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真女兒不知媽媽去世?當發生不幸時,才知死亡教育對孩子多重要

導語

《實施"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年齡階段和途徑》中說:"死亡教育的年限放在幼兒期最合適,具體教育年齡取決於良好教育機會的出現。它是一種終身教育,是生活中一項艱鉅而複雜的任務。"

死亡教育對孩子來說,是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對待不同性格的孩子就要採用不同的策略,這樣才會讓孩子更好的接受死亡教育。

劉真女兒不知媽媽去世?當發生不幸時,才知死亡教育對孩子多重要

3月23號,國標舞女王離世的消息佔據了熱搜,這位年僅44歲的傑出舞者就此隕落在人間。留下年幼的女兒與伴侶,而丈夫辛龍卻因為怕女兒霓霓承受不住媽媽離世這個消息而瞞著女兒,所以劉真的離世女兒卻不知情,也沒有讓女兒出席媽媽的葬禮。

但是這樣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知情權,即便是一個年幼的孩子,父母不要打著為了孩子好的名義而去剝奪孩子的權利,因為這是對孩子的不公。所以在孩子幼年時 ,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一、劉真離世:父母應該尊重孩子,讓孩子知道,不能磨滅孩子的知情權

當不幸的事情發生時,作為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不能因為孩子年幼,或是想保護孩子,而對孩子隱瞞,剝奪孩子的知情權。

1.生命的凋謝是無奈

人的一生就像鮮花一樣,萌芽,盛開,凋謝。有時候生命的凋謝是我們無法阻止的事,就像列車上的人總會下車,但是在下車的時候,即便有再多的不捨,也要揮淚告別。

劉真的離世,不得不留下丈夫和孩子在這個世界上,即便劉真有再多的不捨,卻是不得不離開的無奈。

劉真女兒不知媽媽去世?當發生不幸時,才知死亡教育對孩子多重要

2. 源於父母的愛與保護

羅夫基說:"如果孩子能在開誠佈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比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

孩子對死亡的認知,會因為所處的家庭環境,年齡階段的不同而不同。但是父母最應該做到的是在合適的時候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在發生不幸的時候,應該尊重孩子,不剝奪孩子的知情權。雖說父母的隱瞞是對孩子的一種愛與保護,但是父母更要明白,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的,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你的保護傘之下的。

3.父親應學會藉助工具讓孩子瞭解死亡教育

父母對在適當的年齡,合適的機會中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於女兒霓霓,劉真夫婦倆一直在孩子四歲之前都沒有對她進行過死亡教育,以至於劉真的去世,他們不忍心告訴女兒,也沒有讓女兒參見媽媽的葬禮。但是,這樣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不能剝奪孩子的知情權。或許霓霓想要去見媽媽最後一面呢。

劉真女兒不知媽媽去世?當發生不幸時,才知死亡教育對孩子多重要

對於劉真去世的這種情況,我認為爸爸可以找一個合適的時機,藉助工具讓孩子瞭解死亡教育,比如藉助繪畫本《爺爺變成幽靈》這本繪畫本來向孩子闡述何為死亡,死亡意味著什麼,讓孩子對死亡有一個概念,再向女兒訴說媽媽去世的事。這樣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既保證了孩子的知情權,又能讓孩子面對母親的離世的消息。

二、缺失死亡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死亡教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教育,如果缺失了死亡教育,輕者患悲,重者影響一生,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死亡教育,莫不可缺失死亡教育。

1.死亡教育是避免孩子走向極端的關鍵

對孩子來說,在四歲之後便會對死亡有死亡的概念,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進行孩子死亡教育的話,就會讓孩子對之理解錯誤。當發生不幸的事情時,小者會產生不良的情緒,嚴重的話則有可能使孩子走向極端,陷入自己的悲傷世界裡出不來。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是避免孩子走向極端的一個關鍵教育,因為在這關乎孩子的一生。

劉真女兒不知媽媽去世?當發生不幸時,才知死亡教育對孩子多重要

2.源於孩子對死亡的不解與迷惑

《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樣看待生命與死亡》一書中說:"小孩的心靈跟成人一樣,對死亡充滿了疑惑和焦慮。"

因為年幼,所以對死亡有著好奇,但是卻對死亡有著不解與迷惑。如果家長在孩子已經萌芽了對死亡的迷惑和不解的時候,缺失了對孩子的死亡教育,就有可能影響孩子學習死亡教育的正確時機。

