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學專業設置“動手術”!多地多校開出“新葯方”

如何對待高校專業設置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近日,多地多校給大學專業“動手術”,綜合考量拿出“藥方”,加快建立專業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隨教育小微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好做法。

大學專業改革 國家一直在行動

2018年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公佈了《下達2017年動態調整撤銷和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共有25個省(區、市)的129所高校撤銷340個學位點。

2018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撤銷了135所高校的241個專業。

2018年9月教育部印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通知》明確,加快建立專業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推動就業與招生計劃、人才培養的有效聯動。

大學專業改革看看地方和高校怎麼做

山西省:力爭“十三五”末削減現有本科專業數量200個以上

山西提出,力爭到“十三五”末,全省高校現有本科專業數量削減15%到20%,總數削減200個以上。限制淘汰過剩低質錯位專業,限制過剩專業,對山西省布點較多、規模較大、近三年社會就業率較低、社會需求飽和的本科專業,原則上限制新增或調整撤銷。在此基礎上,山西增設100個以上急需新興專業。遴選3-5所本科專業優化調整示範高校,支持條件成熟、有帶動作用的高校率先改革,一步調整到全省平均水平。

浙江省:嚴格控制增設限制類專業

2018年6月,浙江省教育廳就2018年度浙江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有關事項發佈通知,鼓勵高校增設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相關專業,嚴格控制增設限制類專業。《通知》指出,有下列情況的專業原則上將限制設置:一是不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發展規劃的專業;二是社會需求不大、就業前景不好的專業;三是學校現有辦學條件不足、基礎不實的專業;四是全省重複設置過多的專業;五是同一設區市內已有3所以上學校開設的專業;六是國家控制布點專業。

山東省:連續5年不招生的本科專業予以撤銷

2018年5月,山東省教育廳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度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部署本科專業設置相關工作。按照要求,高校新增專業,不得設置限制性目錄中的專業;調整專業,應事先對擬調整專業在校學生的培養工作作出妥善安排。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辦學條件嚴重不足、教學質量低下,連續2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除個別特殊專業外,應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連續5年不招生的專業,應提出撤銷。高校可根據社會需要、自身優勢和特點,在專業屬性範圍內自主確定專業培養方向,但專業培養方向不得作為專業申報。專業培養方向不作為招生專業列入招生計劃。通知還指出,本科專業總數量在50個及以上的高校,應以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為主要目標,2018年原則上不予新增本科專業。專科專業數量多於本科專業數量的本科高校,應儘快調整專業結構,將專科專業調整為相應的本科專業。公辦本科院校原則上不再增設專科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依託“四個一批”專業建設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

中國傳媒大學依託“關停並轉一批、升級改造一批、重點建設一批、規劃設計一批”“四個一批”專業建設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激發專業辦學的內生動力,增強專業發展與國家、社會、行業需求的契合度,突出未來發展特色,著力建設體現卓越、特色、前沿及發展潛力的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高水平專業。

中山大學:由調整前126個本科專業辦學權調整為77個招生專業

中山大學在實施本科專業動態調整之前,有126個本科專業辦學權,經過多年調整,去年,中山大學本科招生的專業數量已調整為77個。校長羅俊強調,這樣的改革是圍繞大學的根本目標人才培養進行的。

大學專業改革 聽聽專家這麼說

陳超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學校和政府有關部門應聯合建立專業退出機制

在今後的學科調整中,學校應強化公開、公正和公平意識,既要考慮專業的市場狀況,又要考慮專業的歷史傳統,還要徵求廣大師生員工的意見,更要尊重學理方面的要求。學校和政府有關部門應聯合起來,建立科學、合理、公正的專業退出機制,在取締對不起良心的專業過程中,既要堅持實質公平,更要堅持程序公平,要對社會開放,擴大參與,才能降低專業退出難度,減少各種障礙,實現專業發展的動態調整和良性發展。

羅志敏 鄭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強化對已開設專業的調研、評估和審查力度

對高校來講,一要把好本校新申報專業的第一道關,堅決遏制某些院系不講原則、不顧條件的上新專業;二是要時常自查自糾,利用多方評價和已有的以專業負責人為中心的獎懲機制,強化對已開設專業的調研、評估和審查力度,從中發現不合格專業,問題少的要限期整改,問題多的要堅決清退。從政府主管部門出發,要細化對新開辦專業的審批流程,不僅要看專業申報書,還重在實地考察和驗證。從長遠來看,還是要推進教育經費的撥款和使用辦法,引導高校從重外延式擴張到注重內涵發展上來。

李名梁 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

國家、地方和高校應保持高度協同

如何保持一顆專業“良心”?當前的高等教育辦學形勢告訴我們,建立健全高校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勢在必行。眾所周知,專業是高等教育活動的基本單元,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都主要圍繞具體專業展開。為此,國家、地方和高校就應保持高度協同,努力從教育的內外部規律出發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專業動態調整、預警與退出機制。高校專業如果只增不減,一味搞“大而全”或者“小而全”,會嚴重影響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告訴我們,辦出特色和質量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和根本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