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安史之亂爆發之初,叛軍一路狂飆,大唐幾乎完全無法阻擋。

張巡,在雍丘成功阻擊叛軍達11個月之久(加上後來的睢陽保衛戰,共抗擊敵軍二十一個月),為大唐保住了江淮財賦中心,也為大唐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雍丘保衛戰,包含了:出城逆擊、城池攻防戰、夜襲、草人借箭、攻心戰、補給線保衛戰等各種元素,簡直就是一部古代守城戰的教科書。

其實,這個奇蹟的創造者張巡,此前不過只是一個真源縣令,並無太多軍事經驗,而他所帶的軍隊,也是臨時湊到一起的,戰鬥力參差不齊。

可是,張巡提煉、磨礪了自己的“相對優勢”,挫敗了強大的敵人,創造出戰爭奇蹟。

危急時刻,挺身而出。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

承平日久的大唐毫無準備,叛軍僅33天,即連克開封、洛陽,一路所向披靡。

此後,安祿山兵分三路,一路攻潼關、取長安;一路攻南陽、取漢水;一路取河南、攻略江淮。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安祿山在進攻政治中心長安的同時,也將打擊目標瞄準了大唐的財賦命脈。

長安,是大唐的政治中心;江淮,是大唐財賦重地;南陽,是財賦運輸線緊要處(開封失守後,大運河已難以運輸餉糧到長安等地,大唐遂該運輸通道:由於長江、漢水運至漢中的洋川,再運到長安、靈武等處)。

如果叛軍在淮河、長江、漢水的任一方向形成突破,將摧毀大唐的糧餉生命線。

眾所周知,大唐承平日久,內地兵力十分空虛。尤其是河南戰場,經開封、洛陽之敗,大唐在此實力極為空虛,看起來很難阻止叛軍的企圖。

此時,真源令張巡率吏民挺身而出,開始保衛大唐的命脈。

雍丘之戰,張巡面臨的難題

經過一番複雜的變化後(此前睢陽、雍丘等城反覆易手,不詳細敘述),張巡擔負起了防守雍丘的重任。

張巡奮起報國,勇氣可嘉,但卻有著幾個致命的難題。

1、兵力不足且倉促集結。

張巡起兵時,率的是“吏民”。此後,又整合了一些其他部隊。(如賈賁戰死後領其眾,另有南霽雲等自願相從者。)

因此,張巡不但兵力嚴重不足,而且部隊既缺乏足夠的戰鬥經驗,又缺乏磨合。

2、張巡本人缺乏陣戰經驗。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張巡以其忠義為後人紀念。但是在雍丘之戰前,他並無太多行伍經驗。

雖然張巡“博覽群眾,曉陣戰法”,但畢竟本人缺乏行伍經歷。

陣戰中,許多東西不是讀兵書就能掌握的,但現實又讓張巡沒有時間去“慢慢積累經驗”。

同時,由於還未曾在戰場上證明過自己,張巡需要驚人的領導力,才可能獲得部下的信賴和服從。

3、雍丘城防準備不足。

由於倉促進入戰爭狀態,此時的雍丘,糧草、箭矢等各種急需的戰爭物資都嚴重不足。

同時,雍丘的城牆防禦也不甚牢固(承平日久),在擁有較強攻城武器的叛軍面前,不太靠得住!

主帥本人經驗不足、部隊少且不精、物資匱乏、城牆靠不住,這個仗怎麼打?

張巡“整軍”:打造“相對優勢”。

非常之事,待非常之人。張巡,正是非常之人。

張巡,以他驚人的天賦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找到並加強了自己的相對優勢,使自己的軍隊成了可以依靠的部隊。

1、以誠待人,獲取軍心,打造出團結、敢戰之師。

敵強我弱,如果團隊沒有團結、敢戰的亮劍精神,那真的就不要打了!

