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石崇,貌比潘安,白首同歸,共赴黃泉。

俗話說,貌比潘安,富比石崇,潘安已經說過,今天說一說石崇,當我第一次讀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的時候,覺得石崇就是一個暴發戶,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主要原因是他有幾個劣跡斑斑的事情,其實一直對石崇存在誤解,石崇是文學家,大司馬石苞的第六子,石崇年輕時十分熱愛學習,二十歲就當了縣令,一直做到了南蠻校尉、鷹揚將軍等職。還是“金谷二十四友”十分的有能力,非常能幹的。


富比石崇,貌比潘安,白首同歸,共赴黃泉。

然而,他卻不分青紅皂白,搶富商從而獲得了鉅額財產,成為當時的第一富。有錢就夠了。他喜歡炫耀他的財富,簡直就是一個暴發戶。

石崇的廁所美輪美奐,為洗手洗臉準備了各種香水和藥膏。此外,還有十多名女僕穿著漂亮的衣服和華麗的衣服,恭敬地等待,排隊等候客人上廁所。客人們上了廁所,女僕叫客人們脫下衣服,等他們換上新衣服,再讓他們出去。如此奢華乏味的臺階讓許多遊客不好意思上廁所。

王凱,皇帝司馬衷的叔叔,他有著強大的權力,也是西晉著名的富人,他們舉行了一場載入史冊的炫耀財富的比賽,也就是著名的“王石鬥富”,一個文學家為何會這樣的膨脹,看來知識不能改變命運,財富可以改變一個人。

王凱看到他家的牆壁都漆成了白灰色,牆上有一個白色的突起,王凱看不慣。所以他在牆上用治病用的膏藥刷了一層泥來展示他的美麗,石崇得知後,就用香料撒在泥裡,貼在牆上,發出淡淡的香味。


富比石崇,貌比潘安,白首同歸,共赴黃泉。

後來王凱覺得家裡的糖太多了,不能用的時候,就會長蟲子。於是,他把糖放在水裡煮沸,用作刷鍋的水。施崇知道後讓人們用蠟燭代替柴火做飯。故事一傳開,人們就說石崇比王凱富有。

王凱很不願意知道這一點,於是在他家門前的馬路兩旁,馬路之間四十里處,他把紫色的綢編織成一道屏障。無論誰來訪,都必須經過四十英里的紫綢屏障。這種奢華的裝飾激起了整個洛陽市。

石崇有意壓倒王凱拒絕落後。他用比紫色綢緞更珍貴的錦緞來鋪設50里路。這樣,王凱又輸了,但他還是不肯停下來,於是他向他的侄子皇帝求助。皇帝從皇宮藏品中送給王凱一棵兩英尺多高的珊瑚樹,讓王凱在眾人面前自誇,皇帝是如此,可見世風民風不純。

王凱把珊瑚樹帶到石崇那裡,向他展示了珊瑚樹的許多枝條,世界上很少有枝條能與之媲美。石崇看了看,冷笑了一聲,拿起一塊鐵,砸在大珊瑚樹中間。一聲巨響,一顆珊瑚被砸碎了。王凱臉紅了,怒氣衝衝地責怪施衝,但施衝笑了笑,說:“你不必生氣,我就賠給你。”王凱又傷心又生氣。他想看看施崇如何補償他的損失。

石崇立即要求僕人把他所有的珊瑚樹交給王凱挑選。在幾十棵珊瑚樹中,都有七十多棵高三丈。最大的是王凱的兩倍多高。這些樹又高又亮。隨意一個,不亞於王凱的珊瑚。王凱知道石崇的財富比他不知道的要多很多倍,他不得不承認失敗。鬧劇就這樣結束了,石崇在洛陽出名了。


富比石崇,貌比潘安,白首同歸,共赴黃泉。

石崇死後,綠珠墜樓殉情。


後來,石崇因為孫秀向石崇索要自己的愛妾綠珠不得,遭到其陷害,被斬首並向公眾展示。


富比石崇,貌比潘安,白首同歸,共赴黃泉。

綠珠殉情之後化作芙蓉花神

當他坐著囚車被拖到東市的時候,他嘆了口氣,“這些人都想我的財產!”護送員回答說:“既然知道你的家庭財產對你造成了傷害,為什麼不分發呢?”他和潘安一起走的,貌比潘安,富比石崇,二者一起赴黃泉,也正好圓了他們兩個的定,白首同歸,共赴黃泉,一起走並不孤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