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個國家,讓鍾南山很擔心

“我現在擔心美國的疫情發展趨勢,如果美國疫情更嚴重那將變成全球問題。”4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新冠疫情防控經驗國際分享會暨健康中國國際公共衛生管理培訓項目啟動會”的網絡直播中,面對美國專家坦言,美國每天都有1萬餘例檢測出陽性的確診患者,必須要開始採取更激烈的舉措了。


美國這個國家,讓鍾南山很擔心


鍾南山敦促:“聯邦政府要採取更強有力的舉措,這是我的觀點。”

在交流環節,來自中、美、德、韓、日的專家共同探討了防控新冠肺炎的經驗和可能的有效舉措。

美國這個國家,讓鍾南山很擔心

重追蹤輕隔離,美國確診人數急劇攀升

鍾南山表示,他注意到這幾天美國病人數量的大幅增加,這表明美國現在已經開始大規模篩查的工作。

“美國的篩查手段也是非常先進的,在美國,一個病人篩查出結果花費的時間大概15-20分鐘。在中國目前需要一個半小時。”鍾南山說,美國有這樣的機器,大通量地進行檢測,快速提取RNA並短時間出結果,這個非常好,能夠幫助很快找到、追蹤到感染的病人。

對戰新冠病毒,追蹤不是目的。鍾南山說,如何把患者隔離開,避免繼續傳播是必要的。

這就是不僅要追蹤到患者還是控制增量。

據瞭解,美國對輕症患者並不實施強行隔離等手段。重追蹤輕隔離使得美國感染人數急劇增加,現有確診病例21.6萬例,病亡人數也出現大幅增長。

美國專家說困難:我們仍在等待社會共識

KWON教授認為,公眾對防控措施的認同,是一項防控措施是否能夠有效執行的關鍵。他認為,日本和韓國有一點相似的地方,要求大家戴口罩,要求大家勤洗手,要求大家保持社交距離或者通過追蹤來篩查傳染源,這些都被公眾認可,如果走在大街上有人不戴口罩的話,很多人都會指責他並敦促他戴口罩。正是因為社會共同的責任感,讓政策得以落實。

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副總裁NAVEEN RAO說,全方位追蹤的舉措,會影響大家的隱私、影響數據安全等等一些問題,美國人民在這方面的意識是很強烈的,肯定會有人反對。我們很清楚這些手段的效果是很好的,但要讓美國人接受他們所有的信用卡的刷卡記錄都被跟蹤到的話,是很難的,我也不知道美國人民現在願不願意接受這種密切接觸者追蹤的手段。

由於文化和各國情況的不同,同樣的舉措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環境中可能實施效果不同,如何能夠更加有效的實施,仰賴於當地執政者的治理智慧。

鍾南山表示,我覺得在德國,甚至在意大利,目前的感染已經接近到頂峰了。但是美國還需要施加更強有力的舉措來控制。不同的國家不可能都像中國所採取的這些措施一樣實施。但是社交距離的增加和戴口罩,這些都是合理的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