張巡,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做好了頭狼,迅速給隊伍帶來了亮劍精神。

張巡有一“特異功能”:過目不忘。他每次問了將士性命,就能牢牢記住。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拿破崙因真誠對待士兵而得到士兵的擁戴。

我們讀拿破崙的傳記就會發現:拿破崙也有這種本事。這種尊重,往往能讓將士們感動、效命!

所以,每戰時,張巡不親出,遇到有退卻的,張巡已經親自補上他的位子,“我不會退,請與我一起戰”!將士感其誠意,往往一往無前、以一當百。

張巡可不只是記憶力好而已,以誠待人賦予了他獨特的個人魅力。

他待人“封鎖所疑,賞罰信,與大家同甘共苦!即使是地位再卑賤的人,他都整衣來見。

南霽雲,原本出身卑微但武藝高強。原先跟從尚衡。在與張巡打過交道後,對人說:張公開心待人,真吾所事也“,便留在了張巡身邊。張巡不願挖友軍的牆角,要勸他回去,但他仍然不走。尚衡令人用金帛來迎,他仍不走。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忠義之情,能傳達給每一位將士,也能跨越歷史長河,傳達給後人。

可見:張巡以他獨特的個人魅力,獲取了軍心。

可以說:在雍丘、睢陽之戰中,張巡軍所表現出的那些堅韌、團結、一往無前的氣質,正是“亮劍精神”。而這些氣質,正是張巡這位“頭狼”所賦予的。

相比之下,他的對手,主要由少量北方精銳和大量投降的中原軍隊組成,戰鬥意志遠不如張巡軍。

2、獨特的“教戰”法,打造出小規模作戰的“相對優勢”。

當然,僅僅只會“嗷嗷叫”,卻在戰鬥力上處處不如人,也是不行的。

張巡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了獨特的“教戰法”。

他並不按照古代陣法“教戰”,而是賦予了手下將領足夠的自主權。有人問他緣故,他答:古代人心淳樸,大家都按規矩來打。現在胡人雲合鳥散,變態百出!所以我“教戰”的方向是讓兵識將意,將識士起,上下相習,人自為戰。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在變態百出的胡騎面前,古陣法已難以應對,張巡以務實、創新打造新的作戰方式。

這種“教戰”法非常符合實際。

一方面,降低了軍隊的磨合、訓練難度,使唐軍集中精力打造出了“小作戰單位”戰鬥力的優勢。

另一方面,

“小隊多組”極其符合雍丘、睢陽的地形。

如此,經過張巡的整頓,臨時集結起來的唐軍形成戰鬥力,開始了他們史詩級的表演。

雍丘初戰:成竹於胸的“冒險”。

張巡沒有得到多少準備的時間。

二月十六,張巡開始領導雍丘作戰,三月初二,令狐潮等人就帶了四萬敵軍來攻城。

此時,張巡兵力不過數千,且城防不固,“眾懼,莫有固志”。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與張遼威震逍遙津一樣,面對強敵時,只有先挫敵銳氣,弱勢方才可能長期守城。

張巡採取了與當年張遼一樣的應對之策:出戰挫敵銳氣!

賊兵精銳,有輕我心,今出其不意擊之,彼必驚潰。賊勢稍折,然後城可守也。——《新唐書》

隨後,張巡率領千人,分數隊出擊,開門而出!“賊以出於不意,人馬辟易,遂退去”。

難道令狐潮的叛軍是飯桶嗎?四萬人,被千餘人殺退!

這種出擊,可不是碰運氣!張巡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相對優勢”。

1、雍丘戰場獨特的地形。

如果是在一般的戰場上,千餘人再是神勇,去衝擊四萬大軍,是找死!

即使敵人一開始沒有準備,利用兵力優勢,從兩側圍上去,那千餘唐軍馬上就會被包餃子吃掉!

