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一種煩惱,也是照見陽光

有一天,一個孩子拿著手機,讓我看他玩的遊戲,還說:叔叔,我們在玩這個!我一看,當時就嚇了一跳!玩的什麼呢?原來,遊戲中的他給了自己一槍,然後又在另一個地方復活了。

無獨有偶。其實在幾年前,就曾看見過這樣一個案件:一個少年在玩CS真人模擬遊戲時,真的將一個人殺害。之後,他被警方抓獲時,竟然狡辯說:沒事兒,他會在其他地方復活的。

成長,是一種煩惱,也是照見陽光

這樣的悲劇,其實反映出很多問題,值得社會、學校和家庭引起足夠的重視並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其再次發生。那麼,從哪些地方著手呢?筆者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比較好。

正視網絡的利與弊

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性,網絡的發展,也是如此。一方面,它有利地推動了產業升級,為人們的精神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撐,提供了更多選擇性、可行性;另一方面,其由於承載了巨量的信息,也衍生出了一些負面的因素。而網絡遊戲,便是其中之一。

善於控制情緒的人,或許會將網絡遊戲作為一種消遣。然而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卻將其作為排解家庭空虛、逃避社會責任等事情的工具和載體,趨之若鶩,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為此,社會、學校和家庭都需要積極行動起來,為青少年的成長保駕護航,通過立法、監督、引導,共同搭建起綠色的網絡環境,引導青少年們理性上網,理性對待網絡。

不過,目前的形勢依然嚴峻,任重而道遠。雖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我們仍需要堅定信心併為之努力。

成長,是一種煩惱,也是照見陽光

讓愛,成為看得見的陽光

青少年之所以迷戀網絡,一方面在於網絡極強的誘惑性,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我們的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於青少年成長的關注不夠,尤其是愛的投入遠遠不足。

試想,如果社會給予青少年足夠的愛,那麼就不會出現那麼多血腥的、暴力的,甚至黃、賭、賭氾濫的視域和文本;如果,學校給予了青少年足夠的愛,就不會出現那麼多青少年徜徉在虛擬的世界而無法自拔,厭學、畏學、甚至仇學的情況屢見不鮮;若家庭給予了青少年足夠愛,那麼就不會出現青少年深陷網絡,在虛擬世界中消遣自我、隔離親情。

為此,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理應心往一塊兒想,勁兒往一塊兒使,用愛為他們遮風擋雨,用愛為他們撐起一片藍天。讓愛,成為他們看得見的陽光。

積極、健康、樂觀、豁達、友善......這些才應該是青少年身上應有的本色,應有的特質,而不是自私、暗澀、低沉、消極、充滿敵意......

成長,是一種煩惱,也是照見陽光

發現孩子身上的亮點

青少年越成長,越願意將自己包裹起來,變得有稜角、有鋒芒、甚至讓人感覺像帶了刺。實際上,這是焦慮、不安、迷茫等心理因素在作祟。在他們世界觀和價值觀尚未成熟之時,單純地以為這樣能保護自己。

為此,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應共同努力,在知識上引導、在情感上及時介入,引導他們理性思考,為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打好基礎。引導他們明辨是非、榮辱,懂得理性和非理性的差別。

實際上,我們的青少年是極具可塑性的。他們渴望著被理解、被關心、被呵護、被陪伴。對知識渴求著,也對情感期盼著。

如果我們的社會、學校和家庭能積極傾聽他們的心聲,及時關注他們的興趣、情感的內在和外在的訴求,不但可以培養出祖國的棟樑之才,也可以培養出更具有健全人格、承載著社會、學校和家庭責任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成長,是一種煩惱,也是照見陽光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所以我們的社會、學校和家庭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為他們的健康、茁壯成長創設優良的環境。雖然任重道遠,但是值得傾心付出,值得不斷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