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避世東方朔

朝廷避世東方朔

東方朔

一個把喧囂朝堂當做隱逸山林、把皇帝老兒當做嘲戲對象、把你死我活的政壇紛爭摶轉成江湖遊戲的世外高人,演繹了一段悠遊宦海的滑稽史話,成為了古今傳誦的滑稽大師。他,就是西漢名臣東方朔。太史公《史記》將他記入《滑稽列傳》,班固《漢書》為他開闢專章立傳。比較一下兩部史籍對東方朔其人的介紹,很有意思。

武帝時,齊人有東方生名朔,以好古傳書,愛經術,多所博觀外家之語。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勝之。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讀之二月乃盡。(《史記·滑稽列傳》)

“外家之語”,指儒家六經之外的古籍與雜記;“公車上書”,漢代以官府車馬接送應徵者進京入公車署,上書言事;“公車令”,主掌皇宮之南闕門(司馬門)之官員,秩六百石,負責接待吏民上書、四方貢獻、及被徵召者,相當於皇家的收發室;“止,輒乙其處”,讀書暫停,劃號為記,“乙”,劃斷象形記號。太史公這段簡短記述,要點有三:其一,東方朔喜讀儒家六經之外“旁門左道”之書,學問駁雜;其二,武帝即位,徵召天下賢士,他跑到長安,上書應徵;其三,他的上書連篇累牘,寫了三千片竹簡,兩人才勉強持舉,皇帝耗費兩個月才讀完。

朝廷避世東方朔

我東方朔啊,少失父母,長養兄嫂

東方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徵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數,其不足採者輒報聞罷。朔初來,上書曰:“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漢書·東方朔傳》)

“平原厭次”,即西漢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陵縣東北);“不次之位”,高位;“衒鬻”,賣弄,炫耀。班固這段記述,很有意思。先交代東方先生姓字籍貫,再說武帝即位初年,即公元前140年,徵召天下賢良方正之士,引得四方才子云集京師,誇誇其談,吹牛炫耀,好不熱鬧;末了說東方先生上書自薦,氣衝牛斗。他說,我早年失去父母,依靠兄嫂撫養長大,13歲開始讀書,刻苦用功,三個冬天遍讀文史,15歲學擊劍,16歲誦詩書,一口氣背誦22萬言,19歲學孫子吳起兵法,習戰陣,諳兵器,擂戰鼓,誦兵書22萬言,總共44萬言,與孔門高賢子路先生的風格相近啊!我今年22歲,身高九尺三寸,目如雷電,齒若珠貝,勇猛猶如氣吞山河的大力士孟賁,敏捷好像折熊扼虎的王子慶忌,廉儉彷彿堅如金石、淡若秋水的鮑叔牙,信義猶似候女不至、抱柱而死的尾生!——東方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無瑕之人哉,有資格做天子的大臣吧?

如果說,太史公注重的是東方先生的“厚書”,多達三千片竹簡,武帝欲罷不能,欲棄不忍,只得咬牙讀完;班固注重的則是東方先生的“大言”,如黃河決堤,滔滔不絕,彷彿他一身凝聚了天下所有英雄之氣。呵呵!班固先生為文一向溫雅拘謹,如此排山倒海吹牛皮的文字,應該是出自東方朔的手筆。

朝廷避世東方朔

東方朔娛樂漢武帝

按照太史公的說法,武帝讀罷東方朔的上書,隨即任命他為郎官,隨侍左右。武帝經常找他談話,一席談罷,每每喜笑顏開;還時常賜他御前用飯,每當酒足飯飽之後,他就把剩餘的肉揣在懷裡帶走,把衣服弄得油乎乎髒兮兮;皇帝屢次賞賜他綢絹,他也毫不客氣,肩扛手提,一股腦帶走。他用皇帝賞賜的這些錢財綢絹,娶了一個年輕漂亮的長安美女,日夜顛鸞倒鳳,哼呀恩愛,可是一年後,他就把人家拋棄,又花錢娶了個花枝招展的小妾。如此連番折騰,遊嬉不止,他把兜裡的錢統統耗在了女人身上,弄得同僚們大眼瞪小眼,稱他是“瘋子”。武帝聽到議論,撇嘴說:“令朔在事無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如果東方朔不是如此荒唐不著調,你們哪裡比得上他啊?——你們慶幸罷!

皇帝如此發話,眾人啞口無言,東方朔臉上閃過一抹嘲戲竊笑。此後,他舉薦自己的兒子出任郎官,自己升任謁者,成了眾侍者的小頭目,一時間紅得發紫,引起了朝臣側目——

朔行殿中,郎謂之曰:“人皆以先生為狂。”朔曰:“如朔等,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也。古之人,乃避世於深山中。”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沉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史記·滑稽列傳》)

一天,東方朔從皇宮大殿中走過,一個郎官衝他說,大家都說你是個狂徒!他停下腳步,淡然回答,像我東方這樣的傢伙啊,就是所謂在朝堂上避世隱居的高人嘛。那些古人,避世於深山之中,哪能與我相提並論哈哈!有時他出席酒宴,酒酣耳熱之際,就大喇喇踞坐地上,放聲高歌:隱居於世俗中啊,避世於金馬門;巍峨宮殿足以避世而保全自身,何必跑到深山之中,茅屋之下,聽任風吹雨淋!

而班固的記載,則與太史公略有不同——“朔文辭不遜,高自稱譽,上偉之,令待詔公車,奉祿薄,未得省見”(《漢書·東方朔傳》)。東方朔文辭奇崛,自吹自擂,武帝認為他是個奇才,卻未予任用,令他在公車署待詔,俸祿微薄,連皇帝的面也見不到,實際上是掛起來了。

朝廷避世東方朔

東方朔智賺眾侏儒

為了儘快擺脫這種尷尬局面,東方先生祭出了一個嘎古招數,嚇唬給皇帝養馬的幾個侏儒,說皇帝認為你們屁用沒有,打算統統殺掉呢。眾侏儒一聽,嚇得屁滾尿流,嚎啕大哭,跪求活命之計,他讓侏儒們向皇帝叩頭請罪,以求活命。眾人依計而行,覷見武帝身影,跪倒一片,鬼哭狼嚎起來,武帝問明緣由,哭笑不得,令東方前來,厲聲斥責說,你搞啥鬼名堂啊?東方呲眯一笑,說不用此計,陛下不肯搭理我啊。爾後話鋒一轉,侃侃而言:

“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長三尺餘,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朔長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朱儒飽欲死,臣朔飢欲死。臣言可用,幸異其禮;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長安米。”(《漢書·東方朔傳》)

他說,我好不容易見到陛下,活著要說,死了也要說,無論生與死,都要說個痛快。侏儒們身高只有三尺多,俸祿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錢。東方先生身高九尺多,俸祿也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錢。侏儒撐得要死,東方餓的要死。如果陛下打算任用我,請改變我的待遇;如果陛下不想任用我,乾脆放我回家吧,我不願意跟個白痴似的呆在這裡白白耗費京城的糧食啦!

東方朔話音未落,武帝哈哈大笑,你逗死朕啦,隨即下令“待詔金馬門,稍得親近”。金馬門,位於西漢皇宮未央宮之北門,乃學士待詔之處。《史記·滑稽列傳》雲:“金馬門者,宦署門也,門傍有銅馬,故謂之曰‘金馬門’。”東方先生終於以自己的滑稽表演,向著皇帝身邊靠近了一步。

朝廷避世東方朔

古今多少事,盡在史筆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