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在二战欧洲战场上,德国陆军可以说把装甲部队使用的炉火纯青。自1939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开始,在以装甲集群为地面进攻主力的闪电战攻击下战果堪称恐怖:7天横扫丹麦、荷兰及比利时;27天占领波兰全境;38天打败欧洲陆军第一强国法国,几乎占领了除英国之外的整个欧洲地区。1941年6月22日开始,德军在巴巴罗萨行动的前期行动中更是把苏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好马还需配好鞍,二战德国陆军强悍的战斗力和辉煌的战果离不开其装备的性能优异的武器。二战期间德军装备的坦克的型号前前后后多达几十种种(包括各种衍生型号)。下面就介绍一些经典的坦克型号,其中有的坦克衍生和改进型号由于种类繁多,在此就不做具体介绍了。

德意志装甲部队的开端——“1号”轻型坦克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1号轻型坦克是德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研制的一款轻型坦克。由于德国在一战战败后被迫签署了《凡尔赛条约》,该条约明文禁止德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坦克研发及生产活动。为了避开条约的限制,复活军事力量。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德国在1932年开始用农业牵引机的名称来伪装坦克开发计划。此车开发重点在于建立坦克生产技术以及训练教范,因此1号坦克在武器装备以及装甲防护上并不出色,其主要火力为两挺7.92毫米机枪,最大装甲厚度也只有13㎜,动力装置为一台输出功率98马力的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37km/h,最大行程170km。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但是在二战欧洲战场爆发后,原先计划装备部队的主力3号坦克及4号坦克数量不足,因此1号坦克以及2号坦克仍然参加了实战。1号坦克首次实战是在1935年西班牙内战,德国支援此装备给佛朗哥军队,用以测试其各项功能,在实际作战中该型坦克慢慢凸显出其火力和防护力皆不如当时苏联的T-26坦克。在之后的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以及北非战场上,1号坦克已经不在担任进攻的主力,而是更多担任辅助用途。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除了欧洲外,国民政府曾在1936年进口了16辆1号坦克A型并纳入陆军装甲兵团第三连编制,在随后的抗日战争中参加了淞沪会战,由于使用方式错误加上蒋介石坚持将1号坦克留在南京防守以至于在南京保卫战中因为无法渡河所有遭到日军俘虏,还被日军拿去靖国神社以“苏联制俘虏坦克”展示。

德意志装甲部队的承前启后之作——“2号”轻型坦克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1934年,德国陆军正在为其战斗坦克和支援坦克迟迟无法完成列服役而发愁。为在短时间内快速填补其装甲部队中的空白,德国陆军希望国内主要装备研发公司能提供一种10吨以下重量、拥有20毫米机关炮和7.92毫米机枪的轻型坦克,起到为装甲承前启后的作用。根据这些要求分别向MAN、克虏伯、亨舍尔发出了设计邀请。同年三家公司都拿出了各自研发的样车。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但出人意料的是MAN公司最终中标,但德国陆军规定MAN公司必须在新坦克上安装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之后的新型坦克的开发工作由MAN公司和戴姆勒.奔驰公司合作进行。1935年,第一批新型坦克出厂,同时它得到“2号坦克”的正式名称和制式编号Sd.Kfz.121。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2号坦克的主要火力为一门20mm的KwK 30 L/55机关炮和一挺7.92㎜机枪,最大装甲厚度为15㎜,动力输出为一台14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为40km,最大行程为200km。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同I号坦克一样,2号坦克首次参加实战检验是在西班牙内战中,当时少量的2号坦克参战,经实战证明,即使是2号坦克也不是装备了45mm火炮的苏联T-26坦克的对手。2号坦克随德国装甲部队第一次大规模投入实战是在波兰和法国战役中,即使波兰军队和法国军队主要作战力量在开战之处就被德军大量歼灭在地面上,德军2号坦克还是在这些作战行动中暴露出太多的缺点,之后2号坦克又归属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并在北非战役中使用,苏德战争爆发后,由于德军此时已经大量装备了3号及4号坦克,因此2号坦克在苏德战场中很少看到它的身影。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2号坦克(Sd.Kfz.121)虽然体积比I号坦克更大。但是,它仍然是一种轻型坦克,只是因为3号、4号坦克生产的延期,它才被做为一种“过渡性”的坦克提供给不断扩大的装甲部队再战争中使用。尽管直到1940至1941年II号坦克仍是德国装甲部队的主要作战坦克,但是和I号坦克一样它被证明在战争中的并不是一件非常得力的武器。总而言之,II号坦克就和I号坦克一样虽然不是一种专门为作战而生的坦克,但是它是德国发展更加强大的坦克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从好的角度来看,它是一款优秀的轻型坦克和有效的轻型侦察坦克,提供给了德国设计师和生产工人更多的坦克制造的经验。