可是,雍丘戰場不同。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今天杞縣附近的水網已較複雜,唐代時尚有一些古河縱橫(如睢水),水網比今天更復雜。

唐代的雍丘附近,水系比今天覆雜得多。汴河、睢水、渦惠河,以及他們的支流和白羊陂這樣的湖泊縱橫其間。

陰曆三月,已經進入豐水期。這些河流、湖泊將戰場切割為數個小板塊。

因此,當張巡發起進攻時,叛軍難以發揮兵力優勢及時進行包抄、迂迴,反而容易在唐軍的突然襲擊下陷入混亂。

2、張巡對頭的戰法。

張巡利用地形之便,千餘人分數隊,每隊數百人發起進攻。

隘路打勝仗,全在頭敵。頭敵抵擋不住,後面雖有好手,亦被擠退。——曾國藩。

一方面:唐軍雖然總體戰鬥經驗不足,但經過前期一系列作戰,已經選拔出了一部分精銳,其中不乏南霽雲這樣的猛將。他們在這種小規模作戰中,個人勇武往往能發揮極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這數個數百人組成的小隊,都是獨立的戰術單位。張巡教戰時,未教大陣,主要就是操練這種小隊的作戰,這些戰術單位的磨合已經基本成型。

而對面的叛軍,因地形原因,各戰術單位的整頓、集結都需要時間。

張巡只需選擇合適的精銳部隊,找準敵軍尚未形成戰鬥力的時機,即可順利實施襲擊!

如此,張巡一波襲擊,擊退敵軍,穩定了唐軍士氣。

“賊勢稍折,然後城可守也!”的目的達到了

靈活的城池攻守戰:節奏

次日,令狐潮整頓軍隊,開始攻城戰。

令狐潮的攻城套路是:1、以炮車破壞城牆;“設百炮環城攻之,樓堞皆盡”。2、士兵從城牆損壞處衝上城去。

俗話說:新兵怕炮、老兵怕槍。以常理度之,光是“百炮攻之,樓牒皆盡”就夠城裡的唐軍(尤其眾多新兵)喝一壺了。

不過,該套路表面拉風,卻也不是無解:

1、唐代炮車沒有精準的瞄準系統(用經驗進行直瞄射擊),無法進行精準打擊。

因此,當叛軍發起攀城作戰時,相應區域的炮車一般會停止發射,無法提供持續的火力掩護。

同時,在攻擊手段轉換時,往往可能出現一個時間差,給對方可趁之機。

2、由於反作用力的影響,炮車幾乎不可能連續擊中同樣的區域。

因此,唐軍可以及時在城牆損壞處採取措施。(古代版“跳彈坑”)

3、當時的炮車發射速度較慢且移動較為困難,極易成為防守方的攻擊目標。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百炮攻城+步兵突擊氣勢雖猛,但張巡並非沒有辦法應付。

唐軍可以一旦找準機會,可以發起反擊,打亂敵軍的節奏。

此戰,張巡的重點是節奏:唐軍修補城牆的速度,超過敵軍破壞城牆的速度,則城池不破!

張巡率軍在城頭,在被損壞的地方,以準備好的木柵進行修補,重新搭建木柵。

俗話說:老兵怕槍、新兵怕炮。如果不是張巡善於安定軍心,守城部隊恐怕早就在百炮面前渙散了。

當叛軍發起攀城進攻時,張巡令人束嵩灌脂,點燃後扔下去燒。

當敵軍節奏轉換時,張巡抓住一切可趁之機發起反擊,打亂敵軍節奏,為守城部隊創造更多修補城牆的時間(主動防禦思想)。

同時,張巡夜間常發起小規模進攻,騷擾、殺傷敵軍。

如此,前後六十餘日,大小三百餘戰,雍丘固若金湯,令狐潮被迫撤退。

想走?哪有那麼容易!

如前所說:雍丘外圍的地形,利於“小隊多組”的進攻。

當敵人退卻時,張巡迅速組織追擊作戰,俘獲胡兵(應是精銳的斷後部隊)二千餘人,軍威大振!

