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春天到來,釣友們都紛紛拿出漁具,準備出去釣魚了。釣魚首先要準備好釣魚的餌料,這讓很多釣友犯了難。

現在市場上商品餌的種類太多了,有基本的分類有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還有各種釣魚添加劑。主攻餌種類更多,有鯽魚餌、鯉魚餌等等,每一種目標魚的餌料也有幾十種。各種添加劑、釣魚小藥更是多達上百種。這麼多的餌料,雖然為釣友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為釣友們帶來了煩惱,該怎麼選擇餌料,不同的餌料要怎麼搭配,都需要花費時間學習瞭解。

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很多的釣友在配置餌料時,不管三七二十一,什麼樣的餌料都往一起到,很多東西都用過火了,這樣胡亂搭配的餌料,不僅不會提高上魚率,還會影響魚兒吃餌,甚至不如單獨用某一種餌料效果好。

在釣魚過程中,我們會接觸到很多釣友,平時也會在網上看看釣魚高手們的用餌心得,在這裡將這些用餌的方法技巧,和很多釣友用餌的問題總結出來,以供釣友們參考。

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魚兒吃餌有選擇,並非來者不拒

有一些釣友認為,魚兒是不挑食的,只要是食物都會吃,素食性魚就用素餌,包括人吃的饅頭、米飯;肉食性魚就用葷餌,蚯蚓、蟲子、肉類等;雜食性魚兒就更簡單了,只要是吃的就可以用,甚至家裡過期的食品也用來釣魚。

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其他的的不說,單單是我們人對各種食物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禁忌,更何況魚兒。魚類對於食物都是些挑三撿四的嬌氣鬼。它們絕不是隻要是食物就來者不拒。

魚的種類不同,魚類的種類不同,它們的食性是有很大差別的,不同的魚兒,其口味都是不同的,掌握魚兒的食性,是選擇魚餌的基礎。例如鱖魚、 鱤魚它們就專吃活魚,鯉魚、鯽魚則喜歡吃香甜味道的餌料,還有的例如鰱鱅喜喜歡酸臭的餌料。有些魚類雖然是雜食性的,但是它們的“雜”也是有範圍的,絕不是無所不包。

魚兒還會因為外界的氣候、水情等條件的不同,口味也會有變化。

所以我們在選擇餌料、搭配餌料時一定要做到釣什麼魚,用什麼餌;還要緊隨外部情況的變化,酌情施餌才能將魚釣上來。

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餌料要選對的,不選貴的

很多人在購物時,都認為一分錢一分貨,都認為貴的一定好。不過在選擇魚餌時,還是抱著這種觀點,就未必有效了。因為魚兒吃餌,只看這個餌料是不是對口味,是不是容易吸進嘴裡,它們是不認魚餌的價格的。所以在選餌時要根據目標魚的口味選擇,而不是根據價格,知道目標魚喜歡吃什麼,才能做到投其所好,引魚上鉤。

同一種魚,還會隨生活條件的不同,而形成各自的進食習慣。例如養魚池的魚,它們吃慣了平時喂的料,對別的餌料不太感興趣,垂釣時就要選擇和餵養的飼料相似的餌料;野外水庫、池塘那些不投放餌料的地方,那裡的魚沒有吃過帶香甜味道的餌料,它們對素餌比較喜歡。

所以“以貴取勝”的購餌法則不見得靈驗。

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餌料的味道有限度,太濃反而會把魚趕跑

有的釣友在使用魚餌添加劑時,認為添加劑加的越多,魚餌的味道越濃,越能吸引魚兒,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做法。例如,我們所釣的目標魚喜歡香味的餌料,於是就拼命往魚餌裡添加香味的添加劑,調出的香餌,薰得人眼睛都睜不開。有的人調酸餌時,他釣位四周的空氣都是酸的。他們認為魚兒既然喜歡這種味道,多放些也無妨。

事實絕非如此。我們可以換位思考,我們做菜時,喜歡吃香一點的,就加上一桶油,這菜還能吃嗎?喜歡鹹一點的,就加上一袋鹽,恐怕這道菜就要倒掉了。同樣,對於釣餌中的添加劑來說,加少了不起作用,加多了起到相反的作用。每種添加劑都有一個度,不能太過。

釣餌的這個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與天氣、水溫及相關的外部條件有密切的關係,這就是釣餌最特別的地方。所以釣手在使用添加劑時要權衡各種條件,去合理使用。

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搭配餌料味道要統一,不要做“雜和菜”

大多數釣友們,現在都知道“對症下藥”,魚兒喜歡什麼樣的餌料,就用什麼樣的餌料搭配。但是也有到有會陷入誤區,他們會將適合釣點魚情、水情的餌料、添加劑都混在一起使用。餌料搭配使用確實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如果搭配在一起的餌料和添加劑味道不一樣的話,就會起到反作用。我們在配置餌料時,要注意味道的統一,不同味道的餌料混在一起,魚不會喜歡。

還有一種情況也容易使釣點內味道繁雜,就是原來用某種味道的釣誘餌,長時間沒有魚咬鉤,釣友就會考慮是不是餌料的問題,於是就換成其它味道的餌料,有的甚至多次換投各種不同味道的釣誘餌,使他的釣點成了一個“什錦窩”,什麼味道都有。招得各種魚在窩內混搶混奪,從岸上看,窩內熱鬧非凡,水下泥浪翻滾,水面冒起團團水泡,這足以證明窩內群魚彙集。可鉤子下去,並沒有魚上鉤。這就是雜味窩子的結果。因為這種多味窩子招來各種不同的魚,在窩內橫衝直撞地爭奪,誰都不能好好覓食,將這個窩子攪得亂七八糟,就出現了只見魚兒鬧,不見魚咬鉤的局面。

