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表現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認識和方法。中國畫家對生活中的實體形象在提煉、概括當中,運用的不是寫實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實性、典型性。那麼,中國繪畫藝術審美意識物化形態的特徵是什麼?簡單說來,就是“寫意性”。


  把“寫意”視為筆墨形式,是明以後的事。中國畫的“寫意”,是中國傳統美學的藝術觀,是中國繪畫藝術的表現方法,是迥異於西方美學的另一種美學體系。它理應包括從經營意象、塑造形象,到表現思想主題的整個創作過程。如果把“寫意”簡單地看成是筆與墨之間的一種形式和單純的繪畫技法問題的話,就會妨礙我們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瞭解。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神似論”所以成為中國古代畫論中的一支巨流,因為“神”是主宰形貌的精神本質。所謂“形無神不活,神無形而不存”,表現物象,沒有“神”,不管“形”怎樣鮮明、逼肖,也很難生氣鬱勃。所以把寫“神”、表現“神韻”“神似”作為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現。中國畫在注重“神”之外,還更注重“意”,因為“神”多在物“意”之中,輕“形”與其說是基於重“神”,毋寧說是為了表“意”。因為從藝術表現看,“意”是構成“神似”“神韻” 的重要條件。“意”既是中國繪畫的繪畫觀,又是創作方法。
  “意”的內涵在中國古典繪畫中是比較寬泛而多義的。“意”除指畫家的主觀意志、情思、畫的意旨、意蘊外,還指神似、神韻、意趣;也指藝術表現上的含蓄和精練概括,當然更指意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繪畫中似無嚴格的界定,這表明中國畫在追求“意”的表現上,是從對具體形象的表現發展為對作品畫意的表現。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意”的基本特徵,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不到之到”。清人查禮在他的《畫梅題跋》中論畫梅時說:“畫梅不要像,像則失之刻。要不到,到則失之描。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中國畫“不似而似”則似在“神”,“不到而到”則到在“意”,這是藝術的更高境界。


  “精而造疏,簡而意足”,這雖說是宋人的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但它可以代表中國繪畫藝術的審美原則。“精”之所以要“造疏”,“精”在中國畫中所以未能長足地發展,是因為中國繪畫藝術多以“謹細”為忌。這在唐人的《歷代名畫記》中就已提出:“精之為病也,而成謹細。”“謹細”是指對物象外在形貌的過分刻畫。張彥遠的《論畫體》有一段文字對我們瞭解這一審美原則,特別是對理解中國畫的重“意”很有幫助。他說:“夫畫物特忌形貌彩章,歷歷具足,甚謹甚細,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於了。”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中國畫的“寫意性”是傳統美學的藝術觀

盧芳工筆畫作品


  在中國畫的創作中,隨著主觀描寫的增加,從塑造形象的寫神、表意和追求自然渾成中生髮機趣,進而又產生了表現畫家自己思想、情意和主題內容的“寫意”。但是無論是表現具體形象的“神”“意”,或是為表達畫家思想感情和畫中主題的“寫意”,其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這就是元人湯逅所說:“以意寫之,不在跡象。”“不在跡象”並非不要依據客觀“跡象”,而是說依據“跡象”,但不為“跡象”所牽,是化客觀跡象為主觀跡象。表物象之“意”是畫家在他創造性想象的過程中,為了創造足以“達心…適意”的藝術形象,可以不受客觀對象拘束;當他創造“達心”“適意”的藝術形象並進而表現自然景色和社會事物時,不僅不受客觀對象的拘束,而且還可以用“運實入虛”或“運虛入實”的手法創造畫意。


  此外,中國曆代畫家、文人也以畫“造意”,這和他們的繪畫觀、審美理想緊密相聯。他們把繪畫看做和創作詩文一樣,也是抒發胸臆的一種方式。他們之所以重 “意”,正是為了以達其心、適其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