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究竟是哪兒人?

資產在線


大家好,我是歷史創作人“炎帝”就是我們大家所知的“炎黃子孫”炎黃指的就是炎帝和黃帝。

炎帝,姓姜,是中國漢族傳說的天下共主,炎帝出生姜水(今陝西寶雞清姜河)。

炎帝和黃帝是同父異母,傳說炎帝是一位火神,傳統五行學說,炎帝屬火,炎帝也是個部落首領,他起家比黃帝還早,炎帝在北方非常有聲望,但是黃帝長大後比炎帝更會治國,尤其征討諸侯之後,勢力遠遠大過炎帝,炎帝心裡非常不舒服,就暗地裡兩個較起勁來。

黃帝戰勝諸侯各國後,更是勵精圖治,教化萬民,在國內推行五穀等,生產獲得很大發展,還整頓軍隊,增加兵力,這時候,炎帝和黃帝矛盾越來越表面化,爭鬥也激烈,終於雙方打了起來。

這一仗就在河北阪泉展開,炎帝和黃帝的戰爭進行了很長時間,雙方都有重大傷亡,使中原血流成河,這是有史以來最殘酷的戰爭,經過長期較量,黃帝大獲全勝,炎帝只好認輸。

以上都是自己對歷史的瞭解,有感覺有遺漏的或有喜歡歷史的可以在此交流一下。


歷史文明錄


炎帝神農氏及其部落所處的歷史時期大體上相當於龍山文化早期階段,距今約5000年。從文獻記載看,炎帝與黃帝同為少典之後,少典氏娶有嶠氏之女安登為妻而生炎、黃。《國語·晉語》《帝王世紀》等文獻都是這樣記載的,並認為炎帝部落生活在姜水流域,故以姜為氏;黃帝部落生活在姬水一帶,遂以姬為氏。需要指出的是,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學者否認這一切,認為這都是後人樹立起來的偶像,原本是不存在的。然而作為流傳數千年之久的神話與傳說,也不是全然沒有根據的希臘神話中所說的一些城市,後來不也是逐漸被考古發掘所證實了嗎?因此簡單地否定顯然是不可取的,這傳說直到現在仍然具有很大的價值。至於他們是生活在西北的哪一支原始部落的後裔,由於當時文字還未發明,故目前尚無法考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他們一定與前述眾多的陝西地區的原始文化存在著承繼的關係。

姜水是岐水的一段,而岐水發源於岐山,即今陝西岐山縣東流經武功,注入渭水,這一區域正好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境內。新石器時代的地下遺址在寶雞市境內十分豐富,僅在市區東西20公里、南北10公里的範圍內就發現了80多處新石器時期的遺址,甚至在現代村落之下幾乎都有遺址存在。寶雞市境內的龍山文化遺址達200餘處,而且每處遺址的面積也頗大,最大的雙庵龍山文化遺址達100萬平方米,賀家灣面積達80萬平方米。據統計遺址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佔總遺址數的15%,超5萬平方米的達40%。所有的遺址堆積厚、文化內涵十分豐富。距岐山不遠的寶雞市境內有姜城堡、清姜河和神農廟等,所有這一切都與姜姓和炎帝有著一定的聯繫,說明炎帝部落就出自關中西部渭水流域一帶。

至於神農氏與炎帝的關係,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佔主流地位的觀點是神農氏與炎帝為同一人,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神農氏是前仰韶時代初期對農業生產發展有突出貢獻的氏族首領,炎帝為仰韶文化末期或龍山文化早期的氏族首領。目前要搞清他們之間的關係,或者肯定其中一種觀點,顯然是無法做到的,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即他們都曾生活在今陝西西部的寶雞地區。從上述的寶雞地區的龍山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看,農耕文化已經比較發達了。發現了較大的貯糧窖藏,說明糧食產量有較大的提高,有多餘的收穫物可用於窖藏。在發現穀物種子的同時,還發現了蔬菜種子,這也是農業生產發展的一個證據,證明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說中說神農曾經遍嘗百草,為氏族成員防治疾病。人骨的年齡測定也證明這一時期人們的壽命比以前有所增長。發現的遺址規模越大,證明人口增長的越多,生產規模越大。在這一時期的許多遺址中都發現了大量用火的遺蹟,火的使用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人們由吃生食變為吃熟食,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時代,加速了人類體質的進化,而且也對社會生產活動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陶器的燒製就離不開火,同時也為金屬的現和冶煉創造了前提條件。當然人類使用火的時代很早,舊石器時代就已經使用火了,但是那時多是利用天然火,還不知道如何人工取火。傳說炎帝發明了人工取火,正因為如此,後世遂以五行之說附會之,說炎帝乃火德又說他是火神。《左傳·哀公九年》載:“炎帝為火師,……姜姓其後也。”不管人工取火是否是炎帝發明的,在炎帝時代火的使用範圍明顯進一步擴大了,對改變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考古已經證實了的事實。