在垂釣時經常會發生撒了窩子魚不咬鉤的情況。這要從多方面去找原因,例如釣點釣具的選擇是否得當,施釣方法是否對路等。總之雜味窩子是不可取的。

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餌料的狀態很重要,軟硬調配要合理

有的釣友,尤其是新手,在拋竿時容易把魚鉤上的餌團甩落,所以他們愛用硬餌團,認為硬餌好裝鉤,甩不掉,在水中待的時間長,不怕小雜魚搗亂等。可是硬餌團不利於魚兒吸食,魚鉤被硬餌緊緊地包著,魚兒吸餌進嘴後感到有異樣,會立即吐出餌團,魚鉤也就被吐了出去。

如果用軟餌,魚咬鉤時,餌易破碎,能使鉤尖順當地扎進魚嘴。鬆軟的釣餌還有“霧化”功能易招魚咬鉤。所以軟餌比硬餌上魚率要高一些。

硬餌團也不是一無是處,前面提到的那些優點的確存在,在某些特定條件下使用硬餌團,會比軟餌效果更好。

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餌團大小要適口

有一些釣友在搓餌上鉤時,喜歡搓大餌團,他們認為餌團大目標明顯,容易被魚兒發現;另外餌團大有利於在水中久泡,泡散後還可起到打窩子的作用;同時小雜魚無法吃大餌團,不會有小雜魚鬧窩,容易釣到大魚。這些優點容易被休閒者釣“慢魚”所選用。

但是如果真正想釣上魚來,在用餌方面就不能一刀切的用大餌了。那麼用大餌團裝鉤有什麼不足呢?

首先用大餌團費時費事。大餌團裝鉤要緊搓緊捏,否則容易脫落,如果是參加比賽,在時間上就明顯吃虧。

其次在水下餌團大,魚觸動餌團外邊浮漂會有反應,這時提竿一定是空竿。

當然,大餌團並不是不能用,這需要我們根據具體的釣魚情況選擇餌團的大小。只要用得對路,大餌團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如選定釣點開始下竿時,先用幾次大餌團,可以有效的打窩誘魚。

總之用餌要做到三個對路:對氣候、對魚和對水。以這三者為前提去考慮用餌,自然會有好的收穫。

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因地制宜用餌,某地好用的餌料不一定適用於其它水域

柳樹葉味苦,並不受草魚的歡迎。可如果在河邊有幾棵柳樹倒在水中,長得枝繁葉茂,會有草魚咬食。於是有人就說草魚愛吃柳樹葉;有個地方水邊有幾棵桃樹,經常有些小毛桃掉入水中,招來草魚咬食。有人就說草魚愛吃桃子,還特意去買桃子作為釣餌;有人說草魚愛吃羊肉;有人說鯉魚吃草等等。

類似這樣的信息,經常在釣友中傳播。有的人真的買羊肉買桃去釣草魚,當然,他們只是在試驗。以上這些都是釣友們提出來的,有根有據。但是應該看作是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所發生的特殊事例,不具備普遍性。在釣魚時我們也會遇到這些有悖常理的事,這就要求釣手要動腦子去想問題,不要到樹下乾等那隻免子。

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垂釣時,魚鉤不是越多越好

有的釣友在垂釣時,認為於線上魚鉤越多,餌料越多,魚兒上鉤的幾率也就越大。有的釣友會將串鉤的組方法用到手竿上,實行一線多鉤。他的設想是沉在水底的鉤可以釣鯉魚,懸在水中的鉤可釣草、魴魚。還有的釣友雖然用的是手竿,但採用一人多竿釣,他認定水下多一隻鉤子就增加一份上魚的機會。有的則是手竿海竿一齊上。經常見的是這些人手忙腳亂,但收穫平平。

那麼用手竿實行一線多鉤為什麼不好?用手竿突擊的表現是靈巧,講究三不離:鉤不離窩,眼不離漂,手不離竿,稍有動靜立即提竿。能迅速、準確地抓住魚兒咬鉤的信息。給手竿拴上多隻鉤子後,十分累贊,靈敏度降了,削弱了它的優勢。

鉤多,裝鉤就很費事,同時鉤子在岸上的時間多,失去水下待魚的時機。再者鉤多餌多,有底有浮,容易使浮漂的信號混亂,影響判斷魚情。

最忌諱的是一個人使用多副手竿或手、海竿並用,由於這兩者的操作方法不同,使釣手顧此失彼,窮於應付,吃力不討好。所以垂釣時鬆鬆散散地打一大堆竿,不如認認真真地盯住一支竿。

一線多鉤,一人多竿(指手、海並用)不值得提倡。但是有的人為的是過釣魚癮,打一大堆竿,他們說賣賣力氣出身汗,有魚沒魚不在乎,打竿是一種心靈的放鬆,精神上得到滿足,當然未嘗不可。不過這已不是技術上的問題了。

釣魚用餌,重在實踐,靈活運用方能成為高手

對於餌料的運用,還有一些方法技巧,釣友們在垂釣時需要多加留意。總之如何用好餌,要從多方面去考慮,針對釣點的魚情、水情靈活調整,才能更好的發揮魚餌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