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5G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政策解讀


一、《規劃》的出臺背景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其特點:一是泛連接。5G可以將海量的物體連入網絡,構成強大的物聯網體系,實現人與物隨時隨地共享數據,將開啟萬物廣泛互聯、人機深度交互的新時代;

二是高速率。5G網絡的網速將極大提升,速率是4G的100倍,高達10GB,實現海量數據在同一時間傳輸,可應用在高速上傳下載、3D視頻、超高清視頻實時播放等;


三是低時延。5G網絡的時延從4G的30毫秒降到了1毫秒,反應速度更快、更精確,可應用在遠程醫療、無人駕駛、工業控制等。未來,5G應用場景80%以上用在物與物的通信,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遠程醫療等領域,為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供有力支撐,催生機器視覺、雲端機器人等新業態新模式。

 

作為通用信息技術,5G是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正在催生數字經濟新的發展形態,已成為國家和地區之間爭奪的新的制高點。我國在經歷了3G跟跑、4G並跑之後,已進入5G搶跑的有利位置。自2019年6月6日國家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以來,5G成為各地發展的共同機遇,整個產業界蜂擁而至,全產業鏈步入發展快車道,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商機。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5G市場。


為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提升我市5G網絡基礎設施水平,培育壯大5G產業,深化5G行業應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見勢早,站位高,積極研究部署5G發展工作。


2019年6月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葉露中專題調研我市5G應用及產業發展,並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會議強調要牢牢把握5G時代來臨的重大機遇,順勢而為,超前謀劃,加快推動5G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搶佔5G產業及應用發展新高地,實現六安發展換道超車。會後,市經信局立即行動,組織調研,與省裡同步部署、同步編制,高起點、高質量謀劃我市5G產業發展,走在全省前列。


2019年12月31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六安市5G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將加快實現我市5G基礎設施全覆蓋,加快5G試點示範建設,推動5G在各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著力打造5G產業發展先行城市。


二、《規劃》的總體思路

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搶抓5G發展重大戰略機遇,按照超前佈局、協同推進,重點突破、跨越發展,創新驅動、市場主導,開放合作、資源共享的基本原則,圍繞“點、線、面”的5G空間佈局,力爭實現我市5G發展“十百千萬”總體目標:


即到2025年打造10類5G典型示範應用場景,5G相關產業規模達500億元,帶動全市電子信息及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新建5G基站10000座以上,5G整體建設水平力爭走在全省前列。


三、《規劃》的重點任務

(一)加快建設5G基礎設施。

加強5G基站規劃建設,到2020年初,完成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各縣適時啟動縣級5G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按照市區-縣城-農村重點鄉鎮次序,加速推進5G網絡梯次建設,率先在政務中心、萬達廣場、月亮島、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葉集區等重點區域開展5G基站和室內分佈系統建設,打造高質量、高標準的5G精品網絡示範。


(二)發展壯大5G產業鏈條。

做優做強5G優勢產業,以春興精工為依託,重點發展5G新型射頻器件,積極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完整產業鏈條;積極配套合肥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加快引進上游原材料企業、中游面板企業和下游終端整機企業,形成新型顯示產業鏈條;以杭埠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為依託,做大做強電子產品關鍵零部件生產體系。


做大做實5G潛力產業,依託我市毗鄰合肥、武漢、長三角的地緣優勢,主動承接發達城市芯片製造職能;立足我市磁性新材料產業優勢,支持新材料企業延伸產業鏈條,逐步形成六安特色新材料產業鏈。加快引進5G龍頭企業,積極招引華為、小米等智能終端企業設立六安分部,重點發展智能手環、AR/VR眼鏡等智能可穿戴設備;積極融入“武漢•中國光谷”建設,著力引進長飛光纖等光纖光纜龍頭企業落戶六安建設生產基地。


(三)加快構建5G產業生態。

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與科研院所組建產學研用實體,依託六安大學科技園、六安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六安高新區雙創大廈、中國雲谷六安電商產業園,以“園中園”形式規劃佈局一批5G產業園,發展5G眾創空間、孵化器等載體;搭建5G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推動5G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


(四)全面推進5G示範應用。

打造十類典型應用場景,推動“5G+工業互聯網”建設,“5G+智能網聯汽車”建設,“5G+4K/8K超高清視頻”建設,“5G+智慧農業”建設,“5G+智慧旅遊”建設,“5G+智慧醫療”建設,“5G+智慧教育”建設,“5G+智慧養老”建設,“5G+智能家居”建設,“5G+城市治理”建設。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強化政策扶持。充分發揮產業政策引導作用,加快完善支持5G網絡建設、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產業化等重大項目和應用示範的政策體系。

(二)創新人才建設。將5G人才列入我市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目錄,加快引進一批“高、精、尖”5G技術領軍人才和科研團隊來我市創新創業,在科研經費、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三)完善支撐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審批流程,建立5G項目行政審批快速通道,幫助解決基站建設選址難、協調難等問題。積極推動政府、組織和企業層面多層次的溝通交流,在5G技術創新、融合應用、產業發展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打造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

(四)加強宣傳引導。加大通信基礎設施保護法律法規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有序的設施建設環境。積極建設5G應用體驗點,讓群眾直觀體驗5G的高速便捷,充分利用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傳統媒體等各種渠道,提高公眾對5G的認知度和感知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