當這個部族在寶雞地區的姜水流域崛起後促成了龍山文化時期移民浪潮的興起,他們開始大規模地向外遷徙,除一支繼續留在關中西部外,其餘的分別向西南、西北和向東往黃河中下游方向遷移。向東遷移的一支到達華北平原和黃河中下游後,與黃帝部落在阪泉打了一仗,之後又向西南方向發展,進入了今湖北、湖南地區,這就是這一帶也有炎帝傳說的根本原因。炎帝部落向西遷徙的一支沿著渭水及汧隴古道直達河湟地區,與生活在那裡的羌人融合,有的過著農耕生活,有的則過著遊牧生活。據說其中有一支一直進入了西藏地區,與當地土人融合,成為藏族的祖先。

沒有遷徙而留在關中西部的炎帝部族後裔,與先周文化的形成有著緊密的關係。關於周人的發源地,《國語·晉語》說是在姬水與姜水之間,雖然姬水的具體流域目前尚說不清楚,但姜水的流域卻是很清楚的,據此判斷周人的祖先應該生活在關中西部地區。傳說周人的始祖棄生於邰,其母為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有邰氏居於渭水邊,即今陝西武功、岐山一帶,因此這裡應是周人始祖的出生地。這個姜嫄即炎帝部族的後裔,所以炎帝與周部族的關係是十分親密的。在今關中地區的一些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過早期周文化的堆積層,即先周文化層,就很能說明它們之間的密切關係。


苦茶庵


關於炎帝是哪兒人的說法,到今日仍舊爭論不休。

史料記載,炎帝部落是在黃河中下游發源,隨後因為環境惡化,而轉為南下遷徙。

來到江南後,因為“放火燒山”的農耕方式,又從原本的“烈山氏”,改稱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神農氏”。

所以在江南也留存了很多炎帝的傳說,有些地區甚至還保存著炎帝的遺蹟。

各地也是經常進行炎帝的起源討論,畢竟這位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其歷史意義可謂偉大。

而《國語·晉語》中,又說炎帝和黃帝,都是少典的兒子,而少典在《山海經》裡,卻是黃帝的孩子。

如果按照《國語》所記載的,那麼炎帝應該也屬於黃河一脈,姬姓,後來跟自己的兄弟黃帝發生衝突,是為了爭奪部落大首領的位置。

可要按照《山海經》的說法,這又變成了起源位置很模糊,因為黃帝是從黃河上游到了南方以後,才正式見到了炎帝,而炎帝那時已經因為遷徙,並且改革農業,成為了天下聞名的神農氏。

這就導致炎帝的發源地出現了混亂,而歷史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具體說是按照《國語》裡說的為準,還是按照《山海經》為準。

不過較為可信的一種說法是,炎帝部落興起於姜水,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另外一種稍微不足的說法,炎帝其實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人,總之都脫離不了黃河流域。

如此來看,咱們可以找出一些共性。

即,炎帝確實在黃河流域附近出生,但他的足跡遍佈中原腹地,在很多地方也留下了傳奇故事,每個地方的人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與感謝,都會把他認做是當地人,經過當地的文化進行傳頌,實際上都是想讓自己面上有光。