心理攻防戰

五月中旬,令狐潮再次來戰。

這一次,令狐潮選擇了攻心。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葉北之戰後,雍丘西面已無大軍,形勢更危,令狐潮遂採取攻心戰。

當時的外圍形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雍丘西面,叛軍在葉北擊敗了魯炅五萬大軍,一直追擊到了南陽。

如此,在南線,唐軍陷入被動,一時間,雍丘附近沒有唐軍大部隊,成了一座危城。

令狐潮與張巡及手下許多將領都比較熟悉,正是實施攻心戰的時候。

令狐潮問張巡:天下事已去,你為誰獨守孤城呢?

張巡答:你平生以忠義自許。現在你忠義何在?

令狐潮又做張巡手下大將雷萬春的工作,暗地令人射雷萬春,雷萬春面部中箭卻紋絲不動,令狐潮都以為是木頭人了。得知真相後,遠遠對張巡喊:看到雷將軍,我才知道你治軍之嚴!

當時,中原州縣“從逆”者很多,令狐潮的攻心很合乎情境。

可是,張巡打造出的團結、忠義的“相對優勢”已經深入軍心,不可動搖。

當然,氛圍再是團結、忠義,也不可能沒有“另類”。

所以,張巡的這個“相對優勢”,還需要動態管理!

六月,唐軍在潼關大敗,長安淪陷,雍丘與朝廷聲問不通。

果然,張巡手下有六員大將動搖了,他們認為:敵強我弱,天子又不知死活,不如先降了。

張巡表面答應。次日,張巡在堂上設天子畫像,率將士拜之,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思想課。隨後叫來六位大將,以大義斬之!

張巡渡過一劫。不過,看來,在大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只講氛圍、講道理,是不夠的。要振奮人心,還需要解決現實困難,還需要用勝利來提振士氣軍心!

草人借箭,振奮軍心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小說故事,張巡的草人借箭倒是見諸正史。

張巡令人來了一次“草人借箭”。

他令人做了千餘草人,披著黑衣,吊到城下。叛軍以為唐軍又來襲擊,發箭射之。

當夜,唐軍得數十萬支箭,緩解了箭矢不足的問題!

隨後,張巡又將計就計,用逆向思維又狠狠打擊了敵軍一把。

張巡又放下草人來。敵軍見了,懶得搭理。張巡利用敵軍的思維定勢,悄悄以五百死士前去襲敵營,大獲全勝!

次日,張巡又率軍出城逆戰,斬殺敵軍將領十四人,斬首百餘人!

看來,張巡軍已經渡過了軍心危機,人心已固!

令狐潮只得暫回陳留,再做打算。

後路之戰:張巡夜襲的“相對優勢”

令狐潮直接進攻打不過張巡,遂派七千步騎兵屯於白沙渦,斷雍丘補給線。

張巡率軍夜襲,大破之,又在回城路上,殲滅了後續來援的四百敵軍。

這次夜襲,可不只是擊退敵人呀,而是擊潰!

為何張巡夜襲如此厲害?

一方面,情況與我們前面提到的差不多:張巡的部隊特點、戰術特點與地形更為匹配,而夜襲更容易造成敵人的混亂;

值得注意的是,史書對張巡夜襲,常特意提到:率“短兵”。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十八般兵器,各有長短。夜戰中,短兵器往往具有更大的優勢。

在結陣而戰時,長槍等兵器往往能發揮巨大的威力,但在視線不佳的散兵作戰時,短兵往往效率更高。

看來,在無數次的夜襲磨練後,張巡軍已經打造出了一套成熟的夜襲戰術!

