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導語

在古希臘城邦歷史上,雅典和斯巴達是兩個最為強大的希臘城邦。在現代人們的普遍映像之中,雅典以強大的海軍馳騁海洋,而斯巴達則以強悍的陸軍步兵聞名天下。然而斯巴達的海軍也十分強悍,它不僅是早期斯巴達城邦的重要軍隊力量,在斯巴達的征服歷史上也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並且斯巴達整體國家的興衰和也和海軍的興衰息息相關。

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事實上,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國家的海軍實力在古希臘歷史之中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斯巴達的海軍曾經一度衰落,但是卻最終在外力的作用下重新振興,並且一舉將雅典海軍打得落花流水,最終掌握了希臘半島的霸權。那麼斯巴達這個農業城邦制國家為何如此重視發展海軍呢?這就要從古希臘歷史上雅典和斯巴達的海軍軍備競賽說起了。

希臘早期斯巴達城邦海軍的發展與興盛

公元前6世紀中期,斯巴達城邦陸續和科林斯、邁加拉等周圍城邦締結了軍事同盟條約,至公元前530年,斯巴達作為領頭羊成立了鬆散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一舉成為希臘半島最有影響力的城邦國家,這項軍事同盟的成立也是斯巴達傳奇霸業的開端。在組建軍事同盟之前,雖然斯巴達人自己也有一支海軍,但是斯巴達海軍的主要船隻是一般性的商船,它們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運輸士兵,在海面上根本沒有像樣的戰鬥力。

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公元前5世紀初,斯巴達國王克利奧墨尼斯上臺之後,他意識到了斯巴達海軍方面的孱弱,因此開始大規模組建斯巴達海軍,準備對外擴張戰爭。公元前492年,雅典和斯巴達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它們正在聯合希臘本土的城邦國家,對抗即將展開入侵的波斯大軍,然而這時隸屬於希臘城邦的厄基納卻投降了波斯帝國。為了懲罰背棄行為,雅典要求斯巴達派遣海軍給厄基納一個狠狠地教訓,兩國於是共同組建一支海軍跨海討伐厄基納。

問題在於,當時的厄基納是希臘城邦之中的海上強國之一,它擁有70艘規模宏大的戰船,背後又有著波斯帝國的支持,如果當時斯巴達和雅典的海軍力量不夠的話是無法進行遠征行動的。為此,斯巴達派出了20艘戰船參與了這次軍事行動,並且其中還有著3艘使用三層槳作為動力源的新式戰船。

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對此,古希臘著名戰爭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一書之中評價說:“三層槳新式戰船的出現,是古希臘城邦海軍發展和強盛的重要標誌。”斯巴達既然能夠自己製造當時最為先進的海軍戰船,那麼它的海軍實力自然不會弱於其他希臘城邦國家,不過,此時的斯巴達海軍相比雅典海軍來說並沒有明顯優勢,只能說處於中游水平。

然而藉助於伯羅奔尼撒同盟的力量,斯巴達的海軍實力在此時依然不可小覷,憑藉這樣的海上力量,斯巴達完全能夠做到保家衛國。不過也正是因為斯巴達海軍算不上強大,因此這個時候斯巴達的影響力只能侷限於伯羅奔尼撒半島之內,儘管為了開疆擴土,斯巴達海軍幾次對外用兵都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斯巴達卻無法長久地維持它對新領土的控制。

《尼西阿斯和約》與斯巴達海軍的迅速衰落

公元前480年前後,先天並沒有海軍優勢的斯巴達海軍開始逐步走向衰落,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斯巴達的主要競爭對手——雅典城邦海軍的迅速崛起。通過梭倫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城邦內部的工商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使得希臘的海上商隊勢力不斷壯大。為了保護商船,希臘海軍也有了極大的發展,公元前499年,雅典海軍已經擁有了50艘戰船,甚至擁有了和波斯帝國海軍叫陣的實力。

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而此時,斯巴達海軍的戰船依然維持在20艘左右,這就使得斯巴達的政治地位和盟主地位岌岌可危。公元前482年,波斯人水陸齊頭並進侵犯希臘城邦,希臘城邦代表齊聚科林斯,共同商討對付波斯軍隊的辦法。在這場聯盟會議之中,由於斯巴達的陸軍在希臘各城邦之中戰鬥力最強,因此斯巴達擁有了希臘聯邦陸軍的最高指揮權。但是在海軍指揮權方面,海軍實力最為強大的雅典和敘拉古之間爭吵不休,最後雖然雅典自願放棄了聯邦海軍的最高指揮權,但是卻因此耿耿於懷,結果最後海軍的最高指揮權還是歸斯巴達所有。

公元前480年,在斯巴達的領導之下,希臘諸城邦的艦隊在愛琴海迎戰強大的波斯海軍(薩拉米斯海戰)。在戰前部署之中,斯巴達由於嫉妒希臘海軍的強大,因此將雅典海軍排在艦隊的最左側(古希臘以右為尊,以左為卑),並且還讓雅典海軍的部分軍隊停留在後方充當預備隊,而斯巴達海軍則居中掌握全局。對於這樣的排兵佈陣,雅典人雖然十分不滿,但是為了勠力同心共同擊敗波斯海軍,雅典人只能暫時選擇忍耐。

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戰役開始之後,雅典海軍抓住有利時機,雅典海軍在左翼奮力作戰,率先擊潰了負隅頑抗的腓尼基艦隊,憑藉一己之力一舉逆轉了薩拉米斯海戰的局勢。波斯軍隊被擊潰之後,雅典和斯巴達的110艘戰艦前往追殲波斯海軍殘部,在米卡列海角之戰中。雅典海軍更是將斯巴達國王列奧提基達斯的命令丟在一邊,迅速擊潰了殘餘的波斯海軍,掠奪一番之後揚長而去,這就使得雅典海軍的聲望如日中天。

