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吃上“定心丸”——平涼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已過九成

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平凉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已过九成

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平凉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已过九成

承包地確權登記是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的首要任務,也是土地流轉的前提。記者11月6日從市農牧局獲悉,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進展順利,截至目前,1436個村簽訂了承包合同,佔總任務的97.8%,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40.46萬戶,佔總任務的95.1%。

2013年起,我市依據“保持穩定、依法規範、尊重歷史、試點先行”原則,積極穩妥開展試點工作。2015年在7縣區全面推開,共涉及102個鄉鎮2個工業園區1個開發區、1468個村(含11個農村社區)、42.55萬戶、596.96萬畝耕地。至目前各縣區均通過省級驗收。實測家庭承包耕地531.4萬畝,確認家庭承包耕地520.3萬畝,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40.87萬戶,完成檔案整理歸檔40.83萬戶。

確權頒證的主體是農戶,關鍵是群眾,受益是農民。我市積極宣傳確權政策,消除農戶疑慮,提高群眾政策知曉率和確權參與率。去年市、縣共培訓420多期次,入戶走訪58萬戶次,發放資料48.7萬份,做到了鄉鄉有專欄、村村有標語、戶戶有書信、人人有資料,農戶參與率和農民知情率達到98%。

“拿到證書後感覺心裡踏實,覺得自己的地有了身份證。”莊浪縣農民雷正宏說。嚴把政策執行、操作規範、測繪精準和群眾滿意等重點關口,全市穩步推進確權頒證工作,堅持村民議決、兩輪公示、三方簽字、全程監督的做法,確權確地到戶群眾滿意率達到99%以上。

“開展土地確權登記,就是進一步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權益,讓農民吃上‘定心丸’。”市農牧局農村土地確權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將建立完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探索開展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切實發揮土地確權成果效用,為深化農村改革奠定堅實基礎。(來源:平涼日報)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