。

洋務運動擠出一個兵工廠,沒拯救清朝,卻在抗日戰爭大放光彩

漢陽造產生的由來

張香帥,在洋務運動開展後,認識到要強國就必須要先讓國家的工業得以強大;同時,在1884年時,中法戰爭的爆發,更是讓張之洞瞭解到要強國,不僅要發展工業,更需要發展軍事力量,而軍事力量則需要兵器的支撐,於是準備了八十萬兩在武漢漢陽建立了兵工廠。這八十萬兩,是張之洞克服了重重阻礙,才硬是從緊張的財政中擠出來的。而就是這個擠出來的兵工廠,卻為後來的中國立下了汗馬之勞。

洋務運動擠出一個兵工廠,沒拯救清朝,卻在抗日戰爭大放光彩

兵工廠成立之後,就生產以當時強國——德國現役所使用的的毛瑟牌子GEW·1888式步槍。但是這個步槍出現問題特別多,要使用的子彈較大,根據張之洞的想法,使用第一強國的步槍是最保險的,而漢陽造的步槍就順理成章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支屹立不倒的步槍。然而,這個兵工廠卻並沒有拯救清朝。

洋務運動擠出一個兵工廠,沒拯救清朝,卻在抗日戰爭大放光彩

那為什麼漢陽造不能拯救清朝呢?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時,漢陽造還沒有出現,也並沒有登入戰爭舞臺;而當時登入的兵器則是李鴻章旗下的江南製作的美國式步槍。雖然那個時候,已經有較為先進的槍支彈藥登場了,但是清朝士兵的戰鬥力完全不值一提。所以本次戰爭以日本的勝利而告終,我國被迫簽約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並標誌著我國進入半封建半社會的地位。

洋務運動擠出一個兵工廠,沒拯救清朝,卻在抗日戰爭大放光彩

如果當時漢陽造在甲午中日戰爭出現的話,或許能夠激發國民士氣,並且打贏戰爭。不過,更大的概率仍然是清軍會失敗,畢竟當時戰爭之所以失敗,最主要的原因並不在軍備差異上,而是清政府內部的原因。當然,雖然這個兵工廠沒有機會拯救清朝,但是卻在抗日時期大放光彩。

漢陽造的威力初顯鋒芒

據相關歷史記載,漢陽造登上戰爭舞臺,應該歸咎於1895年到1909年期間,當時在張之洞的帶領下,共生產出13萬支左右的步槍,而大部分槍支都歸清朝的新軍使用,也這是由他們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這也需要歸功於漢陽造。

洋務運動擠出一個兵工廠,沒拯救清朝,卻在抗日戰爭大放光彩

在袁世凱去世之後,中國進入了軍閥混戰時期,而漢陽造則成為當時相當靠譜的兵工廠,沒有之一。也就是說,哪個軍閥佔領了漢陽造兵工廠就是可以主宰整個中國,所以大家都為之付出生命。

漢陽造大顯身手

1926年,革命軍開始進軍北方。同年,北伐革命軍佔領了武漢,漢陽兵工廠也就由國民政府進行掌管,並且每天日常200支漢陽造,來武裝力量。

同年,四月十二日,共產黨開始進行起義,其中南昌起義的部隊有著不少湖北的士兵,這說明了他們裝備不少的“漢陽造”國產步槍,所以史書記載“漢陽造”也是共產黨打響武裝鬥爭的第一槍,是促使中國軍隊強有力力量的提升。

洋務運動擠出一個兵工廠,沒拯救清朝,卻在抗日戰爭大放光彩

南京政府首領蔣介石要用德國式步槍取代漢陽造,但由於中日戰爭爆發,且時間不允許而放棄。因此到了民國二十四年時候漢陽造步槍共有40多萬支,所以說,在抗日期間,其主要兵器非漢陽造莫屬。期間,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是由漢陽造步槍,一槍一槍打出來,才能將日本人趕出國土。也正如此,在如今的軍事博物館、紀念館中,“漢陽造”出席程度是最高,該步槍也刻印在北京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

洋務運動擠出一個兵工廠,沒拯救清朝,卻在抗日戰爭大放光彩

在抗美援朝時期,漢陽造再次登入上世界舞臺,中國軍人與朝鮮軍人充分使用了步槍的威力,趕走了美國人,也在見證了中朝兩國友誼的歷史物件。

總結

在清朝晚期,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一片混亂,但是卻也出現了許多如同張之洞這樣的有識之士。他們雖然無法阻止清朝的滅亡,但是他們為救國家做的一系列事情,卻給後來的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幫助。正是因為這些有識之士的遠見,才真正挽救了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