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灑得碧血千秋顯,留得忠孝駐人間——話說西和州城隍之二


原創:灑得碧血千秋顯,留得忠孝駐人間——話說西和州城隍之二

仇池山巔伏羲崖

西和州,在行政上屬利州西路管轄,也就是現在的四川廣元;軍事上由四川制置司指揮。

元人猖獗,重兵來犯。西和州軍事長官都統何進,早嚇得魂不附體,屁滾尿流。他絲毫不作抵抗,致使北部疆土,接連失陷,友軍背盟敗績。元軍三路南下,已駐兵江口西番寨和上下寨子。

大兵壓境,陳寅臨危不懼。

何進對陳寅不屑一顧,哈哈笑道:“胡兵雄師十萬,猛如虎狼,我軍不過千人,怎能以一擋十!”

陳寅道:“你我同食皇王俸祿,豈能翫忽職守,貪生怕死!眼下雖然敵眾我寡,若民心團結,固守州池,再求得援兵,一來可以收復失地,保全蜀之屏障,二來可使百姓免遭欺凌,安守故土。”

話再明白不過了,可何進已嚇破了膽,仍聽不進耳:“本州乃彈丸之城,你文官操筆弄墨還有幾下子,可哪裡懂得用兵之道;兵少將微,與其抗衡,無異於螳螂擋車,拿卵擊石!依下官之見,不降則走,退回陽平關固守,再作打算!”

陳寅耐著性子,曉以利害:“西和州乃為西南邊城要塞,地控三秦,此州若失,四川休矣!我等守城禦敵有責,豈能置國家安危、百姓死活而不顧,偷生逃城?”

通判賈子坤等人也一再勸說何進共守州城,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何進見大家眾口一詞,齊心協力,願為州城共存亡,只好違心答應留下來固守退敵。

何進手操兵權,只是表面搪塞,蒙哄陳寅等人,內心卻有他的打算。夜深入靜之時,竟捲起搜刮所得的金銀細軟,攜帶家小和隨從出了州城,徑直往陽平關逃命去了。

原創:灑得碧血千秋顯,留得忠孝駐人間——話說西和州城隍之二

何進臨陣脫逃,僅留其屬員統制官王銳與陳寅,率近千名忠義民兵禦敵守城。

陳寅恨何進,但光恨能頂什麼用呢?早知其身懷二意,不如手刃其賊,如今上當受騙,悔之已晚!

起初,百姓誤以為何都統全家都在城內,可以賴其全力固守,等到明白了真相,人心便不安起來。

元人兇殘,百姓飽受其害,城孤兵少,豈能安定?當時,元兵已攻陷長道縣,重兵壓向了州城。其戰局嚴峻,可想而知!

陳寅與通判賈子通一道,審時度勢,臨危不亂,毫不畏縮。面對一座孤城,一面出榜安民,動員百姓一起守城;一面譴出敢死之士,分頭去搬救兵。與此同時,又拿出家中積蓄及州庫資財,散發忠義民兵,來鼓舞士氣。

守城不是三日兩夜的事,陳寅做了長遠的準備。他想,只要守住州城,待各路救兵一到,裡外夾擊,又有洮民百姓,愛國心熱,收復失地,定能反敗致勝。

陳寅向來受人們敬重,愛國愛民之心在危難時刻更贏得了人們的理解。他攜同家眷二十八口,巡城時說:

“如果人人各顧其家,傾巢之下,難有完卵。我也是有家小的人,願與大家一道共存亡!”

賈子通領著家眷十二口,親臨城防,配合陳寅,對忠義民兵說:

“只要大家並肩守住州城,待救兵一到,便可化險為夷,擊敗胡人!”

何進逃城,陳寅和賈子通誓死守城,二者對比是何等鮮明。善良的百姓們心裡自有一杆秤!一時間,全民皆兵,踴躍參戰,四周城防,嚴陣以待。(未完待續)

原創:灑得碧血千秋顯,留得忠孝駐人間——話說西和州城隍之二

忠烈祠舊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