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为什么不是多吃肉? "多"是多少?

最近张文宏医生在直播时给了几点饮食建议:多喝水、多喝牛奶、多吃鸡蛋。

不得不承认,超级喜欢简练、智慧闪动的张爸;推荐牛奶和鸡蛋,主要是希望大家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那么问题来了:

  1. 为什么补充蛋白质不是推荐吃肉?
  2. 这个"多"具体是多少?
  3. 蛋白质的重要性,全民知道、也已经在行动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缺乏呢?
张文宏: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为什么不是多吃肉?

补充蛋白质为什么首推鸡蛋、牛奶,而不是肉?

vivi曾经入社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居民认为:补充蛋白质的首选要多吃肉;牛奶是给孩子长高以及防止老人骨质疏松才喝;鸡蛋虽然每天吃一个,但更多像在例行公事,不觉得营养方面有多么优秀。

今天,咱们就来正式认识它们在蛋白质方面的能力如何:

  • 含量(以100克计)
  • 鸡蛋为13.3克,牛奶3.1克,猪肉12-20.3克
  • 消化率:
  • 鸡蛋为97%,牛奶95%,肉类92-94%
  • 利用率(此处指:生物价)
  • 鸡蛋94,牛奶85,猪肉74

综上,在同等数量的基础上,应该是:

首选鸡蛋,其次肉,最后牛奶。

张文宏: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为什么不是多吃肉?

那张主任为什么没有让大家多吃肉来补蛋白质,Vivi猜想其中的一个原因:多数人不缺,所以没必要多说。

众所周知,近30-40年,国民对肉类的摄取量年年高,远远超出身体需要,而且是五花肉、雪花牛肉、肥羊、啧啧喷香的排骨居多。

反观牛奶和鸡蛋,尤其是牛奶,平均摄入量一直没跟上时代的脚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人每天摄入300克奶达到这个数量的人,自然无需再增加,但没有喝奶习惯的朋友就要注意啦:您属于张文宏主任呼吁的人群。

当然以上排名只针对蛋白质这一个维度,如果是补钙,肯定首选牛奶。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特长(点),所以公司老板们都很擅长一件事: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同样,做为自己身体的大BOSS,咱们也要学着用对食材啊

张文宏: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为什么不是多吃肉?

外国孩子摄入量远远超过300克,多喝(超量喝)自然对身体无益;而咱们还没有达到这个量,因此无需害怕

蛋白质真的吃足了,还是你觉得自己吃足了?

要解决这个疑惑,得先明白需要多少,营养学中,蛋白质推荐摄入量的计算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普遍适用的:按体重计算,取平均值(每公斤体重需求1克蛋白质)。

假如我的体重是52KG,则每天需求蛋白质为52克,难不难获取?不难。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只要每天吃:

  • 1个蛋(约50克),蛋白质6.6克;
  • 牛奶300克,蛋白质9.3克;
  • 肉50克,可得蛋白质10克;
  • 海产品50-75克,得10克;
  • 以上合计36克,剩下的缺口从哪来?豆类、谷类。

一般来说,主食每天吃250克,会有18.5克蛋白质,即便是200克也可得15克。

张文宏: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为什么不是多吃肉?

您看,完全能够满足,对吧?而且没有太多也不会太少,这就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魅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搭配,其实背后有着严谨细致的推算和考量,凝结着无数营养专家的努力

大道至简,遗憾的是有太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种家常、朴素的搭配就是营养餐?于是:擅自加量、吃补品,或者调整结构,比如:少吃米饭,多吃肉,获取蛋白质更容易。

道理没错,殊不知:少吃饭(碳水化合物少了)以后,身体最基本的能量得不到满足,怎么办?它只好让【蛋白质】去做【碳水化合物】的工作——燃烧供能,相当于把上等的红木拿去当柴烧,可惜不可惜?这就是狂吃蛋白粉、不吃饭,肌肉照样流失的原因。

张文宏: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为什么不是多吃肉?

还有一点:蛋白质数量够了,但质量不咋的,比如:

很多人有海参情结,看见标签上写着:蛋白质高达50%很心动,其实这个50%是干品的含量,鲜品蛋白质只有16.5%,跟肉类差不多,而且吸收利用率比肉低,当然海参里有海参多糖,这种多糖类物质有其它功效,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从数据、从科学的角度,vivi想说:在补蛋白质的能力上,昂贵的海参比不上平价的鸡蛋;假如对它实在喜欢和信赖,那就安心吃吧,能在心理上起作用,也是好的。

关于蛋白质,您有没有更深的了解了呢?

我是想活120岁的营养师vivi,分享靠谱的营养知识和美食,若有帮助请点个赞吧!欢迎关注,健康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