另一方面,我們看張巡的俘虜政策:張巡抓獲的滎陽、陳留來的脅從兵,往往解散歸業;只是處決安祿山自河北來的部隊及胡兵。

當時,安祿山在南線的兵力配置原則是:少量北方帶來的精銳與大部中原降軍一起作戰。

如此,張巡的襲擊戰術,既能迅速製造混亂,同時,大批戰鬥意志不強的中原叛軍往往會影響少數敵軍精銳,故張巡常能以夜襲迅速擊破兵力強大的對手。

不久,張巡又數次以夜襲之法,擊敗叛軍,使叛軍長期無法斷絕雍丘後路。

轉移:心中有大局

雍丘雖然打得好,但是,雍丘之戰,是整個南線戰場的一部分。

隨著整個南線戰場局勢的變化,張巡到了要放棄雍丘的時候了。

在保護江淮的戰場上,唐軍的總體部署是:以彭城(徐州)為支點,從北海到穎川形成一個扇形防禦體系。

十一月,穎川失守;不久,濟陰、東平相繼失守。

如此,叛軍已經事實上突破了唐軍的第一道防線,可以隨時威脅睢陽。而一旦睢陽失守,江淮將不保!

相對優勢:敵強我弱,張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衛戰的?

隨著穎川等地的失守,張巡退守睢陽更利於大局。

如此,集中力量保住睢陽,已是對大局更有利的選擇。

就在敵軍籌劃攻取寧陵,切斷睢陽與雍丘聯繫時,張巡退守寧陵。不久,又退守睢陽。

更為慘烈、經典的睢陽保衛戰,即將開始!

總論:找到“相對優勢”,才能以弱勝強。

我們常常把“迎接挑戰”掛在嘴邊。

所謂挑戰,往往意味著:不管是我們自身的經驗,還是團隊的能力,都還不能盡如人意。而我們的對手十分強大,我們的時間不夠用。

此時,如果我們不能快速找到,並締造出自己的“相對優勢”,所謂“迎接挑戰”不過只是一句空話。

張巡之所以能完成這樣的奇蹟,正在於他找到了自己的相對優勢(也就是某位互聯網大咖所推崇的“太極理論”,他早年藉此理論,在中國市場擊敗了某個強大的國際電商平臺)。

1、意志堅定、以誠待人、凝聚人心,打造出戰鬥意志的“相對優勢”。

挑戰來臨時,人們往往感到恐懼、動搖,如果放任這種情緒擴散,我們往往自己就被自己打敗了,根本無法迎接挑戰。

實力不如人,如果意志也不如人,那就真不要打了!

因此,凝聚人心,往往是“挑戰者”們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方面,張巡意志堅定、以誠待人,既打造了團結的氛圍,又吸引到了南霽雲這樣優秀的人才,凝聚了人心。

另一方面,面對動搖分子,張巡絕不拖泥帶水,以霹靂手段,乾淨利落地除掉,並“以大義責之”,加強對人心的激勵。

如此,面對敵人氣勢驚人的攻城武器“轟炸”,面對敵人處心積慮的攻心之術,唐軍都能從容應對,化解危機。

2、找到戰術上的“相對優勢”。

如果沒有實際戰鬥力上的“相對優勢”,僅以忠義勸人,也是不可能上演奇蹟的。

張巡針對軍隊的實際情況和周邊地形特點,打造出了“小組多隊”的獨特優勢。在野戰中往往使得敵人兵力優勢無法施展,以少勝多,擊退敵軍。

此後,張巡又總結夜襲經驗,將夜襲的相對優勢發揮到了極致。以至於常常以夜襲直接擊潰數倍於己的敵軍。

正因為張巡找到,並錘鍊了自己的相對優勢,他才可能多用謀略、長期堅持!

其實,我軍能以“小米加步槍”不斷髮展壯大起來,不也正是通過不斷的戰爭時間,打造、強化出了自己相對優勢嗎?

有時候,看起來,我們哪哪都不如別人。看起來,我們的團隊能力、經驗、資源都不足,似乎不可能贏得勝利。

此時,我們不妨想想:有沒有可能提煉、磨鍊出自己的相對優勢來。找到了相對優勢,或許,我們也能與強敵周旋,創造奇蹟哦。

祝君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