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可知羅馬帝國是怎樣煉成的?

點擊關注,沐子讀史,換個角度看世界。


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可知羅馬帝國是怎樣煉成的?

公元前27年1月16日,屋大維被羅馬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的稱號, Augustus本意是“至尊至聖",類似於一個榮譽頭銜,沒有實際權力。但是從這一刻起,羅馬帝國誕生了,而“奧古斯都”後來也成了羅馬皇帝的頭銜,並且傳承了一千多年。

為什麼屋大維不稱君主,偏要用“奧古斯都"這種榮譽頭銜?

要知道,屋大維已經有終身保民官、大元帥等實際的重要職位,直接當皇帝難道不是水到渠成嗎?

確實不行。

第一,羅馬反對君主制的傳統根深蒂固。

自從公元前510年開始,羅馬驅逐了國王塔克文,已經400多年未立君主。

第二,凱撒給了屋大維血淋淋的教訓凱撒是屋大維奶奶的兄弟,通過軍事征服達到了權力巔峰,沒敢稱王,而是想要做終身制的獨裁官,最後還是被元老院所殺。屋大維是凱撒的養子,經歷這件事,深知羅馬對君主制的反感和恐懼。

第三,屋大維通過戰爭獲得的權力需要合法化作為凱撒的繼承者,屋大維獲得了凱撒派的支持,與凱撒曾經的將領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打敗了元老院的反對派。

隨後,後三頭內部又開始爭奪權力,屋大維在內戰中勝出,大權在握。內戰結束後,為了避免凱撒的命運,他卸任了獨裁官,只保留保民官和執政官的職位,清理元老院中的反對者,鞏固地位。

但是,按共和國的制度,執政官只在首都處理國家大事,不管理行省,軍隊都駐紮在邊疆,他無法直接領導,如果要是兩邊兼任,刺激了反對派,步凱撒的後塵怎麼辦?


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可知羅馬帝國是怎樣煉成的?

於是,屋大維和元老院做了一次交換。

他把執政官的職位,還有許多權力還給元老院,恢復共和制,但是他想要一個虛銜,卸任之後,可以用這個虛銜行使權力。

元老院的貴族們想要有實權的官職,而一個不行使權力的頭銜,並不影響共和制度的存在,屋大維秘密請一位元老提出“奧古斯都"的建議後,元老院很快投票通過。

屋大維的以退為進非常有效。他獲得了行省管理權後,給了元老院中央富庶行省的管理權,而自己掌握了駐紮軍隊的邊疆行省,因此獲得大元帥的頭銜。

他沒有改革制度、官職和土地,但是共和國的權力已經轉移了。執政官、獨裁官都成了名義上的職位,在掌握軍隊和大權的屋大維面前,沒有人敢擔任。屋大維以奧古斯都之名,掌控國家之後,他將自己的權利和這個頭銜牢牢焊接在一起,並留給了繼承人。

用奧古斯都這個頭銜有什麼好處?

第一,是顯示屋大維“君主“地位的關鍵。奧古斯都本身是個形容詞,在中文可以近似地理解為“無上至尊”,強調他因地位尊貴獲得國家特權。

第二、為屋大維創造了一個比較安全的政治環境。

奧古斯都雖然跟君主差不多,但是沒有直白地當君主。這個煙霧彈由元老院授予,非常合法。就像曹操“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他又是丞相、三公、王侯,始終沒有稱帝,以魏王自稱,就是為了營造有利的政治環境。

第三,這個頭銜弱化了實權變動與共和制的矛盾。

屋大維掌權時,羅馬還維持著共和體制,其實共和制度在當時早已經舉步維艱,但是人們還是不接受公開的帝制。屋大維在這個光榮稱號的遮掩下,避免了羅馬社會混亂,加上他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執政,羅馬有了穩定發展的兩百多年,史稱為"奧古斯都盛世。”

在位四十多年,屋大維不斷強化著自己的統治,改革軍制,建立禁衛軍和邊防軍,繼續對外擴張。他修建了公共設施,舉辦公共娛樂活動,博取市民的好感,讓羅馬城更加輝煌。


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可知羅馬帝國是怎樣煉成的?


但這些都不如奧古斯都這個頭銜的影響深遠,幾乎貫穿整個帝國時期,至今仍然刻在歐洲文化中,那麼,它有哪些影響呢?

第一,屋大維獲得奧古斯都頭銜,標誌著羅馬帝國建立。

羅馬帝國的疆域一度達到500萬平方公里,是古代最偉大的國家之一。有趣的是,屋大維雖然被當成帝國建立者,但是他一生都遵循共和制的法規,只做一個“奧古斯都"。

第二,奧古斯都作為皇帝頭銜流傳,這個頭銜是統治者身份的一部分,皇帝的權力通過這個頭銜得以繼承,無數人想要得到這稱號。

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穆罕默德二世攻破君土坦丁堡,滅亡東羅馬帝國,立刻把這頭銜放到自己頭上。

第三,奧古斯都成為了八月的月令。

屋大維於八月去世,元老院決定將他封“神”,於是,奧古斯都被用於命名一年中的第八個月,與戰神馬爾斯月(March,三月)、預言之神阿波羅月(Apri,四月)並列,這也是歐洲多國語言中,八月的來源。

從屋大維獲得奧古斯都稱號算起,羅馬披著共和國的外衣,經過了300年,一步步變成帝國。300年後,戴克裡先把羅馬徹底轉為君主制。他把羅馬分為東西兩半,各有兩個統治者,正皇帝稱奧古斯都,副皇帝稱凱撒,這就是四帝共治,奧古斯都正式成為了皇帝頭銜。羅馬徹底完成了共和國到帝國的轉變。


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可知羅馬帝國是怎樣煉成的?

以現代文明的眼光來審視羅馬的這一轉變並不困難,如果回到歷史現場,無論是共和制還是帝制,哪種制度更能適應當時的情況,哪一種就會登上歷史舞臺,比如:19世紀的荷蘭,執政者和各省之間爭權奪利,國家一盤散沙,從共和制轉向了君主制;西班牙君主制結束後,在二戰陷入內亂,王室成為了居中者和民族和解的象徵,西班牙又轉回君主制。

在現實中,我們常常講要設身處地考慮他人的處境,才能做到了解。同樣的道理,回到歷史現場,其實就是對歷史和古人的設身處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