這也導致了,時至今日,關於炎帝的具體發源,各地一直爭搶不休。

希望以後能出現更多的史料,早日確定炎帝的出生地,停止不必要的爭論。

謝謝。


————


錢品聚


炎帝究竟是哪裡人?現在有五省相爭。有的說是陝西寶雞,有的說是湖北隨州,有的說是山西高平,有的說是湖南株洲,有的說是河南拓城。


炎帝出生有一個傳奇的故事:距今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神龍部落的東南則又崛起一個少典部落。少典酋長為了躲避洪災,帶領族人從平原遷到一個名叫“華陽"的土塬上(今寶雞市天台山一帶)。少典酋長有十多個女人,但他最喜歡的只有正妃女登和側妃附寶。一天少典酋長和正妃女登過夜,天亮後女登感覺肚子餓了,正打算爬樹摘野果,突然頭頂上空金光一閃,隨著"誇嚓"一聲巨響,她恍惚間看見一條金龍,迎面向自己撲來,嚇得女登昏了過去。隨後女登懷上身孕,過了一年卻不見分娩,側妃附寶出於和女登爭寵的心態,就串通巫醫說:正妃懷的是"鬼胎"。三年後的春天,女登在一個名叫蒙峪溝的地方踏青,突然肚子疼地暈了過去。侍女叫來酋長和巫醫等人,只見女登已經生出一個似人非人的男嬰,身體像人面孔像牛犢似的,還滿身瘡癤。當時巫醫嚇得一聲尖叫"啊!果然是妖怪!"這就是《周易.繫辭下》所記“神龍氏……人身牛首"的原因。酋長命巫醫趁女登昏迷,將嬰兒扔掉,巫醫就抱著嬰兒翻過一山又一山,將嬰兒扔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岩石洞窟裡。嬰兒的哭聲驚動了山神,山神作法搬來了神泉水,將嬰兒漂浮在山洞裡的水池裡。一個獵人趕到山洞救起嬰兒一看,渾身的瘡癤不見了,臉面也變得正常了。這個獵人住在山後姜水(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邊的瓦峪堡,決定自己將嬰兒撫養成人。誰料這嬰兒三天就開口說話,五天會走路,七天長出了牙齒……三歲以後就跟大人上山打獵。再後來部落群民見他天資聰慧、勇力超群,都擁戴他做了神龍部落的酋長。這就是被後人稱為"炎帝",位於“三皇"第二的炎帝神龍氏。《國語》指出:"炎帝身號,神龍代號也"。意思是說,炎帝是他自身的稱號,神龍是他統轄那個部落的稱號。這畢竟是個神話故事。


也有一說,炎帝的誕生地在烈山。也就是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厲山鎮九龍山南麓。古神農洞位於九龍山腰。史書記載"神農母安登,感農而生炎帝"於此。上圖是炎帝神龍牌坊。


各地為了打歷史文化牌,都在爭炎帝的出生地。上圖是山西省高平的炎帝像。


湖南省株洲市炎帝廣場,聳立著高大魁偉的神龍像。見上圖。
上圖是河南拓城的炎帝像。


言勸


傳說炎帝神農氏是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賢聖的帝王,是中華民族的化身。我國許多史籍,如《左傳》、《禮記》、《漢書》、《荊州記》、《帝王世紀》、《水經注》、《括地誌》、《漢唐地理書鈔》、《路史》、《大清一統志》等,
、列山或烈山,即今湖北省隨州市厲山鎮。據清同治《隨州志》記載:"列山上建有神農廟、神農井、炎帝廟"。相傳神農氏誕生於厲山鎮南九烈山第五座山頭半山腰中的神農洞。神農洞的附近有古廟一座,內供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的塑像。隨州市厲山鎮距神農架林區只有兩百公里,前者是神農氏故鄉,後者是神農氏長期生活的地方。至今,兩地的民俗風情、方言、有關神農氏的傳說故事,都大抵相似。兩地皆系炎黃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據司馬貞《三皇本紀》載:"神農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媧氏之女,忎神龍而生,長於姜水,號歷山,又曰烈山氏"。據《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載:"神農,有媧氏之女安登,為少典妃,忎神龍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禪位與神農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 斲木為耜,揉水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號"神農"。據司馬貞《三皇本紀》載:"太昊伏羲氏,日月象其明,龍河馬圖神其應,洩陰陽之秘,奧八卦爻象之先,配干支,作甲子。曆象以興嫁娶,正姓氏而大婚伊始,代結繩(指燧人氏結繩記事,代者接代也,燧人氏四傳無懷、葛天、女媧至伏羲,繼承基業),為禮道重人倫,作二十五玹之瑟,龍師紀官。始庖廚,倡六獸,之先帝也。端拱於上,朱襄諸臣分理於下。嗚呼,此天所以開炎帝之盛也。"因為當時為禪通紀十九氏時代,故伏羲氏禪位於第一重臣朱襄氏,即炎帝也。所以有"此天所以開炎帝之盛也"之論。綜上所述,炎帝即朱襄氏,朱囊氏即炎帝也,為一個人。據《辭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別名,給以充分認可"。《辭源》又解:"《呂氏春秋·古樂》雲:"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蓄積。"從此句之意也說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禪位而有天下,故記載"朱襄氏之治天下也。"《戰國策》記載神農攻打補遂是可以考據在中國境內的最早戰爭。


