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马云执着做乡村教育支持者和新东方俞敏洪炮轰不读书教师教不好学生现象?

放歌云中


你好,我是大家教育资讯,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马云执着地做乡村教育的支持者和俞敏洪炮轰“教师不读书的教师教不好学生”,先不评价他们对错与否,这本身说明这些在社会上“功成名就”的大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重视,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教育,他们对教育的支持也好,对教育的“炮轰”也罢,都摆脱不了他们身上的教育情结。

先谈马云。马云是商界的奇才,用一生心血创办阿里巴巴,他的公司以及他个人在社会上、在全世界的影响姑且不谈。近些年,他对教育情有独钟,也具有忧患意识,在杭州买地创办学校、在全国实行“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了教育事业、尤其是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马云深知乡村教育事业的窘状,知道乡村教师的处境。2014年12月,马云公益基金会注册成立。第二年乡村教师计划启动,以此为起点,乡村校长计划、乡村师范生计划、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乡村少年宫计划等项目陆续出炉。五年来,以点连线,以线带面。马云公益基金会通过一个个发力点,勾勒出一套针对中国乡村教育的支持体系,完成了从人才软件到硬件设施的全覆盖。这五年,入选了500名老师、200名师范生和60名校长,其中79%的入选者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直接影响学生1万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如今,我们处在技术变革的分水岭,值得重新审视老师这个角色的责任与义务。马云说:“创造力、‌‌创新力,‌‌有建设性的思考,‌‌独立的人格,‌‌这才是我们今天教育要走的方向。”所以,他不惜巨资与精力,投入到改变中国乡村教育现状的伟大实践当中。

再说俞敏洪。俞敏洪本身从事教育工作。俞敏洪在演进中的言论惹过不少麻烦,比如他的“女性堕落论”就曾遭到网友的讨伐,甚至俞敏洪因此专门道歉。

这一次,俞敏洪炮轰的是中小学教师。最近他在一次直播中说:“有很多中小学老师,一年也不读三五本书,而且一辈子都是教教科书上那点东西,不断地重复又重复,最后自己也被掏空了。所以我们发现不少中小学老师,到最后变得知识面很窄,远远没有能力把当代的学生教好。”对于俞敏洪的这番言论,立即遭到了很多教师的反对,让他再一次处于舆论漩涡。我觉得,俞敏洪这次直播,是说了一个客观的事实,提了一个正确的问题,但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首先,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讲授的内容一定是重复的。身为教师,其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是一届一届轮换的,学生在变,教材不变,教师当然要不断重复。即使在新东方,也不可能毕业了一拨学生,再来一拨新的,教学内容就发生变化。不仅中小学,其实在大学也是如此。

在教材不改的情况下,老师的授课肯定难有创新,这其实很正常。至于教师“被掏空”更是无稽之谈,教书不是卖水果,卖给你了他就没了。教书是知识的分享,教给你之后他自身并无消耗。这是起码的常识。

其次,判断教师的资格和能力,要基于他过去读过多少书,而不是现在读了多少书。

教师尤其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相信即使再过几十年,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也得学加减法,语文课也得是拼音和生字。可能教学方式、教学设备会有较大的变化,但授课内容的改变不会特别大。从本质上讲,当代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也没有什么不同,合格的老师都能够把他们教好。

更不用说,教师每年都要进行继续教育,每隔几年有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会被淘汰。教师就算不读书,他们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教学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变化,进行主动或被动地学习,保持着知识和能力的更新。

再次,在知识简单而固定的前提下,教育效果其实和教师的知识多少关系并不大。

在小学教师这个行当,学历最高、知识最多的教师,不一定教学效果最好。中小学教育不是做学问,教师向学生传授那些基本的知识,教师的人格魅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课堂控制能力等更为重要。这些能力,可以从读书中得来,也可以从实践中得来,甚至有些人是天生的素质。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有一些学历不高,但年轻漂亮、管理严格的老师,教学成绩比那些名校毕业的老教师更好。虽然俞敏洪读的书足够多,但去小学一年级教孩子们10以内的加减法,不一定比普通的小学数学老师教得好,教孩子们基本的汉字书字,不见得比小学语文老师教得好。

俞敏洪提出大家应该多读书,老师们应该多读书,当然是非常正确的。所谓开卷有益,多读书不管是对个人职业的发展还是国民素质的提高,都有益无害。我也希望中小学老师都能够博览群书,学习不倦,出口成章,甚至著作等身,做一个教育家。

但这是不可能的。客观地说,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是普通的教书匠。他们熟练掌握中小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一拨又一拨合格的学生。这样的老师,同样值得尊敬和肯定。

再回到提问者的问题本身,无论马云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执着,还是俞敏洪对教师的“指责”,这些现象无疑给我们教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为马云的执着点赞!可以同俞敏洪的观点商榷!


