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撒下希望的春種 農民吃下定心丸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耕備耕時間已經非常緊張,為了保障和抓好糧食安全工作,守好群眾的“米袋子”和“錢袋子”,肇慶在實現今年早稻意向種植面積的基礎上,新增早稻種植面積2.9萬畝,確保今年早稻完成面積不低於124.78萬畝,全年糧食種植面積不低於297.15萬畝。

肇庆:撒下希望的春种 农民吃下定心丸

早稻種植現場。

肇庆:撒下希望的春种 农民吃下定心丸

高要區蓮塘鎮伍村,老農伍樹生夫婦忙著播種育秧。

肇庆:撒下希望的春种 农民吃下定心丸

無人機裝滿浸泡好的種子準備播種

有了明確的目標,解決好生產物資和技術,還要有好的政策做保障。連日來,肇慶一系列舉措向廣大農民釋放出強烈的“重糧穩農”信號,讓各類種糧主體吃下了“定心丸”,安心種好糧。將支農惠農政策貫穿於農業生產備耕、耕種和售賣的全過程——

進一步加大種糧扶持力度,統籌安排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用於支持糧食生產,對擴大早稻種植面積的,在優良品種應用、重大技術推廣等關鍵薄弱環節進行物化或社會化服務的形式給予補助;

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及時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足額髮放到位,農機購置補貼向早稻和糧食生產傾斜,提高糧食生產保險覆蓋率和保額,全面落實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穩定農民收益預期;

對受疫情影響的經營主體(組織)則實施定向幫扶,促進糧食適度規模生產,支持水稻產業全鏈條建設,提高水稻生產綜合效益,讓小農戶分享全產業鏈收益,調動農民和各類生產主體種糧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