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配得上“仁宗”諡號的北宋皇帝:死後連遼國君主都傷心不已

宋代最出名的幾個皇帝中,宋仁宗無疑是人氣很高的一個。宋仁宗全名趙禎,12歲登基為帝,諡號仁宗,乃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一手創造了“仁宗盛治”,史書對他的評價是:“‘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為什麼宋仁宗的歷史評價那麼高?宋仁宗是一個寬厚仁慈的人,史書記錄了很多他寬於待人的事蹟。

真正配得上“仁宗”諡號的北宋皇帝:死後連遼國君主都傷心不已

比如,有一次仁宗帶著一大堆宮女僕從散步,每走幾步,他就回頭看一看,大家都不知道仁宗到底怎麼了。等他們一行人跟隨仁宗回宮後,仁宗屏退眾人,來到嬪妃宮裡著急的對她說:“朕渴壞了,快倒水來。”妃子說:“陛下為何在外面的時候不讓僕從伺候喝水,而是一路忍著口渴呢?”仁宗就說:“朕回頭看過了,沒見著他們準備水壺。恐怕是朕一時興起要走一走,他們忘了準備吧,要是朕叫了水喝,他們拿不出來,肯定要被處罰的。不就一口水嗎,朕忍一忍就過去了,回來再喝也是一樣的。”

真正配得上“仁宗”諡號的北宋皇帝:死後連遼國君主都傷心不已

還有一次,仁宗用餐時吃到一粒沙子,牙齒痛的要死,伺候他用餐的宮女嚇得跪在地上請罪求饒,仁宗則搖了搖手,說:“千萬別對外聲張我吃到沙子的事,這可是死罪啊!”若是其他皇帝想喝水,想喝湯,吃到沙子,大都會選擇隨心所欲,而仁宗卻不會首先考慮自己,而是為下人可能受到的罪責而擔憂,可見他的確是仁慈到骨子裡了。

真正配得上“仁宗”諡號的北宋皇帝:死後連遼國君主都傷心不已

對下人尚且如此仁慈寬厚,對待有才有能力的人,他就更加寬厚了。包拯以清正廉潔,斷案如神而聞名於世,據說包拯言辭激動的時候,唾沫星子噴得仁宗一臉,但仁宗並不怪罪,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嘉祐年間,蘇轍在科舉考試的試卷中說他聽說宋仁宗宮中美女有數千人,仁宗縱情聲色,不理政事,儼然就是在說仁宗是個昏君。考官們都認為要治蘇轍的罪,認為蘇轍對仁宗惡意誹謗。仁宗卻說:“蘇轍一個小官,卻敢直言,應該給他功名。”

真正配得上“仁宗”諡號的北宋皇帝:死後連遼國君主都傷心不已

還有個四川的書生做了首“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的詩獻給成都太守,成都太守看完大怒,這人是明目張膽的煽動他造反呀,把書生綁起來送到了京城,聽候處置。仁宗沒有懲罰書生,他說:“老秀才想要做官才寫詩洩憤,這麼點小事治啥罪?乾脆就給他個官做。”於是授其為司戶參軍。

真正配得上“仁宗”諡號的北宋皇帝:死後連遼國君主都傷心不已

公元1063年農曆三月二十九日,54歲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號,舉國哀痛。《宋史》記載:“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宋仁宗趙禎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後,“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時為遼國君主的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衝上來抓住宋國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託哀思。”此後,遼國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仁宗“仁”了一輩子,死後連外國君主也傷心不已,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