大家教育资讯


被强制退休:就是“执着”……


用户1268218296693


马云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4年,相继开展了教育、环保医疗、企业家精神、女性领导力四个方面的公益项目。3月30日该基金会向社会发布:3月30日起至5月30日,2020年“马云乡村教育人才计划”面向全国的乡村开放申报。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云乡村教育人才计划”的相关情况。

“马云乡村教育人才计划”包括“马云乡村教师计划”、“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和“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三个公益项目,申报均面向全国乡村开放。同时,为助力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事业,在同等条件下,原“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中所列县的乡村地区申报者将优先考虑。

每位获奖教师将获得总计10万元的支持,包括持续三年的现金资助和专业成长支持。

每位入选校长将获得总计50万元的支持,其中,10万元用于帮助改善个人生活;10万元用于领导力提升,包括参与国际游学,领导力培训等;30万元作为实践基金用于所在学校。

每位入选师范生将给予持续五年、共计10万元的支持,帮助他们在乡村一线成就个人价值,为乡村儿童带去优质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国家努力推进的一项工作。特别是乡村学校的办学情况一直比较落后。乡村学校被关注的比较少,校长、教师获得成长的机会更少。马云的乡村教育人才计划,把关注点放在对实施教育的人的身上。致力于对长期坚守在乡村学校,努力工作的优秀乡村校长和教师进行评选和奖励。特别是送这些优秀的乡村教师参加高端培训,甚至境外培训,可以说,从中国教育当中最薄弱的地方开始发力,在教育领域内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和认同。

特别是今年的项目还有以下几个变化:

1. 申报范围扩大:面向全国乡村地区进行选拔;

2.校长计划申报由推荐制改为校长可直接进行申报;

3.人数扩大:师范生计划由每年选拔100人增加至每年选拔300人。

从这三点变化也能够看出,马云加大的“乡村教育人才计划”的力度,不仅增加了人数,扩大了范围,还增加校长直接申报。教育情怀和对教育的支持,使人敬佩和感叹!

至于俞敏洪,如果我们在网上看一下他和新东方教育。应该是没有做过公益性的教育活动。这几年,他关注的应该都是怎样投资挣钱的事情。还不忘攻击说“教师读书少能力差教不好学生”。马云是扶持和助力教育的发展,帮助教师不断成长!俞敏洪是在教育地盘上掘金挣钱,可以说一边挣着教育的钱,一边指责教育的人—教师。这就是他们的根本不同!


教育and成长


首先声明,这只是我个人观点。两个人都是成功人士,都是中囯14亿人口中耀眼的星星。但重量级别还是有差异的。马云情商高,口才还好,说出的话滴水不露;俞敏洪这情商,我只能呵呵了,隔三差五就来个争议,不知是他口无遮拦,还是在刷存在感。

马云深系乡村教育,他自己本身就是教师出身,读的大学也不是什么名校,所以他没有那种学霸的傲慢,深深理解基层教师的不易;俞敏洪靠着自己的韧劲上了北大,脱离了农村,基层教师和最高学府的学术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语。如果基层教师个个心怀天下能力非凡,又有谁愿意去当孩子王呢?

马云是大格局,俞敏洪要小的多了。




春水话生活


马云执着的支持乡村教育是有原因的,他自己上的学校,第1次没有实现目标,他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让他有机会接触外国人,接触名人,走向世界,取得成功成为首富,教育的作用太大了,在他的生意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成功主要是教育得来的,但是整体来说国民的素质的提升还是有很大空间的,好多人在乡村。乡村是个短板。短板如果上不来,我们的整体教育水平也很难上来。马云愿意逆向思维。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国家,提升人的文明素养,还是要从乡村教育抓起,他是很有眼光的人,看问题很深刻的人,也是特别现实的人,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值得我们佩服他的意见是非常中肯的。

俞敏洪的观点也一样。都是从自己的经历中体会出来的真实的想法。





向山举目


俞敏洪曾经也是一个老师,现在办的新东方培训学校也是红红火火,不知道您看到现在老师们中存在的客观事实了吗?

如果您真的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出出力,而不是光嘴上说说中国广大的老师们应该怎么怎么样。

既然您觉得现在很多中小学老师读书少,不如在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像马云一样,资助一下老师们关于读书方面的事情,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一点点贡献。

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老师们会感谢你,学生们也会感谢你。





林家妹子的日常


俞敏洪和马云不好比,也不能比,马云的境界俞敏洪是无法达到的,不在一个层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