德意志装甲部队前锋主力——“3号”中型坦克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1933年,伴随着希特勒上台,其开始逐步撕毁《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事力量发展的限制。1935年,希特勒亲自下令研制一种15吨的新型坦克来提高德国陆军的装甲部队突击力量。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得益于2号坦克的研发时积攒的研制经验,研制人员很快就将一种新型装甲战斗车辆在装备了两挺MG34机枪和37mm或50mm主炮后改装为了新型坦克。1936年,第一辆三号原型车在戴姆勒-奔驰公司正式下线。由于当时50mm主炮还没有完全研制好,因此临时用37mm主炮代替,但其炮塔又是为重型火炮设计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3号坦克终于迎来了自己专属的50㎜主炮。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修改后,第一辆3号坦克Ausf A型于1937年5月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3号坦克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来和4号坦克配合作战的。3号坦克装备高速坦克炮,主要用于打击敌方坦克,而4号坦克则配备较大口径的榴弹炮,用于反步兵作战。这也是30年代早期坦克发展的一种潮流思路。1936年古德里安对德国装甲兵的发展是这样规划的:1号和2号坦克用作训练坦克乘员,3号作为主力战车,安装50mm反坦克火炮,4号作为支援坦克安装短身管75mm榴弹炮。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古德里安为新组建的装甲师装备了大量的3号坦克,为以后德军装甲部队炉火纯青的使用坦克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号在坦克在德军坦克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号坦克作为战争初期德军闪电战中的地面装甲部队的主力突击坦克,首次参战是在波兰战场上,面对着波军的落后装备,3号坦克大显神威。但是在之后的法国战役中,开始显示出其装备37㎜主炮已经不能满足战争的使用,甚至发生无法击穿英国步兵坦克的情况,而同样的情形也随后出现在北非战场中。因此后来生产的3号坦克F型至M型都改装备上50毫米KwK38 L/42及KwK39 L/60型火炮以对抗敌军坦克。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3号坦克作为装甲部队主力已显得落后了。在苏联战场中,其装备的低初速50㎜主炮已对随后出现的T-34型坦克无法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陆军部作出一个方案:继续生产3号坦克,但只作为支援用,并以3号突击炮取代。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3号坦克在战争初期是一种优秀的坦克,它为以后的德军坦克打下了基础,也是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构想中最关键的一种武器,可以说,3号坦克是二战德军第一种在火力、机动性、防护性找到完美平衡的坦克,尽管有种种缺点,比如火力和装甲无法抗衡法国B1或苏联T-34坦克,但却是德国闪电战时期的标志,3号坦克在战争初期使用广泛,从波兰到法国,从巴尔干到北非,从明斯克到莫斯科,3号坦克都是毋庸置疑的主力坦克,3号坦克也像拿破仑的山羊胡子一样见证了历史。3号坦克是战争初期德军的主力坦克,它在坦克发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德意志装甲部队的中流砥柱——“4号”中型坦克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1934年1月11日,古德里安对陆军武器署提出了一项坦克规格需求方案,主要战斗由两种坦克搭配:主战坦克配备高初速炮,而支援型坦克则搭配大口径炮,4号坦克即属于后者。