因為這個時候,他有了不懂的地方,家長沒有為他解惑的話,他就會自行理解,就有可能造成錯誤的理解等問題,從而影響對死亡教育的認識。

3.正確引導孩子客觀看待死亡教育

張淑美曾說:"兒童在四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的認知,影響一生。"

在孩子初步有了對死亡的認知時,卻沒有父母的引導,就會使孩子認知錯誤,這個時候就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這時候父母應該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瞭解什麼是死亡,人為什麼會死亡,親人死亡之後,自己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劉真女兒不知媽媽去世?當發生不幸時,才知死亡教育對孩子多重要

教會孩子客觀的看待人世間的生老病死,讓孩子學會珍惜現下,珍惜身邊的人。

三、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尋夢環遊記》中說:"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講述死亡,適當的給他們安全感,孩子才能慢慢接受死亡,尊重生命,快樂生活。"

1.死亡教育是孩子的必要教育

(1)死亡教育的含義

死亡教育是一個關於探討生與死這種特殊關係的一個教學歷程,傳授的是正確看待死亡,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有助於幫助人們正確的面對死亡,理解死亡,樹立正確的死亡觀,消除負面情緒的一種教育。

(2) 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冉克雷維曾說:"提早認識死亡,才會深刻人生。"

人固有一死,這是人的一生不可避免的事,所以不僅大人要有一個正確的死亡認識,孩子也要有一個正確的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是不可或缺的一課,因為如果缺失 了對孩子的死亡教育的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育。

劉真女兒不知媽媽去世?當發生不幸時,才知死亡教育對孩子多重要

(3) 建立死亡教育的心靈保護

當孩子對死亡有了初步認知時,家長就要學會如何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心靈保護,因為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孩子或許會對之比較恐懼,悲傷,這個時候,父母要及時處理孩子的情緒,關注孩子的心理,以免發生不可挽回的局面。

家長可以通過音樂來緩解情緒,或者將死亡教育融入到自然界中,親自帶孩子去觀察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的凋謝,以助於他們理解,生死乃是自然規律。

2.源於對孩子一種愛的教育

(1)接受生命的離去是最好的開始

薩瓦特爾曾說:"認識死亡,才能更好的認識生命。"

對孩子來說,或許在小時候會對死亡感到好奇,但是很多家長因為對死亡這個詞比較忌諱,所以就會對孩子說一個善意的謊,將死亡進行美化,比如:會說媽媽去了很遠的地方,那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媽媽很快就回你回來找你的。

這樣的說法不僅沒有讓孩子瞭解死亡是什麼,還會讓孩子對此抱有希望。我們應該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死亡,更讓孩子懂得接受生命的離去,才能更好的珍惜生命,才能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珍惜現在的生活。

劉真女兒不知媽媽去世?當發生不幸時,才知死亡教育對孩子多重要

(2)死亡教育的本質源於培養安全感

瑞典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2-7歲時,孩子對死亡所產生的焦慮既是短暫的,又會一再發生。"

與孩子談論死亡教育,不要覺得"死亡"這個詞不吉利,因為對孩子來說,死亡是一種很抽象的東西,他們對這個沒有實質的感受,所以孩子害怕的不是死亡的本身。父母與他們分離,拋棄他們,這個才是他們最害怕的東西。

而死亡教育的本質就是給孩子培養一種安全感,正如皮亞傑所說,跟孩子談論死亡,談的就是一種安全感。

(3)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悲傷的情緒

我們的一生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人的一生總會出現你意不到的事,也始終要明白,沒有人可以一生陪伴你,我們總會經歷人的生老病死,但父母要明白,當孩子面對這些生老病死時所產生的悲傷情緒,父母要怎麼幫助孩子疏散這些悲傷情緒。

當孩子悲傷的時候,要讓孩子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讓孩子發洩一下,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父母引導孩子疏散的時候,要懂得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什麼性格的人,不然用錯了方法,就會引起反效果。

劉真女兒不知媽媽去世?當發生不幸時,才知死亡教育對孩子多重要

總結

作為家長,我們要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知情權,並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給孩子進行正確的死亡教育,讓孩子明白,死亡並不代表愛就消失,讓孩子懂得死亡,才能更好的珍惜生命,珍惜現下的生活,珍惜身邊的人。

家長不要等到不幸的事情發生之後,才後悔沒有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會懂得死亡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