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外地人稱呼臨沂人沂蒙山區的,如今呢

臨沂在山東的地理上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周圍被蒙山和沂山山系包裹,中間和南部是被沂沭河沖積的平原地區,加上遠離山東的主體核心區域膠濟經濟走廊,實際上是以一種遊離和神秘的色彩存在。

曾經,外地人稱呼臨沂人沂蒙山區的,如今呢

曾經,臨沂人外出的時候,有一些外地人一聽到臨沂人,就會順口帶上一句沂蒙山區的,其實有些時候並非是說山多,更多的是指一種貧窮。

這個地方可是沂蒙山根據地的主要區域,這裡的人民推著小車載著小米支援瞭解放戰爭,這裡的沂蒙六姐妹把精心縫製的鞋墊送到戰士們手中、矢志不渝地擁軍。

沂蒙,一片神聖的土地,一片紅色的沃土。

精神在傳承,沂蒙山小調在傳頌,不爭不搶、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品質不能丟。

時移世易,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臨沂展現出了不同的視角,依靠當地民營企業著力發展醫藥製造、肉製品加工、板材生產,藉助地理優勢發展物流和批發,輻射北方區域。不一樣的臨沂,卻還是那個一樣有著樸實人民的臨沂。

打通交通命脈,修建魯南高鐵連接濟南、青島。京滬二線過臨沂北站,交通核心地位逐漸凸顯。

今天的臨沂依舊是沂蒙山區,但是絕非代表貧困。

當然,臨沂的問題還是很多,人力優勢沒有完全發揮,科技創新能力還不足,縣域區塊經濟不強等。問題和辦法總是相伴相生的,臨沂能夠走到今天絕非坐以待斃那種,只要找準方向,迎頭向前,臨沂的明天會越來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