隨州論壇


炎帝故里為湖北隨州,已經得到國家承認!

歷代史籍皆載隨州為炎帝神農故里。《禮記》上說:“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故曰厲山氏。”北魏《水經注》記載:“水南有重山,即烈山(同‘厲山’,記者注)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傳雲是神農所生處也,故《禮》謂之烈山氏。”500多年前,明代的《隨州志》專門標誌了這一神農洞。據統計,自春秋以來2000多年間,有140多種典籍記載炎帝神農氏誕生於厲山。

關於炎帝故里的爭論在2002年已經平息。那一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在 《炎黃匯典》中權威確認:隨州是炎帝神農故里,湖南炎陵是炎帝陵所在地,陝西寶雞有炎帝祠,山西高平有炎帝神農遺蹟。

對此,多數史學家給出的解釋是:炎帝為距今約6000年的一原始部落,發跡、興旺共500多年。炎帝神農氏在隨州出生,而後一代代部落首領到過襄陽的神農谷、神農架、宜昌的神農溪,還遷徙到寶雞、高平等地,後來,炎、黃兩大部落結盟,一統天下,後世自稱炎黃子孫。炎帝這一族南下,在洞庭湖一帶留下了許多足跡,包括湖南株洲的炎帝陵。


漢東先生


現在,各地都在打文化牌,都想通過文化宣傳加大旅遊的文化含量,提高文化品位,於是被冷落了千百年的炎帝神農氏的籍貫問題,突然變成了南北爭奪的熱點。湖南方面說:炎帝是我們這兒人,這兒有炎帝陵,有神農洞,還有神農出生和下棋的地方。陝西方面說:炎帝是寶雞人,我們這裡有炎帝興起的姜水,有炎帝陵,還有大量關於炎帝的傳說。於是兩家爭了起來。

羊頭山

炎帝真是湖南人嗎?陝西學者提出了疑問。因為在神話與傳說中,赤帝種植的是穀子,當時上天曾降下的也是穀子。穀子是北方旱地的作物,如果炎帝在南方,怎麼他發明的不是稻子卻是穀子呢?這一觀點是有相當說服力的。因此湖南方面領軍人物何光嶽先生提出了“北起南遷說”,以為炎帝初在寶雞,後來才南遷到湖南。這一觀點有相當的合理性。湖南炎陵有非常密集的炎帝傳說,應當是炎帝族南遷留下的遺蹟。

那麼炎帝是否陝西人呢?作為“炎帝陝西起源說”的最重要的支撐有兩點,一是《國語》裡關於“炎帝以姜水成”的記載,舊時姜水在陝西的寶雞。如《水經·渭水注》說:“岐水又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姜姓,母女登(即有蟲喬氏),遊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於姜水,是其地也。”姜氏城即在今寶雞;二是《帝王世紀》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的記載,今寶雞炎帝陵所在地即有常羊山之稱。這一觀點在史學界一直佔據著統治地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據酈氏所言,姜水本來是叫岐水的,是因為東流經過姜氏城,才有了姜水之名。《陝西通志》卷十也說:岐水東經姜氏城南為姜水。而《國語》的意思是先有姜水,後才有姜姓的。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不同;第二、寶雞常羊山不見於史書,《陝西通志》及民國所修《寶雞縣誌》也不曾記載,其起於何時,也不可知。如果其真與炎帝出生地相關,方誌中定會特書一筆,不應棄而不顧。由此看來,“寶雞說”也是有問題的。當然同湖南炎陵一樣,寶雞也應該是炎帝族在遷徙過程中居住過的地方。

