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小品而論,東北是不是獨一檔?

三國英雄曹操


不是喜劇大多都講東北話,而是創作喜劇的人是東北人,個人認為還是從事戲劇工作的東北人稍多一點的原因,比如《戲劇總動員》、《歡樂喜劇人》。可以看見無論是開心麻花,還是大碗娛樂或者是賈冰的團隊,很多創作劇情的工作人員都是東北人。這些東北人有著詼諧的幽默,搞笑不低俗。刨除直播平臺中某些低俗的東北主播,東北人普遍是善良,幽默的,這種幽默感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寫喜劇稿子、段子的東北人多,從事喜劇行業的東北人多,也就造成了很多喜劇中講東北話。

喜劇已經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了,電影、電視劇、小品、相聲、默劇、舞臺劇、二人轉統統都可以歸入喜劇範疇。《歡樂喜劇人》就是這種大雜燴。大概你也發現了,這些作品裡除了相聲和舞臺劇外,都有講東北話的代表,《煎餅俠》《二龍湖浩哥》是電影,《東北一家人》《鄉村愛情八部曲》是電視劇,趙本山的小品,而二人轉更不提了。

這些作品的主創班底其實都是東北人,大鵬、東北F4、周雲鵬、趙本山及其弟子們、喬杉、筷子兄弟等等,都來自東北。他們把東北二人轉特色的幽默風格發揚光大,在各個領域裡開枝散葉,成為一大宗派。比如小瀋陽春晚一戰成名之後,出演了《大笑江湖》,這還是普通話發音,到了後來作品中依然改不了二人轉氣質,索性自己導演了《猛蟲過江》,裡面全是東北味。也得益於趙本山幾十年在春晚打下的江山,培育了非常豐厚土壤的受眾群體,這些作品的票房都不算太差。

但是這些年隨著老趙退隱,審美疲勞,東北特色小品的格調和口碑都非常堪憂,土、俗、垮,和網大越來越像成為重要特徵,被逐漸放棄,觀眾也越來越接更大眾而不那麼地域特質的開心麻花、甯浩黑色幽默、韓寒幽默等新喜劇風格。東北特色喜劇要想繼續發展,還需要加大創作的創新力度,跟上觀眾審美節奏。



俏花旦


哎呀媽呀!我也不知道擁護啥呀?整的我五迷三道的給你尋麼答案!

目前是這樣的,可以說是東北人在喜劇屆是扛把子。

比如由沈騰帶領的麻花團隊以及趙本山老師的趙家班,都是被大家熟知的,也是被大家認可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笑,東北的語言表達本身就帶有一種喜劇元素,可以說是本身就帶有喜劇細胞吧。


曉琪說娛樂


喜劇小品在近30年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受到觀眾的普遍喜愛和熱烈追捧,其成功的原因必定是存在區別於其他藝術樣式的特殊的表演風格。

東北喜劇小品作為喜劇小品中重要的一支,用戲謔化的表演特色征服了億萬觀眾的心,為觀眾帶來了酣暢淋漓的笑聲和全身心的放鬆與舒暢,使人沉醉在其中難以自拔。

東北喜劇小品產生之初所以在觀眾中產生強烈反響,除了趙本山等演員嫻熟的演技,還緣於作品本身。《相親》 《昨天·今天·明天》等作品主題鮮明,時代氣息濃厚,是娛樂性、知識性、觀賞性的融合體,很容易被大眾接受,這些作品通過對一個個生動形象小人物的塑造,折射出社會大變革時代普通人的心態,或善良樸實,或奸詐狡猾,耐人尋味,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欣賞者是在笑聲中接受著某種啟迪和感化。

近幾年的小品《不差錢》 《捐助》 《同桌的你》等,雖然社會反響也很好,但由於二人轉演員的加入,與前些年的作品相比,少了一些現實性,更強調的是娛樂性。

娛樂性文藝產品雖然受到觀眾的熱捧,可笑過之後,觀眾總覺得這類作品的生活感弱了,娛樂成為惟一。觀眾最終要輕視那些缺少意味和生活厚重感的作品。堅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是衡量文藝作品的標準,如果單純強調作品的觀賞性,卻忽略了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只能稱其為文藝產品而不是文藝作品。只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才能稱得是好作品,才能起到化人養心的作用。

趙本山作為東北喜劇小品的代表人物,雖然已稱霸舞臺近30年,其表演的內容卻發生了質的變化,他的小品與他的二人轉產業鏈同其作品已從原來的文藝作品轉化為文化產品。儘管趙本山的喜劇小品仍是春晚上觀眾最期待的作品,但它已由原來的藝術品轉化為文化消費品,這種過度強調娛樂性、不注重內涵的作品,儘管賺足了觀眾的掌聲笑聲,前景卻不容樂觀。

儘管人們需要快樂,但娛樂性只是東北喜劇小品的一個特點,喜劇還是要南北結合,才能把中國的喜劇文化發揚的更好!


蚊子剪映


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東北是小品二人轉的發源地!



東北二人轉比較流行。

二人轉的特點,就是融合百家,吹啦談唱。小品只是其中一個。

現在的二人轉演員一般都轉像小品


影視追劇看點


東北只是表演,喜劇還是要南北結合


另一個我也不能


東北人自帶喜感


看山館


不吹不黑,貌似東北人天生帶有搞笑細胞,應該是大多在東北吧


明天那件事


不是,只是後期東北把小品推向了高潮


zyh5918


我覺得東北人語言上確實有天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