米卡列海角之戰讓斯巴達海軍的名譽掃地,憤憤不平的斯巴達只好在公元前479年退出了希臘同盟,並且移交了自己的城邦領導權。按理來說,斯巴達應該吸取自己海軍貧弱的教訓,但是僅僅4年之後,斯巴達國會所通過的一項決議卻徹底粉碎了斯巴達海軍發展的一絲希望。

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原來自從斯巴達退出希臘城邦之後,斯巴達人就為城邦未來的發展規劃爭論不休,其中一派明確認為,如果能夠控制海洋,那麼斯巴達就能夠獲得充足的財富,這一派主張對斯巴達的對手雅典宣戰,從海上奪回屬於斯巴達的榮耀;而以赫托馬裡達斯為首的大部分斯巴達人認為,斯巴達強大的方面是在陸軍,因此斯巴達應該揚長避短,放棄和雅典競爭海上霸權,而專心於斯巴達陸軍的軍隊建設,斯巴達國會最後通過了赫托馬裡達斯的建議。

正在斯巴達海軍發展停滯不前的時候,雅典海軍開始迅速崛起:公元前461年,雅典控制了愛琴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墨伽拉,隨後數年,希臘海軍開始入侵波奧提亞地區,甚至直接威脅到了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陸地利益。由於雅典的囂張氣焰影響了伯羅奔尼撒同盟很多城邦國家的既得利益,而斯巴達又因為海軍的衰落無法維護同盟城邦的利益,因此導致諸多盟友都對斯巴達十分不滿,科林斯抱怨斯巴達沒有為自己提供有力的軍事支持,甚至一度威脅斯巴達要脫離伯羅奔尼撒同盟投奔雅典。

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雅典正是抓住了此時斯巴達內外交困的局面,才大膽發動了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的第一階段,雅典首席將軍伯利克里指出了一條屬於雅典的制勝之道:“只要我們能夠堅守陸地上的雅典城堡,那麼斯巴達的陸軍就無機可乘;相反,在海上雅典海軍有著絕對的領導權,只要對斯巴達漫長的海岸線進行騷擾,那麼很快斯巴達就會支撐不住。”

事實正如伯利克里所想的一樣,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初期屢遭敗績,但是雅典方面也並不好過。由於所有雅典居民退守城堡,導致雅典城邦內部的公共衛生條件變得極其惡劣,先後爆發了數場大規模的瘟疫,導致雅典自身的實力也遭到嚴重削弱。公元前423年,雅典和斯巴達最終達成《尼西阿斯和約》,它限定斯巴達海軍最大艦船的排水量不得超過500塔蘭特(125噸),並且嚴禁斯巴達人在海面上乘坐戰艦。

波斯幫助下斯巴達海軍的再次崛起

然而頑固的斯巴達人依然將自己的幾艘破船停在港口之中,對雅典海軍的崛起視而不見。藉著《尼西阿斯和約》爭取到的喘息機會,斯巴達人企圖重新鞏固伯羅奔尼撒同盟,它先後對北部的曼提尼亞等城邦發動戰爭,強迫北部城邦臣服在自己的陸軍武力之下,而對海軍的發展依然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

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不過公元前416年,得意洋洋的雅典派遣自己最精銳的1萬餘人海軍遠征西西里島,最後卻遭到了毀滅性的失敗,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勝利天平開始倒向斯巴達一邊。此時,和雅典素為世仇的波斯帝國認為,雅典海軍的毀滅正是將滅亡雅典的大好機會,因此波斯帝國派遣地區總督提撒弗利斯等人加緊和斯巴達人聯繫,兩方一拍即合達成了多方面的合作,波斯帝國答應為斯巴達人重建海軍籌措資金,並且為斯巴達海軍定時發放工資。

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公元前407年,波斯沿海總督小居魯斯對斯巴達城邦給予了大力的幫助,在訪問斯巴達海軍將領萊山德期間,小居魯斯一次性送給了對方500塔蘭特的黃金。2年之後,小居魯斯奪回了波斯王位之後,更是大筆一揮,將自己先前轄區的稅收收入全部送給萊山德用於支援斯巴達海軍建設。

在波斯帝國的大力贊助之下,斯巴達的海軍實力開始迅速膨脹。公元前405年,斯巴達海軍已經有了200艘戰船,財大氣粗的斯巴達自然準備拿老仇人雅典小試牛刀。同年,斯巴達海軍發動了阿哥斯波塔米戰役,將雅典的160艘船隻和4000名雅典水手全部俘虜,乘勝追擊的斯巴達海軍隨後包圍了雅典城,封鎖了附近海域。

斯巴達海軍興衰史:誰控制海洋,誰就掌控了希臘半島的統治權

公元前404年,雅典城邦宣佈向斯巴達人繳械投降,建立由斯巴達人所扶持的30人僭主統治,雅典的民主政體遭到了斯巴達人的毀滅性打擊。雅典城牆全部被斯巴達軍隊拆毀,雅典海軍從此之後只允許保留12艘船隻。從此,斯巴達海軍再次取代了雅典海軍,成為了愛琴海上的希臘城邦霸主,這一霸主地位保持了將近30年之久。

從斯巴達海軍的興衰史可以看得出來,如果斯巴達人沒有海軍,那麼他們在希臘地區的霸業根本無法重新建立,由於古代斯巴達城邦將近半數的國境線都位於海面,因此斯巴達的海軍興衰和斯巴達城邦本身的興衰緊密相連。斯巴達海軍的興衰史告訴我們,在古希臘時期,誰能夠掌控海洋,誰就能擁有整個希臘半島城邦的統治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