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避世东方朔

朝廷避世东方朔

东方朔

一个把喧嚣朝堂当做隐逸山林、把皇帝老儿当做嘲戏对象、把你死我活的政坛纷争抟转成江湖游戏的世外高人,演绎了一段悠游宦海的滑稽史话,成为了古今传诵的滑稽大师。他,就是西汉名臣东方朔。太史公《史记》将他记入《滑稽列传》,班固《汉书》为他开辟专章立传。比较一下两部史籍对东方朔其人的介绍,很有意思。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史记·滑稽列传》)

“外家之语”,指儒家六经之外的古籍与杂记;“公车上书”,汉代以官府车马接送应征者进京入公车署,上书言事;“公车令”,主掌皇宫之南阙门(司马门)之官员,秩六百石,负责接待吏民上书、四方贡献、及被征召者,相当于皇家的收发室;“止,辄乙其处”,读书暂停,划号为记,“乙”,划断象形记号。太史公这段简短记述,要点有三:其一,东方朔喜读儒家六经之外“旁门左道”之书,学问驳杂;其二,武帝即位,征召天下贤士,他跑到长安,上书应征;其三,他的上书连篇累牍,写了三千片竹简,两人才勉强持举,皇帝耗费两个月才读完。

朝廷避世东方朔

我东方朔啊,少失父母,长养兄嫂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汉书·东方朔传》)

“平原厌次”,即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陵县东北);“不次之位”,高位;“衒鬻”,卖弄,炫耀。班固这段记述,很有意思。先交代东方先生姓字籍贯,再说武帝即位初年,即公元前140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之士,引得四方才子云集京师,夸夸其谈,吹牛炫耀,好不热闹;末了说东方先生上书自荐,气冲牛斗。他说,我早年失去父母,依靠兄嫂抚养长大,13岁开始读书,刻苦用功,三个冬天遍读文史,15岁学击剑,16岁诵诗书,一口气背诵22万言,19岁学孙子吴起兵法,习战阵,谙兵器,擂战鼓,诵兵书22万言,总共44万言,与孔门高贤子路先生的风格相近啊!我今年22岁,身高九尺三寸,目如雷电,齿若珠贝,勇猛犹如气吞山河的大力士孟贲,敏捷好像折熊扼虎的王子庆忌,廉俭仿佛坚如金石、淡若秋水的鲍叔牙,信义犹似候女不至、抱柱而死的尾生!——东方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完美无瑕之人哉,有资格做天子的大臣吧?

如果说,太史公注重的是东方先生的“厚书”,多达三千片竹简,武帝欲罢不能,欲弃不忍,只得咬牙读完;班固注重的则是东方先生的“大言”,如黄河决堤,滔滔不绝,仿佛他一身凝聚了天下所有英雄之气。呵呵!班固先生为文一向温雅拘谨,如此排山倒海吹牛皮的文字,应该是出自东方朔的手笔。

朝廷避世东方朔

东方朔娱乐汉武帝

按照太史公的说法,武帝读罢东方朔的上书,随即任命他为郎官,随侍左右。武帝经常找他谈话,一席谈罢,每每喜笑颜开;还时常赐他御前用饭,每当酒足饭饱之后,他就把剩余的肉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弄得油乎乎脏兮兮;皇帝屡次赏赐他绸绢,他也毫不客气,肩扛手提,一股脑带走。他用皇帝赏赐的这些钱财绸绢,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长安美女,日夜颠鸾倒凤,哼呀恩爱,可是一年后,他就把人家抛弃,又花钱娶了个花枝招展的小妾。如此连番折腾,游嬉不止,他把兜里的钱统统耗在了女人身上,弄得同僚们大眼瞪小眼,称他是“疯子”。武帝听到议论,撇嘴说:“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如果东方朔不是如此荒唐不着调,你们哪里比得上他啊?——你们庆幸罢!

皇帝如此发话,众人哑口无言,东方朔脸上闪过一抹嘲戏窃笑。此后,他举荐自己的儿子出任郎官,自己升任谒者,成了众侍者的小头目,一时间红得发紫,引起了朝臣侧目——

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

一天,东方朔从皇宫大殿中走过,一个郎官冲他说,大家都说你是个狂徒!他停下脚步,淡然回答,像我东方这样的家伙啊,就是所谓在朝堂上避世隐居的高人嘛。那些古人,避世于深山之中,哪能与我相提并论哈哈!有时他出席酒宴,酒酣耳热之际,就大喇喇踞坐地上,放声高歌:隐居于世俗中啊,避世于金马门;巍峨宫殿足以避世而保全自身,何必跑到深山之中,茅屋之下,听任风吹雨淋!

而班固的记载,则与太史公略有不同——“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文辞奇崛,自吹自擂,武帝认为他是个奇才,却未予任用,令他在公车署待诏,俸禄微薄,连皇帝的面也见不到,实际上是挂起来了。

朝廷避世东方朔

东方朔智赚众侏儒

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尴尬局面,东方先生祭出了一个嘎古招数,吓唬给皇帝养马的几个侏儒,说皇帝认为你们屁用没有,打算统统杀掉呢。众侏儒一听,吓得屁滚尿流,嚎啕大哭,跪求活命之计,他让侏儒们向皇帝叩头请罪,以求活命。众人依计而行,觑见武帝身影,跪倒一片,鬼哭狼嚎起来,武帝问明缘由,哭笑不得,令东方前来,厉声斥责说,你搞啥鬼名堂啊?东方呲眯一笑,说不用此计,陛下不肯搭理我啊。尔后话锋一转,侃侃而言:

“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汉书·东方朔传》)

他说,我好不容易见到陛下,活着要说,死了也要说,无论生与死,都要说个痛快。侏儒们身高只有三尺多,俸禄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钱。东方先生身高九尺多,俸禄也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钱。侏儒撑得要死,东方饿的要死。如果陛下打算任用我,请改变我的待遇;如果陛下不想任用我,干脆放我回家吧,我不愿意跟个白痴似的呆在这里白白耗费京城的粮食啦!

东方朔话音未落,武帝哈哈大笑,你逗死朕啦,随即下令“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金马门,位于西汉皇宫未央宫之北门,乃学士待诏之处。《史记·滑稽列传》云:“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东方先生终于以自己的滑稽表演,向着皇帝身边靠近了一步。

朝廷避世东方朔

古今多少事,尽在史笔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