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40歲左右女性因大意錯失最佳手術機會,肺癌的確診及治療


痛心:40歲左右女性因大意錯失最佳手術機會,肺癌的確診及治療

近日收治一名女性患者,47歲,胸部ct可見明顯腫物,她19年就拍過ct,可自覺無症狀回村子裡諮詢了鄉村醫生,告訴她沒症狀就不用管,今年再次複查明顯看到了腫物長大,考慮惡性的可能性百分之90,真的比較可惜,早期肺癌是沒有症狀的,大家切不可掉以輕心。

現在收治的病人也越來越年輕化,對待早期肺癌最好的篩查手段就是一年一次的體檢,越早發現手術切除幾率越高,所以體檢真的很重要

肺癌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體徵、影像學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做出診斷。肺癌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在病變早期得到診斷和治療,才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肺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狀,對40歲以上人群,應定期進行胸部X線普查。出現肺癌原發症狀或轉移症狀者及時做胸部X線片檢查或胸部CT檢查,發現肺部有腫塊陰影時,應首先考慮到肺癌的診斷,應作進一步檢查,經過組織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

鑑別診斷

典型的肺癌容易識別,但在有些病例,肺癌易與以下疾病混淆:

1.肺結核

肺結核尤其是肺結核瘤(球)應與周圍型肺癌相鑑別。肺結核瘤(球)較多見於青年病人,病程較長,少見痰帶血,痰中發現結核菌。影像學上多呈圓形,見於上葉尖或後段,體積較小,不超過5cm直徑,邊界光滑,密度不勻可見鈣化。結核瘤(球)的周圍常有散在的結核病灶稱為衛星灶。周圍型肺癌多見於40歲以上病人,痰帶血較多見,痰中癌細胞陽性者達40%~50%。X線胸片腫瘤常呈分葉狀,邊緣不整齊,有小毛刺影及胸膜皺縮,生長較快。在一些慢性肺結核病例,可在肺結核基礎上發生肺癌,必須進一步做痰液細胞學和支氣管鏡檢查,必要時施行剖胸探查術。

2.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有時難與肺癌阻塞支氣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相鑑別。但如肺炎多次發作在同一部位,則應提高警惕,應高度懷疑有腫瘤堵塞所致,應取病人痰液做細胞學檢查和進行纖維光導文氣管統檢查,在有些病例,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剩餘炎症被纖維組織包裹形成結節或炎性假瘤時,很難與周圍型肺癌鑑別,對可疑病例應施行剖胸探查術。

3.肺部良性腫瘤

肺部良性腫瘤:如結構瘤、軟骨瘤、纖維瘤等都較少見,但都須與周圍型肺癌相鑑別,良性腫瘤病程較長,臨床上大多無症狀,X線攝片上常呈圓形塊影,邊緣整齊,沒有毛刺,也不呈分葉狀。支氣管腺瘤是一種低度惡性的腫瘤,常發生在年輕婦女,因此臨床上常有肺部感染和咯血等症狀,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常能作出診斷。

4.縱隔惡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及霍奇金病)

臨床上常有咳嗽、發熱等症狀,影像學顯示縱隔影增寬,且呈分葉狀,有時難以與中央型肺癌相鑑別。如果有鎖骨上或腋窩下淋巴結腫大,應作活檢明確診斷。淋巴肉瘤對放射治療特別敏感,對可疑病例可試用小劑量放射治療,可使腫塊明顯縮小。這種試驗性治療有助於淋巴肉瘤診斷。


痛心:40歲左右女性因大意錯失最佳手術機會,肺癌的確診及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