“炎帝以姜水成”,這是學術間考察炎帝發祥地所在的一個重要的文獻依據。但姜水在哪裡呢?我們發現,在上黨地區太行、太嶽之間就有一條河叫姜阝水。這裡是炎帝傳說極盛的地方。據《山海經·北次三經》說:在以“太行之山”為“之首”的群山中有陸山,“姜阝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這與同在一經中、發源於“發鳩之山”的漳水的流向是完全相同的。《北次三經》說:“發鳩之山……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這是見於文獻最早的、有明確方位記載的姜水,少說也比酈道元的記載早八、九百年。儘管年長日遠,已無法確定其所指是現在的哪條河,但其方位在太行、太嶽之間則可以確定的。而且發現這條叫作“姜阝水”的河流,同時還可以叫作“郯水”(見《山海經》郭璞注)。“郯”字從“炎”,這不能不使我們聯想到它與炎帝的關係了。


孺子牛衛士


國語·晉語四:“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很顯然,確定姬水、姜水為哪條水,對弄清黃帝、炎帝的發祥地及活動區具有很大意義。《水經注·渭水》條下說:“歧水又東,經姜氏城南,為姜水。”歧水即今西出岐山、東過武功、折南流入渭河的小水,因其流域正是姜族繁育的中心,故這一段的歧水自古又有姜水之稱。

姜水的位置有爭議,但爭議的兩處地方均在寶雞。史載早在周朝春秋時期帝王都在寶雞祭奠炎帝。

詩經亦對姜水位置有記載,位於現在寶雞,渭水支流。

再說炎帝處於仰韶文化時期,陝西仰韶文化遺址佔全國40%還多,遠遠大於其它省份,可以從側面驗證當時這裡的繁榮。

另外寶雞對炎帝和炎帝母親民間祭拜,習慣很多有記錄的都超過千年。例如西北第一靈山供的神是炎帝母親,寶雞人管這神叫娘。

寶雞鳳翔民間正月二十六炎帝有萬人舉排燈紀念女登活動。官方有記錄也已超過千年。

炎帝基本可以認定是寶雞附近人。


文化一起聊


炎帝從那兒來,光憑說不行,看歷史記載那些都是文人墨客根據自己的喜好偏見寫的,只有考古才是真實的,8O0O年的大洪水,這是全世界供認的事實,大洪水過後那些地虧最適合人類居住,這才是最重要的,中國旳黃土高坡因為地勢高,就成了人類居住的首選,伏義,女姓就誕生在這片黃土地上,低窪平坦處全是汪洋,人類根夲無法居住,黃河,黃土地,黃皮膚,這是中國幾千年寫照。1978年至2006年,在甘肅秦安縣發掘的大地灣遺址是鐵證,這裡成了中國境內發現最皂人內居住過的痕跡,中國人的起源從這裡開始,這裡發現了5個文化層,1,3萬年至2萬年大地灣陶片開始出現,證明了晚期智人以經在這裡繁衍生息,這是不爭的事實,這比距今發現的5000年多年大汶口文化早了10000多年,中國人就是從黃土地慢慢遷移到全國名地,伏義,黃帝是甘肅天水地區人,(黃帝統一中華後遷住陝西)平原,炎帝是陝西謂河上游寶雞的。不管他們出生在那裡,黃帝,炎帝,蚩尤都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先祖。\n


張峰149764346


最初的炎帝出自湖南會同,是女媧的屬下,因此,講炎帝要先講女媧。

伏羲和女媧均出自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距今約9000年,二人可能是夫妻,也可能前後不同時代。

女媧生活在會同縣連山鄉的連山洞,是部落首領。該部落崇拜蜥蜴,俗名狗皮蛇、狗婆蛇、狗步蛇、四腳蛇等。狗皮蛇生性機敏,善鑽草叢隱藏,有變色的本領,人們在生活中常模仿它,於是民間傳說女媧人首蛇身,一日七十化變。從漢墓出土的磚上常有伏義女媧人首蛇身交尾像,且蛇身有足,可以為證。會同縣歷史上俗稱狗皮縣,是中國蜥蜴崇拜文化的發祥地,在連山鄉尚有一狗皮城遺址,鳥瞰酷似蜥蜴(見附圖)。

