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强化内涵建设 学科专业协同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教育的战略定位,深入阐述了立德树人、尊师重教、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方向、措施。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本科教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越来越被重视。"深入抓、抓深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是教育系统全部工作的基本要求。

自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来,一批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清晰,既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的专业顺利入围国家和省级"赛道"建设,示范领跑作用凸显。

方向既定,道路已指明。"双万计划"为本科教育全面振兴、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抓手。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

国之大计,如何统筹兼顾?

以山东为例,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重点大学建设计划"和"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重要举措,其中包含三所部属高校强化"双一流"建设的"筑峰计划",以及重点支持一批省属高校和学科冲击国家一流。

作为"冲一流"的主力院校之一,2017年由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整合而来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经过积极探索和突破发展,将"新工科"建设当作校(院)科教融合的"催化剂"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系统开展校(院)组织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机制及教师评价激励等方面的综合改革。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提出的关于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校(院)长曹茂永介绍,"去年学校获批新增5个专业,包括智能制造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和数字媒体艺术。同时,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这次新增专业优化了学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齐鲁工业大学:强化内涵建设 学科专业协同发展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校(院)长曹茂永


专业是针对社会的某一个领域需求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直接为人才培养服务。基于此,齐鲁工业大学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大力建设新工科专业,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改造传统工科专业。充分利用省科学院科研平台和山科集团旗下的众多企业、产业资源,为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生实习实训,创新训练,接触学科前沿提供保障。

学校通过整合机械、信息、控制等相关学科,打造智能制造学科专业集群。轻化工程专业借助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多学科交叉,形成四个研究方向,促进轻工、生物、化学、材料等学科领域协同交叉发展。同时,增设海洋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本科专业并顺利招生。其中,以海洋技术专业为基础成立的海洋技术科学学院是学校依托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而成立的第四个科教融合学院,该专业2019年第一年招生志愿满足率就高达100%,该专业将为山东省实现海洋强省战略培养复合型海洋技术专业人才。

教育|齐鲁工业大学:强化内涵建设 学科专业协同发展

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学校新招生专业4个,并成功获批5个专业,,同时停招了9个专业(方向)。学校依托这种手段,逐渐优化专业布局,提高整体实力。"曹茂永说。

学科建设强调内涵和高质量发展

一场"质量革命"已在全国高校中蓬勃掀起,其中难免裹挟着质疑的声音:专业的调整可以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变化,学科反而相对固定,到底是搞专业建设还是搞学科建设更好?学科建设需要更成体系,还是跨专业能力要求更高?

对此,曹茂永认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共同点,二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加强内涵建设不仅是课程和专业设定的目标,学科建设过程中也同样强调内涵与高质量发展,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统筹一体化发展,效果将会非常明显。

整合之前,齐鲁工业大学是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科学院是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整合后,学校强化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统筹推进,通过渐进式措施,加强育人、科研双轮驱动,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这一目标,积极推动学院、研究所一体化发展。

教育|齐鲁工业大学:强化内涵建设 学科专业协同发展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齐鲁工业大学以'科教融合'为契机,参照'筑峰计划'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学校设置轻工和信息两个学科建设'筑峰',以学科高峰带动学科高地,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提高。"曹茂永表示,"学科建设的标志就是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可以说,平台是学校学科建设的结果。齐鲁工大拥有省部共建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能源与环境光纤智能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在具有挑战性的同时,也极具引领作用。国家级科研平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标志着学校的学科建设拥有强大的社会力量作为基础和推动力。"

教育|齐鲁工业大学:强化内涵建设 学科专业协同发展

云计算中心


以学科建设为统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齐鲁工业大学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院所各项资源,解决条块分割、院所协同问题,逐步形成以优势学科为龙头、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德育智育融合渗透精英教育

很多人愿意将教师的职责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中国教育追求教学过程最优化、讲究从根本上克服德育与智育两张皮的一个佐证。

德育与智育融合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立德树人的理念与加强思政教育方面的有益探索一起融入了新时代高校育人思路中,筑牢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魂。

对此,齐鲁工业大学以科教融合特色为契机,树立质量意识,调结构、建金课,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彰显科教融合特色,形成充分体现四新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学校成立科教融合学院,构建科教融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科融课堂",依托高水平科研,贯穿渗透到课堂之中,推动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素材更富有科技含量。通过教研结合,研教互动,使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资源,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德育内容与学科专业课融合渗透,引导教师进行课程德育,齐鲁工业大学构建了包括1个领导小组,2个指导文件,3类德育课程的"123"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以评选指标引导教师对德融教学进行符合课程特点的系统设计,将德育内容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期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正向引导和良性影响,引导学生求真向善,执着探索等,自2016年始,学校邀请专家组以审阅教案材料、追踪课堂、听取课程分析、学生反馈等方式,逐层评审出"德融教学"好教案、好课堂、好教师。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全校已有1000余位教师进行德融教学设计,德融教学已深入人心,彰显出"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应。

与此同时,学校今年紧紧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要素,优化顶层设计,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除德育和智育外,体育方面,学校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尝试一年级进行体育综合素质学习,二年级根据个人爱好选专项训练,高年级体育协会等课外兴趣、专项竞赛等。美育方面,充分利用通识教育模块,丰富课外活动美育内容。劳动教育方面,设立2个学分的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劳动周集体劳动,设立勤工助学岗位、高年级优秀学生助教岗位,确保学生能在课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推行"互联网+教育"模式,建设一批优质在线课程,引入雨课堂、慕课堂、一屏三端等智慧教学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授为主的模式,更加灵活,也更好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理念。"

和"双一流"一样,"双万计划"同样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入选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双万计划'对学校来说不是一种荣誉,也不是固化的身份,学校将继续深化优势,点面结合,突出重点保障紧缺急需人才培养的同时,全力保证各学科健康发展。"曹茂永说。(作者:栗娟 陈鸣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