计划中希望德国装备研发公司研制一款重24吨、最高时速35千米/小时、安装一门可发射高爆弹主炮并用来掩护步兵攻击的坦克。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1935年,克虏伯、莱茵金属及MAN生产的三款试验型坦克开始进行测试,最终克虏伯公司的产品受到采用,并以4号坦克A型的名称进行量产,并和3号坦克一样与许多厂商签下制造合约。第一辆4号A型原型车于1937年10月被制造出来,紧接而来的六个月则继续生产另外35辆同型车,并继续进行改良工作。但由于为了简化结构花了不少时间,直到1939年时4号坦克才真正进行量产。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早期4号中型坦克装有一门倍径为24的75毫米的短管坦克火炮(75mm kwk37 L/24),在使用高爆弹时,对步兵和敌方工事具有很强的毁伤能力。4号坦克早期型重25吨,正面装甲厚度为30毫米(后期增加到50毫米),机动性能保持了德国坦克的一贯优点,越野时速可以达到40千米,最大行程300千米。从1942年开始为了对付苏联的T-34、KV-1等盟军新型坦克,搭载43倍径75毫米火炮的4号F型坦克正式服役。这款坦克的主炮设计来源于德国之前服役的75mm Pak40 反坦克炮,为了让该型火炮装进4号坦克的炮塔,工程师将原来46倍径的火炮削减为43倍径。该款坦克出现后,有效的缓解了德国军队面对苏联新型坦克的尴尬,后来在北非战场上更是一度“碾压全场”,其在1500米上能直接摧毁当时盟军所有装甲战车的火力,使F型战车成为盟军空中火力的“照顾对象”。早期的四号坦克A型装有230匹马力的梅巴赫12汽缸HL108 TR发动机,而后期的四号坦克则改采用了320匹马力的梅巴赫12汽缸HL120 TRM发动机。而4号坦克也像其他二战德国坦克一样使用汽油作为燃料。和同时期的盟军坦克相比,4号坦克最大的优势在于当时其搭载了独立的车载无线电和相应的无线电员,当时英、法、苏等国坦克还要通过旗语进行指挥的时候,德军指挥官已经可以轻松完成车内指挥和战术协同。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直至1940年,德国陆军为克虏伯公司的研制的4号坦克及戴姆勒-奔驰公司的3号坦克提出一个标准化的方案。德国政府原本计划把大部份4号坦克分配给步兵及防御工事使用,但由于3号坦克数量的不足,才使得4号坦克得以代替3号坦克的战斗任务。4号坦克在服役后陆陆续续参与了波兰战役以及法国战役,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开始进入苏联战场。虽然该型坦克各项性能都设计的较为良好,但薄弱的装甲使其难以胜任3号坦克的反坦克任务,所以在大战期间4号坦克仍持续不断的进行技术升级改进。直到当德国“黑豹”中型坦克服役并投入到苏德战厂后,4号坦克才纷纷由前线退下来,开始被“黑豹”坦克所取代。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4号坦克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其有许多优秀的衍生装甲型号。1942年后期,为了让大量即将淘汰的4号坦克底盘继续发挥余热,德国人在这些底盘基础上设计了许多衍生车,类型涉及:歼击(反坦克)车;自行火炮;运输车;弹药运输车等数种,显示出4号坦克底盘的优异的设计性能。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坦克歼击车:德国4号反坦克歼击车是德军准备在4型坦克基础之上研制一种新型坦克歼击车来替代3号突击炮。4号坦克歼击车是一种优秀的反坦克武器。从1944年1月到11月,一共制造了769辆。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犀牛歼击车:其搭载著名的88㎜71倍径反坦克炮,威力巨大,曾有单独一辆该型号车歼灭数十辆苏军坦克的战绩。但缺点是该型车辆装甲较薄,不适合作为突击武器。

二战德国陆军经典武器之——坦克篇(上)

野蜂自行火炮:该战车底盘采用了四号坦克的一些通用零件,搭载着一门150mm/sfh18重型火炮,身管为30倍径,是一款投射能力较强的自行火炮,但缺点是其装甲较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