女媧上位後,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她熟練地掌握了製陶技術,能製作小陶俑,故而民間傳說我們都是女媧娘娘用泥捏出來的。

女媧生話在連山洞,天花板風化漏水,女媧帶領人們到附近的石年山開採石灰石,拿到附近的山洞(現叫藥王洞)燒成生石灰,再搬到連山洞前,加水調成石灰漿,加些石仔、紅土,拿去補天花板的縫隙,人稱“女媧煉石補天”。為防止天花板垮掉,女媧用木頭、竹杆頂住薄弱處,人稱“天柱”,即頂天花板的柱子。為了防止柱子陷入土中,用烏龜做墊腳,為防止它亂爬,於是就砍掉它的四足,人稱“女媧斷鰲足以立四極”,至今在窯洞石壁上仍可以看到石刻文字。然後用生石灰渣鋪在地上,吸乾潮溼的水份,人稱“女媧積蘆灰以止氵㸒水”。後常去石年山開採石灰石,有些地方堅硬異常,殘留下來形成石柱,所以石年山俗稱五指山。

女媧用石灰修補天花板在當時是創新的偉大工程,震驚天下,八方來朝,方圓百里皆歸女媧一族,女媧以天下共主的身份接見周邊部落領袖來朝拜,人稱“會同”(《周禮》曰“時見曰會、殷見為同),會同這個古地名就這麼來的,北宋始置會同縣,是採用古地名,並非新創。

女媧燒俑燒陶燒石灰,需要兩個助手,一個取水和泥,由女性助手共工擔任,另一個打柴燒窯,由男性助手祝融(也有的說是顓頊)擔任。由於部落壯大,領導權利有特殊利益,引起了屬下的明爭暗鬥。女媧去世後,按母系社會規矩,本該是女性助手共工接位,但祝融依靠力量強行奪位。共工氣憤祝融破壞政治規矩,但又打不過祝融,於是將怒氣發洩到“皇宮”連山洞,撞斷天柱,天花板垮塌,人稱“共工怒觸不周山”,(《山海經》記載“有山不合曰不周”,山洞天花板有縫叫有山不合。)與夫妻離婚時女方砸傢俱一樣,典型女性心理。連山所在小山脈為西北東南走向,東南方的山洞垮塌,西北山頂兀立,這叫“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山洞主體部分垮塌,周邊應力改變,正南邊的一小洞天窗發生細微移動,通過天窗為參照觀察日月星辰均不在原位置了,故《淮南子》說共工撞斷天柱後“日月星辰移焉”。

祝融帶領百姓到附近修建房子居住,將用火的本領發揮到極致,人稱炎帝。炎帝按照連山地形寫了一本書,教人按季節務農,即《連山易》,易經之源。《連山易》在貴州水族人的手抄本中世代相傳,用水書文字書寫,人稱“鬼書”,最後一本保存在荔波縣檔案館(封面見附圖)。

隨著氣候變暖,炎帝部落沿沅水向北遷移,在距今7800年前創造了輝煌的高廟文化,距今6500年前創造了輝煌的城頭山文化,然後沿長江向下遊、向北傳播,伏羲女媧炎帝文化就傳到了全中國,狗皮蛇也逐漸演化成了龍。當時各地勢大的領袖都自稱炎帝,後期只有部落聯盟首領才稱炎帝。

距今4600年前,從帕米爾高原進入東方的草原民族黃帝族與南邊的炎帝族發生衝突,炎帝族失敗,炎帝不問政治,專研草藥,遇斷腸草中毒而亡。炎帝族的蚩尤繼續反抗,兵敗被殺,族人逃到西南,形成苗族。黃帝派二兒子昌意帶兵駐紮在今會同縣若水鎮一帶監視苗民(《史記》記載“昌意降居若水”,從繁華京都到偏遠地方居住才叫“降居”,好比公主嫁給地位低的男子叫“下嫁”)。若水鎮至今有黃姓和明姓兩大姓,黃姓為昌意後人,明姓為炎黃兩族後人。

共工族由於政治上被邊緣化,沒有隨炎帝北遷,後因戰亂向西遷入貴州,形成水族。今會同西邊為天柱縣,東北為洪江(即共工),可為佐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